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8页2021年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Ca:40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生石灰作干燥剂 B. 铜丝作导线C. 活性炭除异味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2.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开封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金杞大蒜 B. 兰考葡萄 C. 杜良大米 D. 洧川豆腐【答案】D3.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的是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答案】B4.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 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答案】C5.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 KNO3 B. Ca3(PO4)2 C. CO(NH2)2 D. (NH4)2 SO4【答案】A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C. 测溶液的pH D. 加热液体【答案】B7. 下列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春天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运动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C.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一一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答案】C8.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配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乙需要的水多C. t2°C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D. t3°C时,将90g甲的饱和溶液与110g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答案】D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错误的是A.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Si、Hg、C60 B. 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 纯净物:液氮、冰水共存物、甲烷 D.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铁、碘【答案】A10. 归纳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离子是带电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答案】C11.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g 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C. 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漏斗等【答案】C12.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A. 鉴别腈纶线和羊毛线:取样品灼烧,闻气味B.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加石蕊溶液C. 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D.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答案】D13.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高温煅烧石灰石B.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 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14. 将一定量的黄铜(铜锌合金)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56.3g溶液,则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9.8% B. 19.6% C. 20% D. 24.5%【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0.94%的是________;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 稀有气体 (2). CaCl216. “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在月面取样并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的运载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运载火箭上还用到了钪(Sc)铁合金,下图是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答案】 (1). (2). 44.96 (3). 四17. 垃圾分类回收是开封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垃圾桶的组成材料如图所示,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铁制外筒表面刷漆可以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 (1). 塑料顶盖 (2). 覆盖保护层,起到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的作用 (3). 18.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的氧化物为_________,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___;HC1O是一种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NaOH反应生成NaC1O,将氯气通人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或H2O) (2). 氯(或Cl) (3). 19. 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则反应前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答案】 (1). (2). 23:4020.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的俗称为烧碱则A转化为C的现象为_________;D和E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 (1).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2). 复分解 (3).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 用氢氧化钠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把氢氧化钠换为熟石灰进行该实验则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的pH可能处于_______(填“a”“b”或“c”)点。
答案】 (1). (2). a22. 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并检验气体生成物的实验1)写出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B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答案】 (1). (2). 检验CO2并收集CO23. 向盛有A1(NO3)3、Cu(NO3)2、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请分析滤渣的成分3)猜想:滤液中的溶质为A1(NO3)3、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答案】 (1). (2).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可能含Zn (3). 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当滤液中有AgNO3时,则也一定有Cu(NO3)224. 某同学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1)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什么不能将操作③和操作④的顺序颠倒?________(3)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答案】 (1). (或↓) (2). 若操作③和操作④的顺序颠倒,则会使最后制得的氯化钠中还混有CaCl2、MgCl2和BaCl2杂质 (3). 提纯过程中的多个反应有氯化钠生成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 超氧化钠(NaO2)是一种固体供氧剂,可应用于家庭急救超氧化钠在常温下分别能与CO2、H2O、HCl发生反应,均可生成O2为了验证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O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已知: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1)超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a、NaCl b、NaOH c、Na2CO3 d 、NaHCO3(2)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B装置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超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_____;请将C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4)F是利用W管进行微型实验的装置。
实验过程中微热a、b处,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_______(5)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他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该同学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的结论请简述该同学的验证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原因6)若要用超氧化钠与水反应来制取72g氧气,请计算理论上需要超氧化钠的质量答案】 (1). c (2). (3). (4). E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6).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 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的结论 (8). 165g设理论上需要超氧化钠质量为x答:需要超氧化钠的质量为16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