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苏派旗袍的创新设计路径.docx
8页浅谈苏派旗袍的创新设计路径 摘 要:苏派旗袍是苏州丝绸产业中极富文化特色的一个板块,本文以它为出发点,对其设计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借此能帮助旗袍行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丝绸产业的当代振兴关键词:苏派旗袍;创新设计;路径1 绪论位于太湖流域的苏州,自古以来是种桑养蚕、盛产丝绸之地,苏州吴江的梅堰地区就曾出土过四千年前的纺轮,以及带有蚕纹和丝绞纹的陶片苏州在北宋时期成为了当时全国的织造中心之一,发展至明清时期产业规模更是达到了“东北半城,万户机杼”的程度新中国成立以后,雄厚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设备使苏州丝绸产业依旧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丝绸”也成为了苏州经济发展中的一张重要名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苏州丝绸产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产业规模日益缩小,丝绸产业在苏州经济格局中日渐边缘化,曾经让苏州引以为傲的“丝绸之府”、“中国绸都”的光环也正在褪去2 当代苏州丝绸产业与苏派旗袍2.1 苏州丝绸产业的当代振兴面对这样的现状,苏州的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变革迫在眉睫2012年苏州市政府做出了“传承发展苏州丝绸产业,提高苏州丝绸品牌和形象,重振苏州丝绸文化的影响力”的决定,紧接着出台了《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此外,近几年苏州在丝绸产业领域动作频频:2016年1月,中国丝绸档案馆正式落户苏州;2017年4月,苏州震泽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丝绸小镇”的称号;2018年,苏州文广新局协同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等单位启动了“苏州丝绸”公共标识认证工程等所有这些工作都为丝绸品牌的建设、丝绸文化的塑造、丝绸产业的重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发展真丝绸衍生品,包括服装、家纺用品、礼品、饰品等,做长产业链,做高产业层次”,“支持整合资源搭建丝绸创意设计平台,大力吸引相关创意人才,提高丝绸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实现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在这一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在苏州丝绸产业板块中挖掘、发展相关衍生产品,成为了整个产业发力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苏州丝绸产业链下游的苏派旗袍,凭借其自身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注定将成当代苏州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者2.2 苏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国内学术界对于旗袍的起源和发展持有着多种观点,其中较主流的认为中国旗袍女装脱胎于清代的“旗女之袍”,之后又历经民国的“新旗袍”,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时装旗袍”[1]。
旗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风格与西方美学理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制与特征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款式,更成为了全球华人女性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服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新旗袍”也开始出现于苏州街头,并逐渐成为了苏州女性钟爱的日常着装之一在上海知名家族史作家、旗袍收藏家宋路霞编著的《中国望族旗袍宝鉴》、《上海名媛旗袍宝鉴》中,能够看到大量与苏州有关系的女性诸如夏梦、张充和、盛范颐等当年穿着的旗袍例如苏州望族之后夏梦女士的一件蓝色无袖针织丝光棉旗袍,其采用了西式裁剪方式,整体造型收身合体;色彩清新淡雅,极富江南水乡服饰的神韵;领圈周围的苏绣装饰成为了整件服装点睛之处,刺绣了精美的吉祥纹样与花鸟昆虫图案,风格活泼又不失雅致而盛范颐女士定制于苏州的一件翠绿色旗袍则使用了传统平裁工艺制作,领口和门襟饰有蝴蝶纹盘扣和大面积的“蝶恋花”题材苏绣图案苏州地处江南水乡,长期受到吴文化的浸润,因此这里的女性旗袍呈现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元素与风格,例如精美的苏绣工艺、雅致的面料图案搭配等,它们都令服装更好的映衬出了苏州女性的精致秀丽,学术界也将这类旗袍统称为“苏派旗袍”3 苏派旗袍的创新设计路径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苏派旗袍历经了繁荣与衰微。
