
爱国词四首(公开课用)..ppt
53页爱国词四首 ---宋词一道独特风景,,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家卫国关怀民生,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感时伤乱,抒发爱国情怀成为词的一大主题形成了以辛弃疾 陆游 刘辰翁 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为代表的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宋词中的爱国词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爱国精神 2.学会通过词的意象与关键词句来把握诗词的的情感 3.掌握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张元干其人,张元干(1091~1161) 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建永福人 。
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自小有志于学,胸怀壮志靖康之变时曾随李纲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李纲被罢免,他也因而得罪不久,汴京沦陷,他避难江南,后愤于秦桧的卖国行径,休官还乡他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多是婉约清丽之作,战乱后,词风多有慷慨之音他和张孝祥的豪放词作,上继苏轼,下启辛弃疾,被看作是豪放词派继往开来的词作上阕翻译:连做梦也忘不了中原地区神州)此指当时已被金人侵占了中原地区只恨在萧瑟的秋风中,处处兵营都发出悲哀的号角声,那汴京的宫殿都荒芜了稳定如山的北宋怎么会一朝倾覆,让金兵在中原到处乱窜,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呢?皇帝高高在上,他的意图没人了解更何况人们很快忘记了亡国之恨意谓当政者对国事的谋划,我们不得而知,一般人很快就忘记了国耻深仇,这就使爱国者满怀悲愤这次又要送别你到遥远的贬所去了 上阕翻译:凉气升起,岸边柳枝飞舞吹走了暑天的气息银河斜转(夜深了),星星变得稀疏,月光也淡淡的,一朵朵浮云缓慢飘过去耿斜河,明亮的银河江山阻隔,相距万里,知道你在哪里呢?万里江山,指胡铨被贬斥的远方对躺在床上谈话到深夜说过去相聚的情景,已不堪回首对床夜语,表示友情很深,交往特别密切你去的地方)大雁也飞不到,写好的信交给谁?我们放眼天下,胸怀古今,哪能儿女情长,在分别时尽说些恩怨私情话呢?让我们举杯畅饮,听我唱一支《金缕曲》为你送行吧。
重点字词落实,1,梦绕神州路:中原 2,连营画角:连营,营垒相连画角,即号角,因涂上色彩, 3,故宫离黍:故称故宫,指汴京的宫殿离黍,长满了禾黍,无限感慨依恋 4,底事昆仑倾砥柱:底事,何事,为什么昆仑倾砥柱,昆仑山天柱倾倒了 5,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明亮的银河 6,书成谁与 :写好的信交给谁? 7,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肯:岂肯儿曹:小儿女辈尔汝:都是“你”的意思此指小儿女们互称对方为“尔”、“妆”,表示交情亲密鉴赏思考:,,1、词的开头写景有何作用? 借景抒情,表达对沦陷区的感伤和怀念之情感 2、“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 描绘了一幅北宋沦亡,金人肆意侵略,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之景,3、词中哪一句话与杜甫的诗“天意高难 问,人情老易悲”意思相同?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4、“目尽青山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是什么意思 ? 我们放眼天下,胸怀古今,哪能儿女情长,在分别时尽说些恩怨私情之话呢?,5、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抒发的感情 有何不同? 上片感叹时局,反映金兵侵略带来 的灾难;下片抒写依依分别之情, 勉励友人振作精神继续斗争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刚正不阿,坚持正义,凛然无畏的 气魄和深切同情友人的品格,鉴赏要点: 1、领会词中“忠愤气填膺” 的强烈正义感、大无畏精神 和深沉爱国思想。
2、明畅的抒情脉络结构与 形象的语言相结合,归纳本词的情感,基本解读:这是一首“忠愤气填膺”的送别词,对横遭政治迫害的胡铨表示深切的同情,对迫害者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控诉,体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精神主旨),走近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祖父、父亲都做官他出生的第三年,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沦亡他随家人颠沛流离,历尽艰险回到家乡 陆游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但是在投降派当政的社会条件下,他长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最后还被罢黜回乡,投闲置散,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怀国事,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矛盾,始终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作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基本翻译,上阕: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觅封侯,寻找建功立业以获取封侯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下阕: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州!,重点字词,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地区,南宋时是与金接壤的前线 关河:关塞、河防,即边疆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唐代的边疆,这里借指前方 沧州,水边,指隐居的地方 泪空流:白白流泪,鉴赏思考:,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奔赴抗金前线英姿勃勃的爱国者形象一个”觅“字,写出了自信、自许和坚决执着的奋斗精神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命运? 不受重用,爱国梦破灭,才能不能施展,,.,3、词的上下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上片激越,下片沉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句话总结一生,审视现实词人没有料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表达了作者痛苦的呻吟,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歌,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襟怀及其对南宋统治者丧权辱国行为的批判主旨),鉴赏要点:,1、体会作者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情,以及词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及其表现的崇高美 2、对比手法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难成。
