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代皇帝传略之摄政王多尔衮.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293533
  • 上传时间:2017-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清 代 皇 帝 传 略 之 摄 政 王 多 尔 衮李鸿彬多尔衮,姓爱新觉罗,明万历四十年 1612 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 14 子崇德八年 16 43 年八月,皇太极猝死,年甫六岁的福临即位,由多尔衮及济尔哈朗共同辅政顺治元年 1644 年五月,多尔衮率大军进关,同年九月被封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十一月,称皇父摄政王实际上享有皇帝的权威,是清朝入关后的实际创业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病死 父死母殉的不幸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统一女真诸部,形成新的满族共同体;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保卫满族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后金政权,为清入主中原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他个人和家庭却是不幸的,如胞弟舒尔哈齐投敌叛逃被幽死,长子褚英阴谋夺权被处死,宠妃富察氏窃藏金帛被勒令离弃,爱女穆库什婚姻不幸遭受凌辱等,在这一幕幕家庭悲剧中,多尔衮的生母乌拉纳喇氏,亦遭到不幸 乌拉纳喇氏,名阿巴亥,她是海西乌拉部贝勒满泰之女,满泰死后为其叔布占泰收养乌拉部在吉林乌拉街一带,辖区辽阔,人口众多,又有貂参之利,是海西女真四部中实力最强者当时努尔哈赤为了统一海西女真,对乌拉部采取团结拉拢的联姻结盟政策,将自己的侄女和女儿许给布占泰国为妻。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布占泰亦运用同样的手段,以缓和乌拉与建州的矛盾,亲自把年方 12 岁的侄女送往建州费阿拉城,嫁给比她大 3l 岁的努尔哈赤为妻 阿巴亥,聪明美貌,强大的乌拉部为其后盾,因此努尔哈赤不敢轻视慢待,到来后便立为地位较高的侧福金即侧妃,在诸福金中最受宠爱,二年后就由侧福金晋为大福金即大妃到了天命五年 1620 年三月,她被告发与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比阿巴亥大七岁之间有不正当的暖昧关系努尔哈赤对代善这种欺君蔑父的行为十分痛恨,不久就废除他作为后金汗的继承人而对阿巴亥,怕丑事外扬有失自己的名声,虽然暂时没有追究,但是夫妻间出现了很深的感情裂痕一波未平,另波又起紧接着阿巴亥私匿财物的罪行被揭发,努尔哈赤对她更加愤恨,地位一落千丈努尔哈赤当众宣布她的罪恶说:“此福金存心奸诈,险恶,是一心狠虚伪的贼徒,凡是人们所有之凶恶心肠,她全都具备我以金、珠装饰你的身体,使你不胜其用,以人所未见的绸缎使你穿用,加以恩养而你不爱为汗的丈夫,背着我的眼睛,将我放置于一旁,越过我而去看视别人,如此罪行不杀怎么可以?”然而,他又想到阿巴亥所生三子年龄尚小,无人照顾,当时阿济格 16 岁、多尔衮 9 岁、多铎 7 岁,所以没有把她处死。

      可是努尔哈赤从此和阿巴亥分居,即被“休弃”,并且宣告:“ 今后无论这福金给任何人东西都不要收取,此福金无论说的什么话,任何人都不要听闻如此命令,如有任何男女以后违背此令,听了大福金的话,被我知道了,或是任何人接受了她给的财物时,即将那人问斩” 尽管母亲阿巴亥失宠,多尔衮在诸贝勒中受到歧视,但是其父努尔哈赤仍然很喜爱他们兄弟三人同年九月,努尔哈赤提出不再立嗣子,由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多尔衮兄弟三人皆为和硕贝勒后来努尔哈赤又将两黄旗的大部分牛录分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子,并且“使领全旗” ,多尔衮年龄虽小,却受到努尔哈赤的钟爱器重 天命十一年 1626 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于瑷鸡堡由于努尔哈赤对大妃阿巴亥深恶痛绝,早有处死之心,所以在他临死之前的遗诏中命阿巴亥殉死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日俟终必令殉之”这段话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看法,诸王是很理解的因此,当阿巴亥向诸王哀求不死时,诸王皆不同意,执意要她从诏殉死阿巴亥说:“吾自 12 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 26 年吾不忍离,故相从地下。