而今天,借由苏州丝绸产业的振兴规划,它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如何让苏派旗袍能跟上时代、重新引领时尚,设计创新是绕不开的话题,下文将围绕苏派旗袍在设计创新中的两大原则展开分析3.1 高级定制属性原则“高定”全称高级定制时装,它源于法国巴黎19世纪中叶由设计师沃斯创立的、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时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高定时装的特征是高级的材料、别致的设计、精致的工艺、高昂的价格等如果要在中国寻找谁最具有成为“高定”的潜质,旗袍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讲究的选料、高标准的制作要求等特点将当仁不让的成为首选旗袍的高级感首先体现在一对一的定制服务中从设计到量体,再到裁衣,强调的是个性化和唯一性,自然每件旗袍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环节中设计师会根据顾客的喜好、气质、穿着场合来进行针对性设计并且旗袍的量体步骤远远复杂于普通成衣,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往往需要测量约二十处人体数据加之旗袍本身的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会大量使用各类镶边、滚边和嵌边等特殊工艺手法来进行装饰,如混合滚、三色镶边、滚嵌滚、盘扣制作、归拔衣片等缝纫技法及工艺对制作要求都非常高,极度依赖于制作者的丰富经验其次,旗袍的高级感还反映在装饰工艺上。
时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的李当岐教授曾说:“从设计的角度看,旗袍造型经典,个性鲜明,但又没有完全固化,为创新设计留有余地和空间对于高级定制类的旗袍而言,为了能够表现出自身的奢华感、独特性与唯一性,可以从服装表面的装饰工艺入手,采用例如传统重工手绣、盘金盘银绣、钉珠、手绘等手段这类旗袍也会因这些外部装饰而显现出更多礼服化的倾向,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中,如晚会、婚礼等苏州本土品牌“绣娘丝绸”在设计中一贯较注重苏绣艺术在服装中的表现,例如2018年春夏的一件粉色无袖真丝旗袍,我们看到了整件服装最精彩之处就在于胸前用传统苏绣针法绣制的桃花图案,同时还结合有考究的手工钉珠,整体风格既富有传统韵味,同时又不失时尚气息除了工艺、制作、装饰之外,苏派旗袍还可以在面料上选用著名的苏州传统宋锦、缂丝、苏罗等,既能借此展现服装的高级档次,又能表达苏州文化元素3.2功能主义实用性原则除了“高定”属性之外,由于旗袍还为数量更庞大的普通消费群体所穿着,因此一部分苏派旗袍品牌也应更多的考虑功能主义实用为上原则从客观角度来看,传统旗袍的很多特点都限制了它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比如它穿脱相对不便或制作成本偏高因此,为了能让更多消费者接纳旗袍、穿着旗袍,必然在传统旗袍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良。
改良并非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基于实用原则,对传统进行创新融合,它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在选料方面,传统旗袍对面料的要求较高,一般会使用绸、缎、丝绒类等高档真丝面料,风格高贵奢华这些面料不仅价格高,人体活动在穿着中也会受到较大限制为了增加旗袍的实穿性和舒适性,苏派旗袍在设计创新中可以扩大面料的选择范围,加入棉料、麻料、毛料、雪纺、蕾丝、涤纶或混纺等面料风格多元化的面料不但能降低服装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且选择性能舒适的面料,能提升穿着者的舒适感,不影响她们的日常活动同时,传统旗袍常用的真丝面料较难洗护和打理,使用棉、麻等材料后既能有效延长服装寿命,又方便穿着和洗涤其次在款式造型方面,传统旗袍为斜襟结构,用盘扣连接衣襟,这样的穿着方式在今天来看略显不便苏派旗袍的设计师可以遵循实用为上原则,保留盘扣、斜襟等旗袍传统设计要素,改为从后背装拉链穿脱的形式,毕竟拉链更方便人们穿衣,符合当下生活潮流同时近代旗袍因为吸收了西式剪裁的特点,形成收腰、合体的基本造型,对穿着者身材的要求较高因而在当下苏派旗袍设计中引入时装廓形、对服装各个维度尺寸进行改良,将有利于更好的顾及各种体型、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消费者。
例如A型、O型等都是对消费者身材包容性较佳的廓形,通过在腰、臀部增加一定松量来获得效果另外通过借鉴时装廓形,对旗袍长度进行调整变化,也能让它适应于不同个体和环境例如本文作者在为苏州“梅红旗袍”设计的蓝色重绉苏绣牡丹纹旗袍中就采用了A型轮廓,可以让那些对自己腰围、腹围尺寸不满意的女性顾客也能穿上旗袍同时这件旗袍还大大缩短了裙长,以半身裙的长度来表现简洁与干练的服装风格上述这两个原则其实体现了苏派旗袍在当代的两种市场定位和品牌方向,不同类型的旗袍品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设计上各有所侧重4 结语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苏州丝绸产业的前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游走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苏派旗袍,它承载了中国的传统与文化,展现了女性的精致与娴雅,体现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与创新毫无疑问,进行合理的设计创新,将有助于推动苏派旗袍产业发展,帮助苏州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新经济,最终促进苏州丝绸产业的当代振兴参考文献[1]包铭新、马黎.中国旗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1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