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种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价.docx
8页2种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价 谢丽玉 余养华摘 要:目的:评价枯死树清理、药剂喷粉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方法:以1%噻虫啉微胶囊剂、3%噻虫啉粉剂为供试药剂,采用2种防治方法对试验样地连续防治2年,观察1年后和2年后的防治结果,对2种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经济成本、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噻虫啉微胶囊剂的防治效果为75.48%,3%噻虫啉粉剂的防治效果为72.15%,成本均为900元/hm2,收益投入比分别为1∶0.74和1∶0.73;枯死树清理防治效果为50.31%,成本为2520元/hm2,收益投入比为1∶0.87结论:药剂喷粉防治效果较好,清理死树作为基本的防治方法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关键词:松木线虫病;防治技术;综合评价S763.7 A 1007-7731(2018)09- 0079-03Evaluation of Two Kinds of Pine Wood Disease Control TechniquesXie Liyu et al.(Forest Pest Control & Quarantine Station of Meilie District of Sanming City of Fujian Province,Sanming 36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kinds of control methods which are dead tree cleaning and powder spraying to control 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Methods:Such two kinds of control methods were used for continuo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e sample plots for two years.The resul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observed after one year and two years later by comparing in terms of control effectiveness,economic cost,and ecological benefits.Results:The control effect which 1% thiacloprid microcapsule sprayed was 75.48%,3% thiacloprid powder was 72.15%,the cost was 900 yuan/hm2,and the income ratio was 1:0.74 and 1:0.73 respectively;the dead tree cleaning was 50.31%,which was 2520 yuan/hm2,and the input income ratio was 1:0.87.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wder spraying have better effects,and the dead trees cleaning as a basic control method has a certain control effect.Key words:Pine wood Disease;Control technique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松材線虫病(Pine Wilt Disease)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Pine Wood Nematode)]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松树一旦感染上松材线虫病最快的40d即可枯死,从发病到全林毁灭只需3~5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1982年发生该病后的10年间,发生面积约达38000hm2,造成松树死亡1400000株以上,损失木材50000m3,用于病害的防治经费亦达645万元,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中国丰富的松林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福建省松材线虫病自2001年首次在厦门市发现以来扩散迅猛,已先后在8个设区市的32个县(市、区)发生[1],累计发生面积达1.25万hm2,砍伐松林1.33万hm2,清除枯死木100多万株,不仅给林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重点生态区位的生态功能亦受到严重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寄主树体因此,根据该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林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即消灭病原、切断传播以及保护寄主[2]在加强对林木检查检验检疫的基础上,对枯死树木进行砍伐和营林改造,树干注药防治,切断传播途径,松墨天牛用化学喷粉防治、生物防治、引诱剂诱捕等进行防治,以及保护寄主,选育抗病树种等方法来达到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近年来,有关松材线虫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3-5],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防治的方法和防治药剂的选择,成本的综合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等基于此,本文对常用的2种防治方法进行了林间防效试验,通过防治效果、成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3个方面的对比和计算,对梅列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林业病虫害防治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1 材料与方法1.1 药剂与器械 1%噻虫啉微胶囊剂(A),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噻虫啉粉剂(B),南京邦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WF-38背负式机动喷粉机,临沂药械厂生产1.2 试验区域概况1.2.1 试验区概况 梅列区是三明市政治、经济、信息、商贸和文化中心,地处福建省中部,三明市的西北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沙溪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0′~117°77′,北纬26°14′~26°45′,东南、西南均与三元区相接壤,东北与沙县毗邻,西北与明溪县交界全区东西宽31.7km,南北长21.3km,大致呈东西走向,土地总面积3.52万hm2沙溪横贯市区将全区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东南部绝大部分为低中山地带,西北部为丘陵、低山地带,最低海拔100m(洋口仔水面),最高海拔1537m(锣钹顶山峰),形成一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而水系从东南、西南向东北流向的双倾斜地貌。