      吾二幼子多儿哄即多尔衮、多躲即多铎,当恩养之”诸王回答说:“ 二幼弟,吾等若不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阿巴亥挂弓悬弦上吊身死,“ 与帝同柩” 此时多尔衮只有 15 岁,父死母殉对这个少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家庭悲剧使他深深感到人世间的冷酷无情,故养成孤僻、放荡、任性、残暴的性格,这对他一生的成长和政治生涯,都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墨尔根王助成大业 皇太极即位后,他恪守向大妃阿巴亥殉死前的许诺,对她留下的三个弟弟十分照顾,特别是对聪明果敢的多尔衮更是“特加爱重”,让他以贝勒的身分和诸王一同议处政务 天陪二年 1628 年二月,皇太极以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屡杀后金使臣,亲率大军往攻,命多尔衮从征多尔衮首次跃马张弓,披甲上阵,在万马军中表现无比英勇机智,破敌于敖穆 皇太极非常赏识多尔衮的军事才能,回师途中,宴请诸贝勒大臣时,赞扬多尔衮“随征远国,克著勤劳,尅期奏凯,宜锡美号,以示褒嘉”于是赐多尔衮号“墨尔根戴青”,意为“ 聪明王”随后,多尔衮领镶白旗,成为后金的著名统帅之一 天聪三年 1629 年十月,多尔衮随皇太极征明,由龙井关入关,攻占汉儿庄,趋通州,薄燕京,败袁崇焕、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

      皇太极用反间计杀了袁崇焕,为父汗努尔哈赤报了宁远兵败之仇又歼灭山海关援兵于蓟州次年正月,皇太极旋师,遇明军截击,多尔衮率军破之三月,后金兵回到沈阳这次多尔衮入关征明,作为一名 17 岁的少年将领,冲锋陷阵,立了大功,声望大增 天聪七年 1633 年六月,皇太极以“ 征讨明国及朝鲜、察哈尔,三者用兵何先?” 命诸贝勒大臣,各抒己见陈奏这是后金关于战略决策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大讨论,几乎所有主要将领都发表了意见多尔衮主张以征明为先,他说:“今春宜整顿兵马,乘谷熟之时,入边围困燕京,残毁其屯堡诸物,为久驻之计,可坐而待其毙也”皇太极采纳了多尔衮的建议,深入明境,实行蹂躏、残毁的方针,以削弱明朝力量,再与之决战,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因此,天聪八年 16 34 年五月,皇太极率领大军伐明,命多尔衮随征,西行出上榆林口,至达代塔前驻营七月,多尔衮等奉命自巴颜朱尔格地方入龙门,会大兵于宣府,沿途大败明军随后又同阿济格等,率领两黄旗往略保安州一带,攻克其城,杀其守备,再会大兵于应州城,献所俘获八月,多尔衮又奉命统领左翼兵往攻朔州城东,兵至五台山而还不久,他领兵至大同,击败在城南立营的明军,获马百匹直到九月,多尔衮随皇太极返回沈阳。

      这次多尔衮随皇太极率军征明,历时三个多月,兵锋及于河北、山西 40 余州县,所到之处“禾稼尽蹂躏,庐舍尽焚毁,台堡之人,俘斩甚众”后金军完全实现了多尔衮提出的“残毁” 明境的策略 与此同时,皇太极为了统一漠南蒙古,在施加军事压力的同时,用怀柔政策使蒙古各部归服后金,而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却投靠明朝,与后金对抗,皇太极发兵征讨林丹汗战败渡黄河西奔之后,皇太极对察哈尔部由武力征讨变为积极招抚天聪八年九月,当皇太极得知林丹汗患天花病死在甘肃大草滩的消息,便于翌年二月命多尔衮等人率领一万人马,前往黄河河套一带,收抚察哈尔部众,寻找林丹汗长子额哲等人的下落三月,多尔衮领大军至宣府水泉口,囊囊福金林丹汗八大福金之一和其子阿布奈及琐诺木辖台吉率部众 1500 户来降多尔衮设宴款待,从他们口中得知额哲在鄂尔多斯的托里图地方四月,多尔衮等人率军抵达托里图,这时天雾昏黑,额哲无备多尔衮恐其众惊溃逃亡,故按兵不动额哲的母亲苏泰福金是海西叶赫部金台什贝勒之孙女,其弟南楮和族叔祖阿什达尔汉,皆已归顺后金,此次随军前来于是多尔衮便派遣南楮、阿什达尔汉往额哲驻营宣谕慰抚,“告以满洲诸贝勒奉上命统大军来招尔等,秋毫不犯”。

