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电量信号 C.位移信号 D.光信号 参考答案:B2.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V,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n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A.B.C.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参考答案:AD3.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水平等距离的虚线表示其等势面,带电荷量q=-0.5×10-10C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动能增加0.5×10-9J,若A点电势为-10 V,下列关于粒子的运动轨迹和B点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沿轨道1运动,B点电势为零 B.粒子沿轨道2运动,B点电势为20 VC.粒子沿轨道1运动,B点电势为-20V D.粒子沿轨道2运动,B点电势为-20 V参考答案:A4.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 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参考答案:: 解:A、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正确;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错误;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D正确;故选BD5. (单选)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10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参考答案: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专题: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守恒求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抓住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求出中子数.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于大量的原子核适用.解答:解: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故A错误.B、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半衰期、质能方程、射线的形状等基础知识点,比较简单,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4分)把小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抛出后在t1、t2两个时刻,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是30o、45o,则t1:t2= ,小球自抛出到此两个时刻下落的高度之比h1:h2= 。
参考答案:1:,1:3 7. 如图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被固定于水平面内两点M和N,MN间距为L,两电荷的竖直中垂线上有一固定光滑绝缘杆此空间存在着水平的匀强磁场B现将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环套在杆上,从距中心O点的H处由静止释放,则当小环运动到O点时,小环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参考答案: 答案: 8.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透明的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 ▲ 若换用一束紫光同样从A点射入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 ▲ (填“偏左”、“偏右”或“不变”)参考答案: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可得,由几何关系可知=30°,故60°在同种介质中,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蓝光,故紫光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偏左9.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粗细均匀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垂直磁场边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线框边长,如图甲所示.测得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的大小和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图象中四段时间分别为△t1、△t2、△t3、△t4.在△t1、△t3两段时间内水平外力的大小之比 1:1 ;若已知△t2:△t3:△t4=2:2:1,则线框边长与磁场宽度比值为 7:18 .参考答案: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分析:线框未进入磁场时没有感应电流,水平方向只受外力作用.可得△t1、△t3两段时间内水平外力的大小相等.设线框加速度a,bc边进入磁场时速度v,根据运动学位移公式得到三段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即可求出则线框边长与磁场宽度比值.解答:解:因为△t1、△t3两段时间无感应电流,即无安培力,则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外力为水平外力.所以△t1、△t3两段时间内水平外力的大小相等.即水平外力的大小之比为1:1.设线框加速度a,bc边进入磁场时速度v,△t2=△t3=2△t4=2△t,线框边长l,磁场宽L根据三段时间内线框位移,得: v?2△t+a(2△t)2=l v?4△t+a(4△t)2=L v?5△t+a(5△t)2=l+L解得:=故答案为:1:1,7:18.点评:此题是电磁感应与电路、力学知识的综合,根据图象上获取的信息,结合E=Blv分析线框的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0. 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h=l.8m,管内横截面积S=2cm2。
有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v0=2m/s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则水流的水平射程为 ??? m,水流稳定后在空中有 ? m3的水g取10m/s2)参考答案:11. (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欧,R6=50欧,已知R1 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mm参考答案:2.335, 1.015 – 1.017均可15. (2015?湖北模拟)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小明用物体A、B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着外力的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实验过程中小明用不同的重物P分别挂在光滑的轻质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B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小明得到了物体A、B的加速度a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的A、B所示,(1)(多选题)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不水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物体C.实验中重物P的质量应远小于物体的质量D.弹簧秤的读数始终为重物P的重力的一半(2)小明仔细分析了图乙中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结论: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等,且mA 小于 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物体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A 大于 μ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考答案:(1)AB;(2)小于,大于:【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 实验题.【分析】: 本题(1)选项A写出木板水平时加速度的表达式讨论即可;选项C根据光滑轻质滑轮特点可知,绳子拉力始终等于弹簧秤读数,与重物P质量大小无直接关系;选项D对重物P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讨论即可.题(2)的关键是根据a﹣F分别写出A和B加速度a与拉力F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再根据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即可求解.解:(1)A、长木板水平时,对物体A或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即a=﹣μg,所以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所以A正确;B、实验要求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所以B正确;C、由于动滑轮是轻质光滑的滑轮,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一定等于弹簧秤的读数,与重物P质量大小无直接关系,所以C错误;对重物P析,当加速度为a时,应有Mg﹣2F=Ma,可得F=,所以只有当a=0时,F才等于,所以D错误;故选:AB(2)设加速度大小为a,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B应有F﹣μmg=ma,可得:a==对物体A应有μmg﹣F=ma,可得:a=μg﹣=+μg根据a﹣F图象斜率绝对值k=可知,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所以,即小于;再根据纵轴截距大小等于μg可知,由于A的截距大于B的截距,所以大于;故答案为:(1)AB;(2)小于,大于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m,C点与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求:(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2)小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3)小滑块从C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参考答案:⑴设滑块到B点速度为VB,由机械能守恒 在B点: 得 N=3mg=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B点对圆弧的压力大小为30N ⑵由动能定理, ⑶滑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设其下落h的时间为t,则由 得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