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异化的女性 苍凉的人生—论曹七巧的悲剧命运.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0375001
  • 上传时间:2018-08-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3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异化的女性异化的女性 苍凉的人生苍凉的人生——论曹七巧的悲剧论曹七巧的悲剧 命运命运无疑,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①究其原因许是作者给读者成功地塑了一个悲剧形象——曹七巧,向读者生动展示其人性扭曲异化的过程①在这部严肃沉重的作品里,张爱玲有意识地在“一个动听的故事”中,“旁敲侧击地分析人生许多重大问题”②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与罪恶,浓缩了中国传统旧家庭的生活样式,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彻底的人物”曹七巧:一个曾有青春温情回忆的曹大姑娘最彻底地承受了旧时代妇女的不幸;一个做了官宦世家残疾公子的“正头奶奶”最彻底的集中了旧时代妇女的心理重负;一个阴骛毒辣凶狠残酷的母亲也最彻底地将一切不幸与重负报复他人通过人物的毁灭,作者向我们传达了对封建文化尤其是贵族文化的理性批判和对人生世态的苍凉之慨 1.七巧的命运历程—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用张爱玲给自己小说集的这一题词看曹七巧,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七巧原是一个麻油店老板的女儿,节俭,自食其力,享受着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但她却因一段传奇性的故事,一场金钱婚姻,做了官宦世家的正头奶奶,从寻常百姓家的阳光里一级一级走进没有阳光的所在,并最终葬死在衰微没落的贵族家庭里。

      形容枯槁的曹七巧流着泪躺在床上,回忆少女时代和肉店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打情骂俏“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夏蓝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③的确,如果可以选择,七巧的生活也许不失小户人家的平凡的欢乐但在那个新旧文明杂糅交错的畸形社会里,她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代行父权的兄长把她嫁给了残废的贵公子五年以后还说“凭良心说,我就用你两个钱也是该的当初我要贪图财礼,向姜家多要几百两银子,把你卖给他们做姨太太,也就卖了④七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哥哥“良心”的实质:“奶奶不胜似姨奶奶吗?长线放远鹞,指望大着呢!”⑤她在娘家时的命运掌握在父兄的手中,这为七巧在那新旧杂揉的社会里,扮演在金钱与情欲两支魔爪支配下,此起彼伏,无所依托的孤独者的角色铺了基路 七巧以一个麻油店老板女儿的小市民身份闯入官宦世家,在讲究门当户对的社会里,注定了曹七巧终身的悲剧在这个家庭里,七巧被划在圈外:贵族家庭里的奶奶小姐们以“清闲贞静,守节整齐,择词而说,不道恶语”等妇德标榜其价值,而麻油店家庭中长大的七巧任性要强,性格暴躁,举止粗俗,出言不驯,不想用贤惠明理的面具遮饰自己奔腾跳跃的生命之水;在生活原则上,外在环境要求她“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封闭圈中完成“夫虽贱为贵”的从一而终道路。

      而七巧偏有强烈固执的“私念”,甚至想在某种程度上基本维持本我,自主命运,溢出篱笆墙,外在实处的家庭情况和七巧本有的内在心态剧烈地错位 七巧在姜家的地位低下,从上到下一律鄙视她的出身,连丫环都看不起她老太太让她做了正头奶奶无非是“好叫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七巧自己也无法摆脱出身低下的自卑,要强的有着虚荣心的七巧决心做名副其实的贵妇,她也曾压抑调整着自己的本性去迎合环境,对姜家的人奉承讨好:她和新来的三奶奶亲热,和云泽小姐套近乎,讨了没趣还陪笑脸,使尽浑身解数,笑、哭、讨好、撒泼却始终只有名分上的认可,仍受姜家上下大小的轻鄙厌憎她曾想争得一般妇人凡俗快乐的念头,也被极普通的“照顾二爷”一句话轻轻浇灭在这样努力的巴结、恼怒的发泄途中,七巧原有的贴近人性的正面性格逐渐消退卑微的身份与所处位置的矛盾,导致其优势不能尽情发挥,虽尽力地走进姜家人的思想圈子,却连节失败从而产生一种报复的心理 “分家”的时候,尽管七巧撒泼哭闹,使尽手段,而结果“孤儿寡母还是被欺负了”因为执掌分家大权的是叔公九老太爷,族权是不容违抗的父权、门第、族权压得七巧透不过气来,不公平的遭遇加速了七巧的异化原本的“出头之日”却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加重了七巧在金钱上的恐慌感,使之更认为金钱是生存之根本,为以后七巧疯狂地“捍卫”金钱这根稻草做了相应的铺垫,接踵而来的即是七巧人性的异化。

