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2022年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集锦3046.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4471004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42.8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集锦 单选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答案:B 解析: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 A 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 B 正确;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有些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温度降低后还是不饱和溶液,故 C 错误; D、实验室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室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贮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2、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 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的 pH 等于 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mL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 15mL 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 A.由曲线的起点 pH 小于 7 可知,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选项 A 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物氯化钠呈中性,溶液的 pH 等于 7,选项 B 正确;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5mL 时,此时 pH 小于 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HCl,选项 C 不正确; D.滴入溶液体积为 15mL 时,溶液显碱性,故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选项 D 正确故选 C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3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过滤 答案:D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D 4、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4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答案:A 解析: 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点睛: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 5、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 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变红,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它们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 5 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故 A 正确;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故 B 正确;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 C 正确; D、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 D 不正确。

      故选 D 小提示: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6、向液体 X 中加入固体 Y,观察到 U 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上升下列液体 X 和固体 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X 是水,Y 是氧化钙 B.X 是水,Y 是氢氧化钠 C.X 是水,Y 是硝酸铵 D.X 是水,Y 是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A、水与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 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广口瓶内温度升高, 瓶内气体气压增大,U 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 6 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广口瓶内温度降低, 瓶内气体气压减小,U 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升高,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广口瓶内温度几乎不变, 瓶内气体气压几乎不变,U 形管内红墨水左侧液面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 C 7、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答案:D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据此解答。

      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C、生成物不一定是盐和水,也可以是盐和碱等,错误;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正确故选 D 小提示: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可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其表达式为 AB+CD=AD+CB 8、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硫酸溶液中 H+和 SO42-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 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 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7 答案:C 解析: A.硫酸溶液中存在硫酸(H2SO4)和水(H2O), 硫酸解离出 H+的数目是 SO42-数目的 2 倍,水分子几乎不解离,因此溶液中 H+的数目大于 SO42-,选项错误; B.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不能与 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 C.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用于制备 CuSO4等硫酸盐,选项正确; D.硫酸废水用 CaCl2处理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化氢,废水中仍然有酸性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选项错误; 故选:C。

      多选题 9、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C 解析: A、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含有氢氧根离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8 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C 小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刚石和石墨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某不纯的 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 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取 13.8g 样品,向其中加入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室温下不饱和溶液 109.4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 CO2的质量是 4.4gB.样品中可能含有 NaCl C.样品中一定含有 Na2CO3和 NaClD.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 答案:AC 解析: A、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逸出,总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13.8g+100g-109.4g=4.4g,正确; B、 K2CO313813.8g+ 2HCl=2NaCl + H2O+ CO2↑444.4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13.8g 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4g;已知,不纯的 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 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氯化钠和稀盐酸不生成气体,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Na2CO310613.8g+ 2HCl=2NaCl+ H2O + CO2↑445.73g 由于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氯化钠生成气体质量为 0,碳酸钠生成气体质量为 5.73g>4.4g,则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和 NaCl,错误; C、由选项 B 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 Na2CO3和 NaCl,正确; D. 无论是盐酸和碳酸钾还是碳酸钠反应,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都是相同的 2HCl737.3g∼CO2↑444.4g 9 由质量关系可知,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g100g× 100%=7.3%,错误。

      故选 A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喝冰可乐后容易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 B.浓盐酸有吸水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 C.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D.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AB 解析: A、夏天喝冰可乐后容易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错误; B、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错误; C、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仍可以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很慢,正确; D、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 故选 AB 12、向盛有4.9ᵅ20%的硫酸中,慢慢滴加10ᵅ20%的ᵃᵄ(ᵄᵃ)2溶液,能正确表示其变化图象是 A.B.C.D. 答案:BC 解析: 10 A、向盛有 4.9g20%的硫酸中,慢慢滴加 10g20%的 Ba(OH)2溶液反应时溶质会不断减小,故图象应该呈下降趋势,故 A 不正确;B、先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故设 4.9g20%的硫酸需氢氧化钡的质量是 x, x=1.71g,而提供的氢氧化钡是 10g×20%=2g,因此氢氧化钡过量,故随反应不断进行溶质的量在不断减小至恰好反应时溶质为零,再滴加氢氧化钡溶质量又会上升直至氢氧化钡全部滴加完毕图象形成直线,故 B 选项正确;C、向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显碱性,开始前 pH 小于于 7,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pH 值应不断变大,图象呈上升趋势,恰好反应 pH=7,然后会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碱性逐渐增强,pH大于 7 直至滴加完成,故 C 正确;D、该选项属溶液 pH 值的变化内容,酸的溶液 pH 小于 7,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酸不断消耗 pH 值应不断变大,图象应呈上升降趋势,恰好反应 pH=7,然后会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碱性逐渐增强,pH 大于 7 直至滴加完成,故 D 不正确。

      故选 B 1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量 O2的体积B.干燥 NH3气体 C.探究白磷燃烧条件D.验证 H2燃烧产物 答案:BC 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测量 O2的体积,气体从短导管通入,长导管是出水管,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11 B、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不能说明白磷燃烧是与氧气、还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造成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干燥的烧杯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所以可以验证 H2燃烧产物,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 B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