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doc
41页氧化(氧化铝铝、 、电电解解铝铝) )山山东东魏魏桥铝电桥铝电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二二〇〇一六年十月一六年十月目目 录录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2 -4.总则 - 4 -5.职责分工 - 5 -6.信息收集 - 7 -7.程序和内容 - 7 -8.风险评价和分级 - 12 -9.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 12 -10.成果和应用 - 16 -11.持续改进 - 18 -12.公告警示 - 18 -13.考评奖惩 - 19 -附件 .- 19 -- 1 -有色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有色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1.范围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氧化铝、电解铝行业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2.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1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5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6 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第 16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 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版)》中《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 号)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 2 -《氧化铝安全生产规范》GB 30186-2013《氧化铝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0530-2010《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GB50850-2013《铝电解安全生产规范》GB29741-2013《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28001-201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3.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风险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可能性(L) ×后果(C)3.2 风险风险点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如:氧化铝行业中煤气生产中的汽包、净化设备、捕滴器设备,在达到某些特定条件时,会发生爆炸及人员伤害;电解铝行业中生产中的电解槽、整流变、直流母线,会导致人员烫伤、触电、设备损坏等一系列危险。
3.3 危危险险源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动能)、人在高处作业(势能)、易燃液体、爆炸品(化学能)、噪声源(声能)、粉尘源、致病微生物(有害物质)等等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3.4 风险风险辨辨识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5 风险评风险评估估/评评价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6 风险风险分分级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蓝色风险\4 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黄色风险\3 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4 -橙色风险\2 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3.7 风险风险管控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控制措施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3.8 风险风险信息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9 重大重大风险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3.10 重要危重要危险险源源是企业内部对危险性系数较大或造成事故的后果较为严重的称呼,一般将风险评级中风险等级达到 2 级及以上的危险源称为重要危险源。
4.4.总则总则风险分级管控是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有效手段,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必须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对危险源进行重点管控,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主动治理隐患,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消除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5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遵循全员参与、分级负责、重在落实的原则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都应当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上级应对所属下级开展的风险管控情况进行审核确认;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应当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对危险源、危险作业的管理,应遵循“分级负责,及时申报,控制重点,措施到位”的原则,严格按照企业内部关于重大(要)危险源管控相关要求落实执行企业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隐患、不安全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数据准确指导风险分级各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要把握重点突出的特点,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尤其是对于氧化铝行业的焙烧炉系统、煤气生产系统、大型槽罐管理,电解铝行业的电解槽启动作业、电解槽管理、测量作业、换极作业、抬母线作业、熄灭阳极效应、出铝作业,熔炼铸造的倒铝作业、混合炉操作、铸锭操作,工/中频炉操作等,要根据企业现场管理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监督及管控。
5.5.职责分工职责分工5.1 组织组织机构机构企业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成员至少包括分管领导、车间(科室)单位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体系建立各级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基层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等应全面参与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措施的制定等活动,确保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 6 -和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5.2 职责职责5.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能应包括: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5.2.2 各生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是风险库建立、监控及应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企业内部风险库建立和维护工作,监督指导企业内部按各职责分工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负责指导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负责企业范围内的重要风险点的管理工作,并发动各级部门对生产作业中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具体负责风险点的识别、评价、汇总、检查、管理与控制)。
5.2.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组织及参与人员应充足且具备相应的管理或专业能力,明确各级人员的能力要求,采取针对性培训、调岗等方法,满足相关能力,其中各级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为:团队或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安全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熟练掌握适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办法;熟练掌握分管部门或专业的相关知识参与辨识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或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熟练掌握本部门、本系统、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5.2.4 各生产单位组织本企业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工作,并对企业内风险点及时更新、补充,确保风险点识别全面、具体、最新风险点评价工作要做到实时更新,进行风险分级后并进行管控后的危险源,- 7 -如果通过设备改造、工艺变化等原因进行了预防,则相应的应对风险分级因素数值进行相应的变化5.2.5 各专业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理6.6.信息收集信息收集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危险源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3)组织架构图;(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5)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8)过去已识别的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9)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法文件、制度或指南;(10)应急预案文本;(11)安全管理制度;(12)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13)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14)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15)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设施设计专篇;(16)安全评价报告;- 8 -(17)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资料等。
7.7.程序和内容程序和内容7.1 风险风险点划分原点划分原则则7.1.1 氧化铝行业:根据氧化铝生产流程长,工艺较为复杂的特点,为保证风险点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议根据具体作业流程、生产工序、设备特点以及工作活动来划分风险辨识单元,具体划分办法为:a)以生产工序划分,将氧化铝行业划分为原料、溶出、沉降、分解、焙烧、蒸发、动力、燃气站、计控以及其它辅助工序b)按照工序划分完成之后,将各工序范围内的作业流程进行分类,大体分为检修及运行工艺作业流程;c)按照作业流程分类完毕之后,企业应将检修及运行工艺按照工作活动具体分类,将检修工作活动分为大修、中修、小修、临时性检修、设备抢修、设备维护、设备点检等;运行工艺工作活动分为更改流程、启停设备、工艺调控、运行巡检、设备巡检等方面;d)各生产工序中应根据设备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状态造成的风险,将各生产工序中重要设备列入重点管控的风险类别之中,重要设备包括:石灰回转窑,球磨机、电除尘器、隔膜泵、溶出保温罐、高压溶出管道化、溶出闪蒸器、沉降槽、分解槽、蒸发器、焙烧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设备、汽包、水夹套、燃气脱硫塔、加压机等;e)根据作业流程、生产工序、设备特点以及作业活动划分之后,要综合考虑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及分类,综合识别氧化铝行业内存在的所有危险源。
7.1.2 电解铝行业:根据电解铝生产工序单一、危险性大、辅助工序多的特点,为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议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