      在封建思想的重重包围下,七巧渐渐被贵族家庭的腐化思想、生活态度所熏染,她彻底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七巧倔强地把持着本我,压抑着郁积的苦痛和本能的情欲,支撑着姜家独打天下这种内外冲突更加剧了七巧对自身的破坏力,并一步一步走向人性的变态扭曲 没落的姜家失去了“政权”的控制力,显赫的门第也已是虚空的架子,但“百死之虫,死而不僵”主要靠的是金钱曹七巧从自身经历与环境中深深体会到金钱的至关重要,出身低下的自卑与“正头奶奶”的虚名又从两个方面刺激了她的金钱欲钱到自己手中“是她姜家之后一切幻想的集中点”⑥只有有了钱,才有在姜家的地位,甚至才有安全感封建制度已经崩溃,在姜家财产是唯一的争夺点从七巧进入姜家那天,对七巧娘家以及七巧来说,就是为了钱,金钱是七巧忍受种种不幸与磨难的支柱,在这种环境下,金钱欲变成一种吞食别人,吞食自己的可怕力量当金钱与情欲发生冲突时,为了保住钱,七巧必须舍弃朝思慕想的季泽,牺牲她所谓的“爱情”,用一生换来了一笔“死钱”,完完全全地占有他们,容不得别人窥视当金钱与情欲的冲突再次降临时,七巧敏感机警地以“自食”的方式扑灭自己的情焰,揭穿了季泽的骗局,自己也彻底绝望季泽在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条件下开始窥视七巧内心,但七巧一方面“便疑惑他是过来借钱的,加意防备着”,另一方面则是“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很显然,这是七巧在金线与情欲的关系上的较量,此时其矛盾心理已昭然。

      但七巧认为她的钱是“卖掉她一生换来的几个钱”时,金钱开始占上风了,虽然七巧还有对季泽的喜爱姜季泽的“献媚”则促成了七巧真性情的幻灭,在七巧的眼里季泽的离开,像是夕阳下沉的余辉,美丽却昏黄,她真正彻底地依附金钱了大起大落,暴热暴寒,使曹七巧的心理进一步变态:“男人------碰都碰不得!谁不想你的钱?”⑦ 七巧整个的人生被畸形的社会环境吞食了七巧真性情的幻灭,导致她对所有事物的惧怕与仇恨,从“幻灭”中只知道恪守金钱,便守住了自我从此以后,她压抑着情欲,用变态的方式对一切人施以报复,疯狂地报复男人,报复子女,报复世道,报复自己的身世七巧彻底地走进了没有光的所在,谁也无法将她挽救 “一个女人往往比一个男人坏得更彻底”,“一个女人的恶毒就恶得无孔不入”⑧是的,七巧的异化带有鬼化的“吃人”性质:她在变态心理、仇视与嫉妒心理、寡居“护犊”心理的支配下“虎毒食子”让子女随之吸食鸦片;长白的婚姻,对她有煽情作用,她变态地扣住新婚不久的儿子,与其整夜厮守逗乐,赏玩小夫妻之间的隐私;三番四次地羞辱儿媳:“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但愿咱们白哥儿这条命别葬送在她手里”,⑨儿媳的生命最终葬在这个“婆婆不像婆婆”的疯狂世界里;女儿长安好不容易才有了嫁出去的希望,对女儿因交男友而红润的笑脸加以尖酸刻薄的挖苦嘲骂,并用一阴森的谎言——女儿是一个戒不掉瘾的烟鬼,连唬带骗断送了女儿的婚事。

      曹七巧一手造成了生命的恶性循环和无价值的轮回长安对自己命运的“苍凉手势”似乎是对七巧人生道路的进一步补充阐释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⑩ 小说后半部分中七巧的丑史和罪状让人痛斥和厌恶,但她的命运让人悲悯叹息七巧如同陷入沼泽地里,不能左右环境,也无法把握自己,只能在没落的旋涡里往下沉张爱玲对笔下女性的命运也做过相似的象征性的诠释:“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⑾“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⑿七巧真性情的幻灭,导致其金钱欲极端膨胀,达到了人性异化的程度,七巧便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了 2. 谁制造了曹七巧的悲剧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恨死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⒀七巧又何尝不恨周围的人?回溯七巧的曲折人生:自己被戴上沉重的枷锁,又残忍地套在别人身上她是不幸被奴役者,又是狠毒的“施虐者”。

