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稿.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稿 甲:十月的天空深邃明朗 乙:十月的山峦英武雄壮 甲:十月的朝阳光彩万丈 乙:十月的鲜花秀美馥郁 甲:十月的美酒回味悠长 乙:十月的赞歌觉悟豪放 甲:十月由于重阳节才如此绚丽 乙:心潮由于老人节才如此激荡 主持人甲乙: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我宣布,三(2)班尊老花儿红艳艳班队活动现在开头 甲: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播上敬爱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喜悦 主持人甲:同学们,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我国很早就开头过这个节日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重阳节在什么时候吗? 齐:10月26日 主持人甲:对今年的10月26日是九九重阳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呢?请同学来说一说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那么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乙:关于重阳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闻呢请同学来报告我们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主持人甲:关于重阳节,还有好多美好的传闻呢请等几位同学给大家讲关于重阳节的传闻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展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日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究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究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秘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究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究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才干已经学成,理应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交代把乡亲们领到了邻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打定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此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主持人乙:是啊!不同的时代蕴含了节日更丰富的内容 主持人甲:同学们,重阳节在我国上至天子下到普遍老百姓都很热爱过这个节日,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人们过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吧!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传统的登高活动。
登高的习俗始于西汉,历代文人的诗篇中都有提到登高的活动,登高有驱邪免祸的用意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节令,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参观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据传赏菊和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清代以后,赏菊的习俗尤为兴旺 重阳节还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法对比肆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现在,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习俗 主持人乙:有关重阳节的习俗真多呀! 主持人甲: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谱写了大量千古名篇,表达重阳节思乡之情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请听古诗词朗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主持人乙:同学们,当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时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高明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主持人甲:切实,大量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主持人乙:更多的是悄悄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们更理应敬爱他们,关切他们 请听男同学带来的诗朗诵:《献给爱戴的爷爷奶奶》 朱子晗:献给爱戴的爷爷奶奶 齐:爱戴的爷爷, 爱戴的奶奶, 你们头上的缕缕白发, 你们额上的道道皱纹, 是你们奉献的记录 虽然,你们离开了战斗的岗位, 但是,你们依旧关注着祖国的前途 虽然,你们道别了青春年华, 但是,你们的心照旧年轻 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稿篇3重阳节活动主持稿敬爱的爷爷奶奶:您们好!今天是九月初九,既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温馨的“老人节”。
俗话说:两阳相重,九九艳阳天确实,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的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令人心情舒畅爷爷,奶奶,今天是您们的节日,没有过去您们繁重的创业,哪来我们今天美好的校园?为了表达对您们的崇敬,我们更加献上几个节目请赏识:节目一节目二节目三节目四节目五……敬爱的爷爷、奶奶,是您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心和精力都付出给了祖国您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有一首重阳节赋写得更加好: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洲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结果,我们忠心的祈福您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