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哲政治哲学概念对比.doc
5页1、对于人性的理解:① 古代自然法古代自然法传统冇两个基本预设:•人是理性的人本性里而可以分辨善恶,可以认识自然法朱熹人的本性包含对于天理的认识)•社会性和大的家庭城邦联系在一起这是古典自然法的根本所在② 洛克霍布斯,否定人的木性是社会性的霍布斯人木性是冲突竞争的,洛克人木性不 关心其他的人他们无论如何是肯定人的自然本性是有理性的,否则就无法订立契约,进行 权力和义务的交换,现代自然法不承认人的社会性,还是肯定理性霍布斯,恐惧让人清醒,可以对自己的利害进行计算洛克恐惧?③ 卢梭是现代自然法的终结,他认为自然法既没有理性,也没有社会性,只是派生出来 的没有语言,没有所展概念真正的道德并非岀于理性的利益计算,而是发自人内心深处 的良知(conscience)唯一存在的是完全天然的善,I大I为连分辨善恶的理性都没有,唯一 存在的只有怜悯良知先于并且独立于理性,尽管良知看起来似乎并不如理性那么清晰明了、黑白分明, 但它却构成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爱的真正纽带和根基相反,理性因为太清楚私人利益和公 共利益之分,便很容易沦落为一个人追求自私自利的手段不过并没有因此否定理性的重要 性口然宗教的三个信条:口由意志、灵魂不朽、上帝意志2. 财产的理解① 洛克:财产是自然权利② 霍布斯:财产不是自然权利,没有国家法律,宣布所有权是无用的。
③ 卢梭:财产权不是自然权利,财产的意识是文明社会才有的这一点对理解康德和黑格尔的很多思想都有帮助比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里面讲 到,财产是必然和市民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和自我意识的非常高的阶段联系在一起3、 自然和自由① 笛卡尔body mechanicmind spiritual人的口由一定受到理性的限制,而上帝的口由不受理性的限制② 斯宾诺莎必然自由③ 卢梭爱弥儿那样的自然人,不能成为社会中最好的公民,成为公民意味着没有任何关于私人 的自我意识的考量,和自己的国家是合在一起的公民无论怎样公平平等,都不能达到自然 人的状态参加集会,必然把自己和整体联系在一起,无法达到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这样的 冲突,成为整个康德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要解决的,口然和口由Z间的冲突④ 康德白然自由自己开启规律德国唯心论想调和二元对立,从口然到口由,都是精神性的⑤ 黑格尔主体即实体,通过主体贯通自然和自由4、社会契约① 霍布斯契约作为一种口然法或道德法则,仍然属于前国家或前政治的口然状态口然法木身没 有力量作为白己的后盾,因此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国家确是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强制力 量区分“自然的”与“公民的”唯一标准就是:前者没有公共权力作为后盾,后者则拥有这种 后盾。
契约和国家存在着一个决定性的断裂,不能从前者直接推出后者国家的统治权力來自 于人的委托或授予授予与代表逻辑上国家的形成:第一阶段是所有人互相订立契约,统一将统治自己的权利授予给一 个人或一个集体,并且有他们來代表自己第二阶段是真正的授权,建立国家建立国家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授权”和“代表”,而不是契约主权者拥有绝对和至高无上的权利,因为他的权利来自个人的授予或让渡,而不是来自 于主权者与个人Z间的契约主权者不是契约的一方,并没有参与立约所以个人不得以任 何理由反对主权者,因为这等于是反对和控告自己国家及其法律对个人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个人的口由并不像卢梭的是对法律的服从,而 是在法律之外② 洛克一定意义上继承霍布斯国家权力变小,个人权力增大③ 卢梭每个人都应该向包括自己在内的社会整体或国家无条件和无保留地让渡自己的全部权 利,否则就必然会出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对立以及个人作为私有财产和公民的自我分裂这是因为卢梭虽然继承二人的社会契约思想,但却抛弃了他们的自然权利和自然法学 说他认为,人的自然作为开端只是一种纯粹的可能性,不包括任何权利与法任何权利和 法都以人的理性或理解力为前提,但人在自然状态中却并不拥有理性能力。
因此,真正的权 利不是自然权利,而是理性权利;真正的法不是自然法,而是理性的道德法真正的让渡不 是自然权利的让渡,而是一种理性权利的让渡,或者说是一种意志的让渡因此国家在本质 上体现了一种“普遍意志”这种“普遍意志”不仅高于任何“特殊意志”,而且高于作为“特殊意 志”之总和的“众人意志”恰恰是这种“普遍意志”构成了国家道德正当性基础国家和人民变成了一回事,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国家和法律来自于他的自我立法 服从国家就等于服从白己制定的法律,就是服从白己因此,真止的口由既不是单纯的口我保存,也不是对于国家和法律的外在服从,而是一 种道徳意义的自我立法或自律卢梭不仅为现代国家重新奠定了道徳正当性的基础,而且同 时肯定了个人的道德自由希望消除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恢复人自身的完整性成 为德国唯心论最重要的思想先驱之一④ 黑格尔是极少数高度肯定现代国家的道德正当性的政治哲学家Z—,甚至或者是唯一的一个一方面继承了自笛卡尔以来的现代主体性原则,尤其是卢梭和康德的道德主体性原则, 另一方面乂在此基础上回归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政治哲学重新肯定国家,反对完 全政教分离将国家与市民社会区分开,市民社会个人拥有的自由与权利是抽象、片面和不真实的, 是一种纯粹外在和否定性的自由,只有在国家zm个人的自由才获得了伦理性的客观内容, 成为真正的自由。
因此,现代国家在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前提下冋归了古代的实体性,由此消除了个人与 国家、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自然(必然)与自由、政治与道徳的对立和冲突,实现了主休 性和实体性的真正统一是基于个人意志、自由或自我意识前提的统一,因此是“差异中的 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将现代国家看成是“世界历史”的终点或口的5、自然状态 state of nature① 霍布斯宗教与政治的共同开端就是“自然状态”每个人都渴尽全力地追求力量或权力以确保自己的生存、安全或荣燿满足口己欲望的就被看成是“善” (good),妨碍口己欲望的就意味着“恶” (evil)善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欲望,不存在人人都能接受的“至善”因为每个人都无休止地追求权力,结果是每个人都面临死亡甚至“暴死”的威胁,并口陷 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出于对这种“战争状态”的恐惧感,人们相互Z间订立契约,将除生死Z外的所冇自然权 利都让渡或授予国家国家的口的:作为中立的受委托者,目的就是它的起源或开端——人的自我保存欲望和安全感唯一 目的仅仅是防止“至恶”,而不是实现人的“至善”② 卢梭(具体见笔记)没有任何规范和目的在里面自然状态,就是一个野蛮的状态,没有任何道德法律政 治,甚至比霍布斯和洛克的白然状态还要稀薄,里面什么屈于人的都没有。
这是卢梭最终要 指向的目标卢梭还是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原始的自然,动物式的;还有一个是文明社会 中的自然,更高层次的自然状态身体:自然状态的时候,首先讲身体上的特点,人和动物差不多,都是自然人,所以身 体是非常强壮的,欲望很少无论身体还是灵魂,人在自然中,是自rti和自足的卢梭讲自 由的时候,就是口足性口足性,不能从亚里士多德(幸福)柏拉图的意义上理解,卢梭讲 的是人的欲望和能力上的平衡自然状态中,人的欲槊需求非常少,人的能力和欲槊是完全匹配的,是自足的状态,不用和别人结成社会性的关系心灵:a, 前道德b, 没有语言与理性c, 情感d, sentiment感受感觉洛克霍布斯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