梦境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侵略者,收复中原,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柳梢青 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 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 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 海上心情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1262年考进士时,因在廷试对策中得罪了权臣贾似道,被降为丙等文天祥起兵的时候,他曾参与活动南宋灭亡后,隐而不仕刘辰翁的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基本翻译,上片: 披甲的战马盖上毛毯,元宵的花灯也在掉泪,春天来了,愁满都城 玉笛里漾出番人的声腔,街头上正在唱戏击鼓,这都不是我要听的歌声 下片:哪里受得住独自伴着这微弱的孤灯!想起故国的楼台宫殿依然映照月明那堪,怎么受得了 京城里一派萧瑟的风光,隐居山中虚度岁月,时刻向往海南一带的心情重点字词,铁马,指元军的骑兵 银花,指元宵节的花灯愁城,一般是形容内心哀愁之多 番腔,此指当时蒙古族的曲调。
] 海上心情:用《汉书•苏武传》中的典故:“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里用苏武对汉朝的尽忠,表达自己对南宋王朝的忠诚一说,指临安沦陷后,爱国志士在海上继续抗元],情感归纳,基本解读: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 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故国表示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主旨),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 鼎 简 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有《得全居士词》今存词句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靖康之变后,汴京沦陷,宋微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建政权,是为南宋,驻建康,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曾举荐岳飞收复中原,后被秦桧所害1、从整首词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思维 跳跃性比较大,想一想,作者是按 怎样的结构写的?情感变化怎样? 现实——回忆——现实 悲凉——欢乐——悲怆 2、“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 枝。
点明了哪些要素? (1)时间(元宵) (2)背景(客路),鉴赏思考:,,,3、有人说“花弄影,月流 辉”中的“弄“与“流”用得很 好,你能知道好在哪里吗? “花弄影,月流辉”是乐景 “弄”字写出了花枝的袅娜, “流”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与动态,都采用拟人法, 把升平的氛围呈现出来了,4、作者回忆过去的太平景象,有 什么作用? 作者对过去太平景象的 褒扬渲染,用意在于抒发 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 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 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 反衬当前的惨象5、你认为此词的词眼是哪句话? “分明一觉华胥梦”因为从梦幻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鉴赏要点,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 志士爱国的情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结构完美,章法 井然四首诗主旨探究:,《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1.这首词抚今忆昔,表现了沉痛的爱国情怀 2.这首词写了词人对故国全盛时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 1.这首词表达了对统治集团昏庸误国和屈辱投降政策的极大不满 2.这首词深刻反映了民族灾难深重的现实 《诉衷情》 这首词抒写了抗金理想和壮志难以实现的苦闷,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柳梢青•春感》 1.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对抗元将士的景仰,充分展示了爱国激情 2.这首词深刻揭示了身处乱世之中词人那愁恨和痛苦、深情和希望的心境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年轻时曾多次应试,因秦桧嫉害,虽名列第一,终不被录取,秦桧死后,他才进入仕途他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题材非常广泛,大多数是关于收复中原的爱国内容和主题他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尽管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国事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直抒胸臆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 托物言志 (三) 借景抒情 (四) 以梦述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和唐婉,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他们结婚后,情投意合,然而事情并不如他们所料,请看粤剧剪辑:,1、陆游夫妻恩爱春游沈园,,2、陆母唐夫人爱子心切而专断,阻陆游远行,嗔儿媳唐琬违命,却信托刚刚高升礼部主事的堂侄陆仲高为陆游谋划前程.陆游鄙陆仲高依附权势,作诗讥刺以拒,陆仲高恼羞成怒,宴席不欢而散.,卜算子·咏梅 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