      曹七巧为什么亲手制造子女的悲剧?谁制造了曹七巧的悲剧呢? 作品的主人公处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封建社会制度虽已崩溃,但封建思想文化,道德和礼教仍根深蒂固,新旧文明杂糅交错的畸形社会,女人对于男人的依赖和自我无依的心态使其在男权社会中倍受压抑而不自知曹七巧正是在矛盾与挣扎中一步步走完封建文化和男权主义为她铺就的既定道路的,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抗争的失败 张爱玲在《谈女人》一文中指出:“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服在男人的拳头下,几千年来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的妾妇之道⒁在传统男权主义下女性被摧残奴化女性因为没有独立成为“人”的价值,为了起码的生存,很容易被“金锁”锁住,从而导致女性自我的严重异化父母之命的婚姻、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恃强凌弱的族权财产分配,从一而终的封建家庭文化,这些让带有野性和自然人性的七巧在贵族家庭中无所适从,心理严重失衡,迫使七巧由近人性扭曲为远人性七巧之中异变为封建文化的帮凶,扼杀青年一代的幸福,肆无忌惮地葬送女儿的生命这充分显示了封建思想文化对生命强烈的摧残性不仅七巧由人变鬼的过程和异变证明了中国传统大家庭及其代表的伦理思想的吃人本质恪守封建妇道的大奶奶三奶奶也潜隐地显示了这样的意义:面对爱情缺席的婚姻,无情的、荒唐的丈夫而丧失常人的快乐,自己变成了“屏风死鸟”。

      玻璃匣子里的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并照当时整个社会,像这样的女性又是何其众也这样,作者在当时中国社会大背景上,划上了苍凉的一笔 金钱对女性的异化是七巧悲剧命运的又一重要原因张爱玲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也流露出这种观点《金锁记》这个题名本身就象征着金钱的枷锁束缚了女主人公,它隐括了主人公独特的遭际和命运,“金锁”象征着金钱对人的钳制 金钱对女性的异化,最常见于“金钱婚姻”这使女性彻底物化、俗化和非人化,使他们异变为商品正是由于金钱的魔力,使姜公馆的残废二爷化丑为美,让青春健康的七巧与姜家的地位金钱达成了协议,并使七巧戴上了强硬的婚姻之枷,再锁上永久的“金锁”在《金锁记》中请安、分家、赶季泽、恋子、妒女几个大场景中都有七巧对金钱关切的描写七巧敏感执着霸占焦虑于钱,原因有几个: ⑴从小过的贫穷生活及承传的商人意识使七巧对金钱无师自通;这种金钱观,读者是可以谅解的,它自然而又朴素,没有半点遮盖 ⑵按照曹大年的意志,七巧嫁到姜家贵族家庭,这样的生活环境向她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是金钱关系,亲情关系以钱为桥梁,两性相悦也是谋钱的诱饵,这时七巧那种自然而朴素的金钱观,其实已经被偷偷换了位,金钱欲的无限膨胀,“人”的地位让位于钱的力量。

      七巧得出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人的地位让位于钱的力量 ⑶七巧曾幻想通过婚姻以青春换取地位和金钱,却始终被疏远在贵族家庭外围,因此追求聚焦到钱上,捏紧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 ⑷更重要的是钱是活下来的唯一保障,“我是个没脚蟹”,“我们孤儿寡母,就指望这两个死钱过活”,她无法倚仗男人为官取俸,对钱的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当她那姣好而火热的青春被金钱的魔杖击成碎片,天真、温情与梦想也荡然无存时,她变得像葛朗台一样悭吝阴毒由原先被金钱异化的不幸者蜕变为害人也害己的残忍者,由被“锁”者变成了“锁”人者,心理变态到极端将钱与生命等同,让人感到悲哀这亦是作者苍凉之笔,金钱婚姻膨胀了七巧的物欲,窒息了她的人性以上任何一方面就足以摧毁一个人,然而曹七巧始终生活在金钱与论述不足的夹缝中情欲与金钱的双重挤压,使异化的七巧更加阴森七巧因黄金欲由商贩之家高攀簪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