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景学作业.docx
4页盆景学作业答案(全) 1、国际上的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两者在造型及欣赏上有一定的区别,国际盆景着重于形象美,中国盆景除此外还重视(意境美) 2、下列属于出土的盆景中,属于唐朝时期的盆景的是(山水盆景式的三彩砚) 3、元代有个和尚极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那时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实现了体量的飞跃,这个和尚是(韫上人) 4、自然大树型是某地方流派的代表形式,该流派是(岭南派) 5、清代标志着盆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熟的一本书是( ),作者为( )答案:《浮生六记》、沈三白 6、树桩盆景讲究露根、讲究悬根露爪、川派有( 盆树无根如插木 )的谚语 7、有一种石材叫( ),产于长白山天池周围地区及火山附近,质地细密疏松,能浮于水面;石材( )主要产于云贵高原等地,由石灰岩溶洞中的碳酸氢钙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形成,其性质外坚内松 答案:水浮石(浮水石)、钟乳石 8、文人树又称"高飘画意”型是( )首创的 A:岭南派) 9、盆景施肥的原则是( ) ( A:薄肥多施) 10、从目前盆景界来看,首先主要选用的树种主要是( ) ( D:松 柏 ) 11、详细回答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过程? 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 ①三角枫在刚刚萌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宜在斜坡处选挖三角枫树坯,斜坡地生长的植株其根与干夹角小,宜作斜干式盆景先确立观赏主面;再确定需要的根、干、枝,然后将多余的部分截除,当根部须根少,可暂留一些粗长根,待成活逐年短截 ②树坯修好后地栽,地栽成活后,如生长正常,初夏新枝长到50~100厘米时,便可疏剪,留下二干顶端枝,保留的顶端枝方向应避开原干的延伸线,使新干有弯曲变化 ③其他枝若全部剪除会影响生长,所以在大的锯口处各留一块,供其生长需要,且利于锯口愈合几年后根据锯口愈合的情况和树木长势适时剪除 ④修剪完毕后用金属丝攀扎,攀扎枝的枝梢不剪,任其生长,锯口枝不需攀扎新生枝树皮较嫩,扎时需小心谨慎,一次成功数月后当金属丝陷入木质1/3时即可拆除数年后蓄养的顶端枝接近原干粗时,在适当高度截除上部枝,蓄养攀扎第二节干枝及分枝,并逐渐露根,分枝长至半木质化时即可攀扎,粗细适宜即剪除梢端,蓄养侧枝侧枝形成后再扎主干枝梢、分枝、侧枝,基本定位后,利用缩剪、摘心的方法控制冠形,增加枝冠密度 ⑤树桩基本成型后,早春将整株掘起,选盆试放,剪除不适合的根,同时对枝冠进行一次认真修剪,修完后重新栽植第二年春即可正式上盆 12、什么是附石式盆景?详细回答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其制作过程。
答:这种形式是以突出树桩为主的,山石为配景,树根附在石头上进行生长,象山岩缝隙间的顽树,其根几经折曲挤压,穿岩走隙,沿石缝深入到土层,也有树根生长在石洞中,呈现“龙爪抓石”之势;树干则巍巍挺立,郁郁葱葱,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制作过程如下:①采回的金雀剪除2/3的枝冠,将根上部的短须根全部剪除,保留根瑞的须根用泥盆围套栽植,成活后逐渐拆除围套物露根3/4,第二年或第三年对枝冠略加修剪绑扎,选择适合的深色硬质石块,用水泥将石块黏合在盆钵上,再将根缠绕在石块间,并用易烂的细绳将根捆缚②用泥浆涂刷根面,并用青苔将根及石块围实,用棕皮包紧,再用棕绳或金属丝捆紧,然后栽植在大小适合的、稍大而浅的自制木箱内,置阴凉处养护数月,待枝叶丰满后,进入正常管理翌年春季、梅雨季,视长势由上而下逐渐拆除棕皮,分期露根至全露,同时剪扎树冠③此图为基本成型后的景观由于盆浅土壤有限,只有确保肥水供给,保持必要的光照,才能长势良好,繁花似锦 13、山水盆景制作中,怎样消除山石的加工痕迹? 答:消除加工痕迹的方法:山石雕琢之后,常常留有加工的痕迹,影响山石的美观,应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得比较自然。
