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效陪读)用“共情”说服孩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3
  • 文档编号:291984042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0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共情”说服孩子如果孩子老师突然给你打,说你的孩子把同学打伤了,人家头上起了一个大包,你的孩子还拒绝道歉你要怎么跟孩子交流?怎么去说服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采取弥补的措施?这是我的一个学员讲的真实案例他儿子上三年级,放学前接到老师的这个,让她引导孩子给对方道个歉好,当她见到孩子的时候,要怎么说?怎么问?怎么去解决?有时明知自她问“你今天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共情首先就是带着关爱“儿子,老师给妈妈打,这个学员说当时她心里很恼火,那段时间她就发现孩子嘴很硬,己做错了,就是不肯承认,百般争辩当她看到儿子走过来的时候,啊?”可是话刚出口,儿子就一种我无所谓,很倔强的样子说这时她想起来课常上我们讲到的“如何跟孩子共情妈妈想你那样做一定有你的理由,对和好奇去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所以,她让自己静下心来,说说你把亮亮打伤了我知道你们俩平时关系特别好,吗?”这句“我想你那样做一定有你的理由”是我们亲子共情中最常用的一句话唉,她儿子一听到这句话,刚才那种倔强的神情一下就放松下来,说出了事情经过“今天上课的时候,我没有听清老师问的问题,所以我站起来答错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就觉得很丢人,很郁闷,下课晃晃非拉我出去打水,我不肯去,他就说我'干嘛跟个大姑娘似的?’气的我就推了他一下,没想到他就摔倒了,磕在桌角上听到这儿妈妈就理解了,儿子为什么去推朋友?是他自己觉得课堂上出了丑,正郁闷,朋友本想安慰他,可是方法不太好,一句“干嘛跟大姑娘似的”让他火上浇油,彻底恼羞成怒了。

      所以,这时妈妈就能理解孩子当时的感情,感受他的情绪,之后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他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就是共情,共情就是观察、觉察和理解那这时家长理解了这个孩子之后要怎么讲?能不能只是说“他那样说确实太气人了,你一定觉得很受伤害”?孩子是被认同了,可是也被放纵了,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一面如果共情只做到这儿,孩子发现我打他原来确实有我的理由,合情合理,那肯定不行因为共情做到这儿才只做了一半后一半是什么?共情完了我们就得开始讲原则,得让孩子找到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妈妈一定要看到孩子情绪的另一方面,就是他推完朋友后,除了恼怒后还有很重要的内疚的情绪,要去问孩子说“哦,所以你推了他可是你没想到他刚好被撞,还撞了个大包哈三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所有的负面的情绪里,愤怒、郁闷,他们表达起来更容易一点,但是害羞和内疚的情绪,他们就会比较难以去看到这时当他把前面的愤怒表达完之后,要引导他勇敢地去看清自己内在的情绪,去看到、去承认其实朋友是为了关心他,可是却被他推受了伤这时他再看向朋友才会想到,其实朋友的内心也蛮委屈的这样,他才会去主动地找朋友道歉这个事情交流到这,才算是差不多了。

      孩子通过这个事,收获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体会到,当时自己的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在表面的情绪之下,还有着哪些他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情绪,他觉察到、理解到这个情绪复杂性很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做好共情,共情不是一句简单地“我理解你”,而且要真正地去“看到他”,这个“看到”要看到他情绪的复杂性、多元性,看到孩子内心的矛盾另一个部分是共情不能只是让孩子被共情了,被理解了,还要让孩子看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去理解对方行为的原因和需求,对别人的理解能力是孩子需要积累的重要社会能力有一些父母共情只做了前一半,就会很麻烦有一次我就在公园看到一个妈妈带孩子玩,孩子闹着想要玩旁边大哥哥手里的溜溜球,哇哇地大哭妈妈问“你想要玩大哥哥的球球,玩不到你很难过,是吗?”孩子哭得更急了,表示认同然后妈妈转过身对大男孩说“小妹妹哭得很伤心,你能把玩具给她玩玩吗?”,那个男孩有些不情愿地把玩具递给了她你看到这儿,什么感觉,妈妈这是共情吗?这不是共情,这是放纵孩子这里面要想真正的共情,不要只看到孩子得不到玩具的伤心,更要看到三四岁的孩子,想借玩具却借不到时的无助和挫折,要问她“你想借大哥哥的玩具玩,但玩不到,这让你很难过,是吗?”,孩子被认同到会哭,等待她哭一会儿后,要再问“虽然暂时没有办法借到,但你真的很想玩到是吗?”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内在的渴望;然后引导孩子去看看对方是什么状态,这时问她“那你看看大哥哥现在在怎么玩呀,他玩得很好,很投入是吧?”要让她认识到:玩具是对方的,人家也正玩在义头上,人家可以借给你也可以不借给你,如果想要借就得想办法。

      在这个想办法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变得乐观起来,这时即使想尽了办法仍然借不到玩具,孩子也会比较容易接受这样通过共情,孩子不但在情绪上被认同了,更被激发了内心想要去解决问题的愿望,形成新的能力所以共情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先去觉察和理解孩子,用语言表达清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认同情绪被认同后,被看到后,才会慢慢平复下来,开始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共情完了,真正的教育才刚开始,这时要让孩子诚实的面对整个事情,去看到情绪的多面性、复杂性,看到孩子情绪中的正面的力虽,想要改变的力虽,然后引导孩子去采取更好的行为,这个才是真的共情,共情会让孩子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不断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