      南楮等急驰至苏泰褐金营帐,姐弟抱见恸哭,遂令其子额哲率众出迎大军多尔衮恐怕额哲及其部属生疑,乃誓告天地说:“我等待额尔克孔果尔即额哲若有异念,天地降谴我等推诚敦信,如此盟誓,若伊等不从,包藏异心,伊等当被天地谴责”随后,苏泰福金、额哲宴请多尔衮等人,赠驼马等物多尔衮亦设宴答礼,赠以黑貂裘、雕鞍马等额哲遂率领部众 1000 户归顺后金此时多尔衮得知,在后金兵未到之前,鄂尔多斯部的济农,来招额哲,令遵其约束,与之盟誓多尔衮命阿什达尔汉等将济农追回,并对济农说:“凡察哈尔有遗物在尔国者,当尽数送来不然,我兵即前进矣” 又对察哈尔诸臣说:“鄂尔多斯凡有尔国遗物,皆具数报来’’,然后派人赍往鄂尔多斯由于济农被拘留在后金军营中,又畏惧后金兵来攻,因此鄂尔多斯部只好遵令,把额哲之妻及其部众 1000 余户,併一切遗物皆送还额哲等人非常感激,苏泰福金献出元朝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 孝尔衮第一次作为一军统帅,积极推行招抚政策,最后完成统一漠南蒙古的历史任务同时又获得元朝的传国玉玺,于是皇太极接受尊号,改汗称帝,年号崇德,国号为清皇太极为了奖赏多尔衮的功绩,封他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元年 1636 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以朝鲜“ 败盟逆命”,反对他上尊号称皇帝为由,亲率 12 万大军,侵略朝鲜,命睿亲王多尔衮随征。

      行至沙河堡东冈,遣多尔衮等人率领左翼兵,从宽甸入长山口,以牵制朝鲜东北诸道的兵力,而自将大军直趋朝鲜王都汉城十四日,马福塔等人率领的清军先头部队进抵汉城,朝鲜国王李倧派人把宗室嫔宫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自己则带领群臣退守汉城东 30 里的南汉山城皇太极率领大军到达南汉山城,认为此城高大坚实,易守难攻,决定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胁迫朝鲜国王献城投降 皇太极从俘虏口中得知,“朝鲜王受困城中,粮米薪水俱乏 ”,“国王与长子及群臣俱在南汉,其余妻子在江华岛”因此决定“造船先攻此岛,若得其妻子,则城内之人,自然归顺,若犹不顺,然后攻城 ”于是命多尔衮等人率领左翼兵约 3 万人,大小战船 80 余只,往攻江华岛守岛的朝鲜兵乘大小战船 30 余只,分两路拒战,皆为清军红衣大炮击溃清军攻占江华岛,俘获朝鲜王妃一人,王子二人,阁臣一人,侍郎一人,及群臣妻子家口等皇太极得到多尔衮已占领江华岛的消息,非常高兴,遣使通告朝鲜国王,清军攻占江华岛,宗室嫔妃及文武百官的妻子都被俘,朝鲜国王李倧和群臣得知此讯,举朝震惊,遣使致书皇太极,表示愿出城投降随后,李倧接受皇太极提出的 17 条投降要求,身穿青衣,带领群臣和长子李 、次子李淏、三子李滘等,出西城门,步行至汉江东岸三田渡,向皇太极称臣投降。

      皇太极先行班师,多尔衮奉命后行多尔衮等人率领大军,携带大量财物,押着 50 万朝鲜俘虏,及世子李 、次子李淏的内眷、侍卫、宰臣等 50 0 余人,离开汉城往沈阳由于人众物多,行军缓慢,走了 70 多天,直到四月中旬才全部回到盛京从此,朝鲜永绝明朝,奉大清为正朔多尔衮在“丙子之役” 中牵制及消灭朝鲜东北诸道的兵力,攻占江华岛,因此他回到沈阳时,受到皇太极和诸贝勒大臣的隆重欢迎 皇太极解决蒙古和朝鲜问题以后,便集中全力进攻明朝崇德四年 1639 年二月,皇太极率军进攻锦州,拉开了松锦大战的序幕崇德五年 1640 年六月,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为锦州作战总指挥,并敕谕“将两翼兵暂行分驻,一断敌往来之路,一投诚人可乘便而来,一我兵易于收获,弗为敌乘间窃刈,其已收粮草,择坚固两处存贮”可是,多尔衮来到锦州前线,没有贯彻执行皇太极围困锦州的方略,却下令每牛录甲兵三人还家一次,后来又允许每牛录甲兵五人、每旗章京还家一次,还下令把包围锦州的清兵后撤 30 里驻营,致使军心浮动,许多人逃回沈阳,明军乘机运大批粮草入城皇太极得知后大怒,严责多尔衮说:“原令由远渐近,围逼锦州以困之今离城远驻,敌必多运粮草入城,彼此相持,稽延月日,何时能得锦州耶”。

      为了严肃军纪,以“不能防塞之罪”,免去多尔衮的职务,降为郡王,罚银一万两,夺两牛录户口崇德六年 1641 年三月,郑亲王济尔哈朗取代多尔衮为统帅,加紧围困锦州,调集几十门大炮,不断向城内轰击明军锦州守将祖大寿派人突围向明廷求救明崇祯帝命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王朴、吴三桂等八总兵及副将率领步骑 13 万,火速驰援锦州五月,洪承畴派总兵扬国住率部深入到松山境内,济尔哈朗作战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