②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欲速成,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即烟薰法:就是把山石在点着的柴草烟雾中熏一下,但必须注意熏的时间不要太长,颜色不能太深,否则不美观也不自然如果不生苔、不烟薰,只要经常保持盆内有水,几个月后,空气中的尘土吸附于山石表面,锯截雕琢的痕迹也会自然消失③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涂时要宁淡勿深,一遍不成再涂一遍④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涂时应注意不要涂得太厚,薄薄一层即可然后用干布擦几遍,加工痕迹即可消除 14、简述米芾提出的"论石”标准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任无为县监军时,由于爱石成癖,故得米颠雅号,元章对灵璧石、湖石的赏评,提出了瘦、透、漏、皱的理论 15、软质石材和硬质石材的特点 答:软质石材的特点是质地疏松、能吸水、可长苔、植物在其上种植生长良好,本身雕塑加工方便;以软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雕琢山之形态,石之皱纹,并栽植树木、竹草、青苔或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水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神貌。
软石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是天然纹理差,纹理变化不大,缺乏自然神貌, 由于质地软,易风化,搬运中易损坏 硬质石材的特点是质地坚硬,多含有caco3,质地硬,石感性强,不易风化虽难以雕琢加工,不吸水,选材时就要注重在天然形状和纹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以硬石石材为素材的盆景,通过人为截取、拼配、胶合等手段,保持石材自然神貌,并预留栽植穴种树木、竹草、青苔,或点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岭南盆景界名家众多,主要代表人物有孔泰初、素仁、周瘦鹃; B:传统的扬派、徽派都是以功力深厚著称 C:上海盆景是学习日本盆景的基础上,运用金属丝盘扎制作; D: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其盆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大陆盆景的影响 17、宋代出现了一部论石专著,记载石品有种之多,并各具生产之地、采取之法,又详其形状、色泽而品评优劣,对后世影响最大,书名是(《云林石谱》) 18、(川派)注重对干枝的造型,干形有掉拐、对拐、滚龙抱柱等。
19、元代和尚(韫上人)极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实现了体量的飞跃 20、一些流派的树桩盆景往往有着自己代表的形式岭南派的代表形式是(D:自然大树型) 21、盆景的雏形是在(A:汉代)出现的 22、盆景作为边缘艺术,涉及的艺术种类有哪些?并简述其跟盆景的联系 答:盆景是多种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结晶,跟很多艺术都有联系,我们叫它边缘艺术1)园林艺术 钱学森曾经把盆景叫做“小园林”,实际上,它本身就是园林艺术,做为园林艺术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的发展跟园林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2)文学艺术 盆景的立意和命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和诗词、典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质上看,盆景要表现一种文化精神,这跟园林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园林可以称为“文人园林”,盆景当然也就是“文人盆景”了,中国的盆景包含的思想很丰富,思想也很深邃,往往有着哲学、佛教等含义,一般外国人欣赏不了中国的盆景,这是它特有的中国文化性所决定的3)绘画艺术 盆景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绘画理论,其创作过程先有立意,是通过绘画来表现,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最终要由制作来实现这和我们的园林设计过程是相似的,绘画对立意的表现很重要。