沙溪沿岸的梅列盆地长达20km,最宽处达4km,此外还有砂蕉、碧溪、大源、洋溪等串珠状谷盆1.2.2 试验地概况 在前期林业病虫害普查的基础上,于陈大镇瑞云洞风景区附近选择3个试验地设为枯死树清理试验区(北纬26°35′,东经117°65′;北纬26°35′,东经117°61′;北纬26°34′,东经117°68′)试验林区为混交林,松树以马尾松为主,属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发病率为5%左右,马尾松密度为750株/hm2左右,树龄20~30a,平均树高10~15m,平均胸径10~20cm每个标准样地700m2,共3个,每2个样地间距离大于500m,另设3个相同条件的空白对照区药剂喷粉防治试验区选择在陈大镇碧溪村(北纬26°37′,东经117°57′)附近,发病率5%左右,共设置9個小区,每个小区1hm2左右,林地马尾松750株/hm2左右,树龄20~30a,平均树高10~15m,平均胸径10~20cm喷粉药剂A和B各防治3个小区,3个空白对照小区各小区进行GPS定位和样地编号1.3 试验方法1.3.1 枯死树清理 分别于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对3个样地内病死松树、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压木、风折木、枯死或已经萎蔫的侧枝以及各种人为乱砍滥伐的松树枝、树干等进行伐除,所伐除松木及直径超过1cm的枝条均作除害处理,伐桩高度不超过5cm。
伐桩全部去皮后,全面涂刷50%氧化乐果柴油=1∶1药剂,并加套0.8mm以上厚度的塑料农膜袋并在四周压土,用红油漆在树桩上编号标记1.3.2 药剂喷粉防治 使用背负式喷粉机,对防治作业区使用噻虫啉药剂与滑石粉1∶1.5稀释喷粉,噻虫啉药剂用药量为每个样地6kg喷粉过程中,喷粉需要细致均匀,使每株树上尽可能多的枝条和树冠附着有药剂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每年的5月10日和7月10日作业2次1.3.3 数据检查与统计 2016年11月1日和2017年11月1日对所有样地进行调查,记录松树死亡数,分别观察1年后和2年后各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数据统计方法: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地松树枯死率及各处理的防治效果松树枯死率(%)=样地松树枯死数/样地松树总数×100;防治效果(%)=(对照样地松树枯死率-处理样地枯死率)/对照样地松树枯死率×1002 结果和分析2.1 2种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连续2年的防治周期中,清理枯死树防治效果均可达50%,第二年反而有所下降;喷粉防治可达70%左右,第二年还有一定的提升因此,喷粉防治比枯死树清理最终防治效果更好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防治作业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枯死树清理被视为基础的必需防治手段,能从源头上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喷粉防治既可用背负式喷粉机在低矮地势下进行防治,又可以通过飞机飞防,对高山和不易到达的地区进行防治,同时药剂直接触杀天牛,在不被雨水影响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药剂对环境有一定影响2.2 2种防治技术的成本效益比较 本文假定树木每株每年价值量估值为40元,即每砍伐一株树每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40元,根据各防治方法样地内死亡松树量计算得每种防治方法的价值损失量,规定由对照样地的价值损失量减去方法处理样地的价值损失量即为防治方法的收益,即:收益=损失量(对照)-损失量i(处理i)再根据防治投入成本,计算投入收益比,各防治方法的收益和两年的成本如表2试验2年内枯死树3个清理样地内共计清理24株,以平均每株0.14t计,共3.36t,政府补贴单价为0.3元/kg,2年共计投入15120元/hm2,每年为2520元/hm2在实际防治作业过程中,包括药剂和人工费在内450元/hm2计,根据试验样地大小,共计6hm2,花费40500元/hm2,每年作业2次,共2年,共计162000元/hm2,每种药剂81000元/hm2。
在防治方法的收益投入比中,枯死树清理防治为1∶0.87,2种喷粉防治分别为1∶0.74和1∶0.733 结论与讨论2种防治方法从成本上或者防治效果上,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清理死树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效果不错,试验内2年连续的防治效果为57.72%,择伐的成本相对较低在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中,多数松树在当年内表现出松材线虫病症状,仍有一些潜在的发病疫木,当年侵染,并未表现出病害特征,于次年开始显现,目前尚无准确快速地能够检测出潜在疫木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在实施过程中,林地失去了林木,不是长久之计,从源头上清理,但却未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对于目前松材线虫病的不可治愈性,清理亦是无奈之举喷粉防治作业面积大,对环境生态有影响喷粉防治成本低,效果良好,直接针对传播媒介,粘着性强,残存期长[6],能够在当年喷粉后取得显著效果,同时可以克服因地形地势带来的不利因素,可作业面积大喷粉防治过程中,部分对药剂敏度的林间生物,会因粉剂附着而死亡;长期施用,药剂残存在叶表面,或受到雨水冲刷进入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影响土壤成分,经过长期沉淀,也会影响到地下水水质;药剂喷粉防治主要针对松墨天牛,对于已经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树体,药剂并不能到达树体内部,存在一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