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9章 动物源性细菌.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9477830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9章 动物源性细菌学习要点一、钩端螺旋体1.生物学特性(1) 形态与染色: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一端或两端呈钩状革兰染色阴性;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2) 培养特性:可人工培养,常用Korthof培养基,生长缓慢3) 抗原构造与分类:表面抗原——型特异性;内部抗原——群特异性;诊断参考菌株14群、15型(4) 抵抗力: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在潮湿土壤或水中可存活数月,引起洪水型和稻田型传播2. 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性:侵袭力强;致病因素包括溶血素、细胞毒因子及内毒素样物质;钩端螺旋体病的特点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乏力、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2)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免疫力持久3. 微生物学检查法病原体检测(1) 暗视野镜检(2) 镀银染色后镜检 (3) 用korthof培养基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显微镜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4.防治原则防鼠、灭鼠;多价死疫苗预防接种;治疗首选青霉素二、其他细菌1.立克次体生物学性状(1) 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基本结构和化学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以二分裂方式繁殖2) 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如OX19、OX2、OXK)之间具有共同的耐热多糖抗原,可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定量凝集反应,用于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称为外斐反应。

      3) 抵抗力一般不强,对热、干燥、常用消毒剂敏感致病性与免疫性(1) 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立克次体病(2) 临床特征:发热、头痛、皮肤红疹、肝脾肿大,可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3) 致病物质:内毒素和磷脂酶A(4) 抗感染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微生物学检查法外斐反应是诊断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的常用方法防治原则主要措施是灭鼠和杀灭媒介昆虫;特异性预防可用灭活疫苗;治疗可选用氯霉素等多种广谱抗生素2. 鼠疫耶尔森菌俗称鼠疫杆菌,革兰阴性短杆菌;通过“鼠-蚤-人”的方式传播;致病因素主要与F1抗原、V和W抗原、外膜蛋白、鼠毒素、内毒素以及与有粘附作用的菌毛有关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3.布鲁菌属革兰阴性小球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主要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也可引起人类布鲁菌病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外膜蛋白及触酶等多种毒力相关因子机体抗布鲁菌免疫为有菌免疫4. 炭疽芽胞杆菌(1) 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的病原菌,主要感染牛、羊等草食动物;革兰阳性大杆菌,菌体两端平切,排列成长链状;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不大于菌体芽胞抵抗力强2) 荚膜与炭疽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主要感染草食动物,人则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尸体、皮毛而被感染。

      引起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力,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3) 预防重点为家畜感染的防治及牧场的防护,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流行区易感人群及家畜应进行炭疽减毒活疫苗接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人畜共患病2. 立克次体3. 外斐反应4. 保护性抗原5. 波浪热二、选择题A1型题1.人畜共患的螺旋体病是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回归热 D.雅司病 E.奋森咽喉炎2.关于钩端螺旋体,下列错误的是:A.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B.人主要是通过接触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或土壤而被感染C.钩体有较强的侵袭力,可通过正常或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D.钩端螺旋体可进入血液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E.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病后可获得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力3.下列观察螺旋体最好的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Giemsa染色法 D.暗视野显微镜法 E.悬滴法 4.钩端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是A.鼠和猪 B.猫和狗 C.虱和蚤 D.蜱和螨 E.蚊和苍蝇5.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6.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蜱 B.蚊 C.鼠蚤 D.恙螨 E.人虱 7.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 B.消化道 C.人虱叮咬 D.鼠蚤叮咬 E.性接触 8.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绿脓假单胞菌 D.变形杆菌 E.产气杆菌 9.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A.鼠蚤 B.人虱 C.恙螨 D.蚊 E.蜱10.下列病原体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是:A.鼠疫杆菌 B.布鲁菌 C.炭疽杆菌 D.莫氏立克次体 E.百日咳杆菌11. 可用外—斐氏反应来辅助诊断的疾病是A.伤寒 B.回归热 C.斑疹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梅毒12.感染动物后引起母畜流产的病原是A.布鲁菌 B.炭疽杆菌 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 E.空肠弯曲菌13.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A.布鲁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D.破伤风杆菌 E.炭疽杆菌14.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梭菌 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5.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A.破伤风 B.炭疽 C.伤寒 D.波浪热 E.肉毒中毒 16.关于炭疽杆菌,下列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大杆菌,可形成长链状B.有荚膜,其与该菌致病力有关 C.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D.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成分构成E.临床可致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B1型题(供1~3题备选答案)A.布鲁菌B.炭疽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肺炎链球菌1.主要以内毒素致病的细菌是:2.波浪热的病原是:3.有芽胞的细菌是:A.鼠疫杆菌B.炭疽杆菌 C.布鲁菌 D.钩端螺旋体 E.普氏立克次体(供4~7题备选答案)4.属于耶尔森菌属5.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边缘呈卷发状6.在肉汤培养基中形成钟乳石状沉淀7.革兰阳性链状排列的粗大杆菌:A.炭疽杆菌B.布鲁菌C.肉毒杆菌D.鼠疫杆菌E.破伤风杆菌(供8~10题备选答案)8.串珠试验阳性:9.是可以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10.由鼠蚤传播:A.蚊B.蜱C.蚤D.虱E.螨(供11~14题备选答案)11.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12.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13.Q热柯克斯体传播媒介是:14.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三、填空题1.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主要是 和 。

      2.钩端螺旋体的致病物质主要有 、 、 3.普氏立克次体以 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 4.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 株发生凝集反应5.外斐反应是以 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用以辅助诊断 病6.鼠疫是一种 的烈性传染病,通过 传染给人7.布鲁菌侵袭力强,主要经 , , , 等途径侵入机体,引起波浪热8.布鲁菌感染动物主要引起 ,感染人主要引起 9.炭疽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和 10.人类炭疽因侵人选径的不同分为 、 和 三种临床类型四、问答题1. 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2. 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3. 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4. 炭疽杆菌可通过哪些途径感染人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人畜共患病: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的人和动物所感染的传染病,称为人畜共患病人类患病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动物所致如布鲁菌病、炭疽等2.立克次体: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外斐反应:是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4.保护性抗原(PA):是炭疽毒素的成分之一,相当于B亚单位,可以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5.波浪热:布鲁菌感染人体引起的间歇性、反复发热布鲁菌侵入宿主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巨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侵入血流,井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组织中继续繁殖,再释放入血如此反复多次,因内毒素血症而导致临床上反复发热,故也称波浪热二、选择题A1型题 1.A 2.E 3.D 4.A 5.D 6.C 7.C 8.D 9.A 10.E 11.C 12.A 13.A 14.D 15.D 16.AB1型题 1.A 2.A 3.B 4.A 5.B 6.A 7.B 8.A 9.D 10.D 11.C 12.E 13.B 14.D三、填空题1.鼠;猪;2.溶血素;细胞毒因子;内毒素样物质;3.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4.恙螨;OXk;5.变形杆菌;立克次体;6.自然疫源性;鼠蚤;7.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8.母畜流产;波浪热;9.荚膜;炭疽毒素;10.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四、问答题1.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及引起的人畜共患病:①布氏杆菌,引起布氏杆菌,也称波浪热。

      ②鼠疫杆菌,引起鼠疫③炭疽杆菌,引起炭疽病3.中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是:①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疾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②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传给人,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③恙虫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感染人类引起恙虫病4.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5. 炭疽杆菌的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有: (1)经皮肤小伤口感染,引起皮肤炭疽; (2)经呼吸道吸入炭疽杆菌的芽胞而感染,引起肺炭疽; (3)经食入未煮透的病畜肉而感染,引起肠炭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