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题组层级快练36 遥感技术的应用(含解析)中图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7750823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8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六)一、选择题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正式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1、2题1.获得该图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2.利用该技术手段可直接(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答案 1.A 2.B解析 第1题,该图像为卫星影像图,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第2题,RS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GPS可获取矿床露头位置2019·浙江9月选考)“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完成3、4题3.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PSC.GPS、GIS D.RS、GIS4.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A.道路清扫 B.医疗救护C.幼儿看护 D.事故处理答案 3.C 4.A解析 第3题,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GPS。

      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GIS技术,故选C项第4题,智能机器人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清扫道路,故A项正确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排除B、C、D三项在地理科学中,常采用叠加分析来进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划与选址结合下图,完成5、6题5.在上述选址过程中进行叠加分析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C.GPS D.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6.通过叠加分析处理,图示选址最适合建设(  )A.大型钢铁厂 B.自来水厂C.奶牛场 D.煤炭的开采与加工厂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GIS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故选A;RS主要用于获取信息;GPS主要用于定位;BDS为我国自主研发,和GPS性质类似第6题,由图可知,该选址人口稀少,植被保护好,地质条件适宜,特别是水质状况良好,因此最适合建设自来水厂7.(2018·梅州模拟)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GPS ②GIS ③RS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 高铁安全运行,要准时到达预定位置,需要GPS定位技术,①对。

      高铁不只一列,必须按规划线路运行,才能保证安全,需要GIS进行线路规划、分析,②对RS主要功能是遥感,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③错8.(2018·西安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B.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答案 A解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A项正确;不会实时发布灾情信息;不会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也不会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9.(2018·烟台模拟)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①RS ②GIS ③GPS ④GPRS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能追踪说明运用了GPS技术;要了解动物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运用了GIS技术2018·新课标区联考)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10、11题10.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  )A.技术难度大 B.资金投入不足C.市场需求不大 D.政策支持不够11.“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答案 10.A 11.C解析 第10题,材料显示,“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说明发射“碳卫星”技术难度大,近几年我国该项技术才成熟,因此我国发射的时间较晚第11题,“碳卫星”可以获取碳排放数据,但不可能获取“各行业”的数据,A项错误;“碳卫星”主要是获取碳排放数据,以便根据相关数据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但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会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8年8月10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考船到达(76°42′N,151°4′W)设立短期冰站进行科考作业,这标志着此次北极科考的冰站作业全面展开。

      材料二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该项地理信息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目前遥感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序号应用领域课题名称例防灾减灾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123(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答案 (1)GPS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 实时性(答出三个即可)(2)(课题名称合理即可)序号应用领域课题名称例防灾减灾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1资源普查野生藏羚羊种群数量及分布2农作物估产江淮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3工程建设及规划青藏铁路选线分析(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解析 第(1)题,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第(2)题,可从防灾减灾、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工程建设及规划等方面设计研究课题第(3)题,利用GPS技术实时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13.(2018·深圳模拟)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远征南极,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答案 (1)GPS和GIS RS(2)C(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

      任举两例即可)解析 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地图工具这一地图工具通过30 m×30 m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0 000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据此完成14、15题14.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GIS和GPS B.GPS和RSC.RS和GIS D.GIS、GPS和RS15.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地图工具,可以(  )A.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B.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C.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D.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答案 14.C 15.D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使用了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处理生成”,可知使用了遥感(RS)获取卫星图像,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了图层叠加处理。

      因此该过程主要利用了RS和GIS技术第15题,地表径流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是该工具能实现的,故D项正确该工具查询的是地表水储量信息,并非降水状况,A项错误该工具的使用可以为旱涝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但不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B项错误淡水资源包含江河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而该工具只涉及地表水,C项错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