很多地方风格,根据当地国画理论创作出自己的特点,象扬派、徽派、岭南派等,都或多或少的跟国画都有联系4)雕塑艺术 对于软石山水的制作,实际上就是雕塑出来的,其本身也就是雕塑艺术5)陶瓷艺术 盆景用盆十分讲究,要求的观赏价值较高,传统上一般用陶瓷盆,这就需要陶瓷艺术6)书法艺术 盆景展览的时候总是配以书法艺术,用来点景,增加意境7)园艺栽培艺术 对于桩景来说,植物生长过程就是盆景的生命,树桩一旦死掉了,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盆景要求的园艺栽培水平是很高的 23、简述吸水石生苔的方法 1、嵌苔法青苔一般生长在潮湿略见阳光的地方在山水盆景上嵌青苔,不宜选用生长旺盛较厚的青苔,应选择墙的背阴处幼小的薄苔,用利铲轻轻铲下薄薄一层,贴在山石凹陷处(欲贴青苔处,应先刷薄薄一层泥浆),先放在背阴的地方,每日用小喷壶向上喷水1~2次,喷壶距青苔不要太近,数日后便可成活然后再将其置于早晚可见一小时左右阳光的地方,只要环境潮湿,又不在风口处,青苔便可正常生长,并逐渐向四面延伸嵌苔时,山石底部及背阴面可适当多植一些,而山石的向阳处、山顶、山路旁应植疏一些,这样方与自然现象符合2、涂苔法 将青苔取来,用清水冲洗掉杂质,加入适量稀泥浆,轻轻捣碎呈浆汁状,以毛笔涂抹在山石上。
然后将其置于蔽荫处,保持潮湿,不要见阳光,并防止雨淋,不久涂抹处即可长青苔3、液肥生苔法 每周向吸水石上浇或喷两次稀薄液肥水,用玻璃罩(瓶)或透明塑料袋罩好,盆内放雨水(若用自来水,须放置几天后再用)夏天放在可见散射光的潮湿处,不久可自生青苔4、淀粉生苔法将吸水石放在雨水中浸泡4~5天,中间换一次水,然后在山石表面撒上薄薄一层淀粉,用草包上捆好,夏季置于潮湿处,保持草的湿润,一周左右可生青苔<严格地说,生出的不是普通青苔,而是一种很小的绿色蕨类植物)5、自然生苔法用吸水石制成的盆景,只要保持环境潮湿,既有一定湿度,又能见到一定的阳光,日久天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它自然会长出青苔 24、徽派的代表形式是(B:游龙式) 25、“严整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的盆景风格指的是(C:扬派) 26、日本的树桩盆景主要特征表现为(C:舍利干) 27、金属丝蟠扎材料中,国内多应用的材料是(B:铁丝) 28、树桩在上盆时,要将事先筛好的盆土放入盆内,放在盆底的是(A:大粒土) 29、把树木造型成各种各样书法形式,叫书法盆景,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种书法盆景常见于(D:云南) 30、盆景浇水次数因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浇水次数最少的季节应该在(D:冬天) 31、有关盆景浇水的说法正确的是(B: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 32、盆景园中对配置的植物要求恰当的是(B:枝叶纤细) 33、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这种造型而成的形式是(C:疙瘩式) 34、比较金属丝蟠扎和综丝蟠扎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传统棕法攀扎不易伤害植物,工整秀丽,但技术要求高,工时长。
金属丝攀扎易于操作,可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省工省时,攀扎的作品自然有力度,但易损坏植物表皮,且难拆卸 所以弯曲攀扎时,可据制作者的喜好及造型需要,选用棕丝或金属丝,也可金、棕并用对枝干弯曲,要了解不同树种的习性,根据粗细,把握好时间季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尤其对主干的弯曲要做到胸有成竹,能弯曲到什么程度,就弯曲到什么程度亦可分阶段逐步加大弯曲度,弯曲时注意保护好木质部和表皮对一些粗干造型可弯可不弯的,尽量少弯或不弯小苗培育的盆景树材应自幼弯曲攀扎,山野采挖大型盆景树桩,可通过改变种植形式,或巧借树势来减少弯曲度 35、拼接胶合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石料洗刷:凡需交接的石料事先必须将拼接面洗刷干净,一般用钢刷在水中将石料拼接面上的青苔、污迹、粉尘洗刷干净,这样有利于胶合粘接拼接面过于光滑,可用钢刷或碎砂轮打磨一下,以利于水泥胶合 (2)接缝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水泥调色,用调色水泥勾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