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整体解决方案课件.pptx
99页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1.1.互联网互联网+、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2025、工业工业4.04.02.2.智能工厂的目标和需求理解智能工厂的目标和需求理解3.3.智能制造整体规划与收益智能制造整体规划与收益目 录Contents4.4.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5.5.系统维护和扩展系统维护和扩展Part 1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业4.0p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p“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增效升级1“互联网+”提出中国制造业现状p从中国制造业形势看,2013年工业占GDP的37%,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装备制造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占全球比重的41%;机床占全球比重38%。
在500余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p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u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再工业化”运动u东盟国家、印度和拉美国家则拥有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u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旨在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制造业新的制高点的“再工业化”战略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成本上升从事制造业意愿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中国的“世界工厂”面临双重挑战6p“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p“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452045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352035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2025世界强国强国领先地位强国中位制造业强国强国之列制造业大国总体规划:三十年,三步走7强国战略规划:远超制造本身 效益国家效益:国家效益:20年3万亿美元GDP增量。
企业效益:企业效益:效率20%,成本20%,节能减排10%4十大重点领域五大工程核心关键一条主线2015年中国制造2025+“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发展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已通过近期印发已通过近期印发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8 效益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3、工业强基工程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比较落后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核高基”、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已经在做还要推进一些新的专项来启动,来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2、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带动各个产业提高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4、绿色发展工程破解环境和资源制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提到节能减排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中心任务。
因为工业占我国整体能源消耗的73%1、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要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现有研究院所、大学和企业基础上,以产业联盟形式来承担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然后市场化的组建,阶段性地形成成果1910中国制造2025重点p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p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p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p在在2013年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德国政府正式推出l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l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预计投资2亿欧元l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l实施工业4.0的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而启动工业4.0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工业自动化,主要在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领域p内涵: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在商业内涵: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l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l该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而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会诞生12工业4.013工业4.0三大主题u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u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u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12314德国工业4.0 VS 中国制造2025p相同点:相同点: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p不同点不同点德国:直接实施工业4.0中国: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
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仅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1+X”规划体系里的个体规划,比如说智能制造规划、两化融合规划相当既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产业技术比较好在两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动“互联网+”各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制造2025始终贯穿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革命制定的一个规划需要顾及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Part 2智能工厂的目标和需求理解中国制造2025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工程-XX智能制造试点,树立行业标杆工工业互互联网网(智能智能监测、远程程诊断、全断、全产业链追溯追溯)、工、工业云云计算服算服务、工、工业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制造、与制造、产供供销一体、一体、业务与与财务衔接等关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和智能集成和智能监控控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过程程智能制造装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生及智能生产线协同研发管理工艺仿真优化人机智能交互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物流管理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智能核心装置信息实时监测自适应控制数字化控制互互联网基网基础设施、施、宽带接入能力、通信系接入能力、通信系统协议、网、网络安全保障安全保障20202025运营成本产品生命周期不良品率30%50%运营成本产品生命周期不良品率建建 立立 集集 成成 智智 能能 的的 数数 字字 化化 企企 业 平平 台台要素要素驱动=创新新驱动粗放制造粗放制造=精益制造精益制造成本成本竞争争=质量效益量效益项目背景-XX工业4.0智能工厂XX是工是工业4.0的的实践者、推践者、推动者、提供者者、提供者结合工信部目标将XX打造“中国制造2025”彩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引领彩电制造行业变革,平板整机部响应公司战略部署,规划在海外车间结合自动化物料仓储建造一条柔性总装线体,实现智能混线生产Part 3智能制造整体规划与收益Part 4智能制造整体建设方案排产及工单管理物料仓储管理在制品及生产过程管理工装夹具自动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制造绩效管理PLM-MES-TIA 集成的混线柔性制造方案人工人工+自动化+MES人工+自动化+MES+PLM自动化的提升,带来效率和速度。
实现产品大批量生产一个星期PLM的数字化制造可实现大规模刻制化生产实时MES为生产线带来多品种小批量灵活性几个小时大大规模制造到大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模定制的实现原材料需求计划用户物料采购单物料供应计划SRM订单、物料财务、人员ERP成熟产品订单研发与工艺工艺仿真PLM新产品订单生产排产APS工艺标准供应商门户成品库成品库产品订单生产工单(绑定配方和工艺标准)制造车间MES生产实绩反馈Siemens PLM SoftwareWMSWMS物料需求供应商物料供应商外协供应商拉动供料看板物料库原物料库来料检验区IQC半制品库装配成品检验装配看板装配生产零部件投料看板热处理生产原料投料看板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过程监控物料配送生产计划管理计划执行与调度作业标准管理物料条码化看板关键物料追溯仓库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成品配送能源管理外协配WMS机加工生产计划物料领料WMSXX混线柔性制造方案XX推荐适用于电子设备制造商的行业套件丰富的、行业专用的开箱即用功能、可靠且高性能,可以配合您的工作方式的简单配置,以及易于集成,这些都是 Electronics Suite制造执行和质量系统得以在电子行业广泛采用的原因所在。
XXMES业务逻辑总览及系统架构设计(总装线)工艺员(PLM)工艺BOM1物料需求计划生产管理者(管理中心)开工条件判断(技术文件/材料/工装等)完工报工13物料配送(中转仓至工序)生产任务(车间仓)物料配送作业工序配料质控作业抽样判定统计过程分析检测数据10半成品管理KPI分析设备联网过程追溯质量数据采集(自检/跟检/终检)装配作业+包装作业9工艺员(PLM)工艺文件(工艺路径定义)2计划员(MES-APS)排产调度工序物料齐套4工艺BOM部件装配(装配防错)5生产订单(ERP)(备料计划、齐套检查)7生产报工1113操作车间(工序操作界面)工艺文件12领料单工序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仓料帐生产订单生产过程监控836工艺BOM不合格管理(MES-CQ(数据包)MES 基础数据管理MES 中基础数据管理要素的构成中基础数据管理要素的构成o各类基础数据有机关联o权限设置o有效状态及版本管理基础数据的业务分类及其管理权限的分配基础数据的业务分类及其管理权限的分配o角色及其访问菜单设计o关键数据编辑权限的锁定(精细的颗粒度)上游系统上游系统(PLM/ERP/SSO)基础数据集成接口基础数据集成接口o工艺文件/清单、工装夹具主数据、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NC指引ID、BOM、物料、产品信息、用户、技能数据等基础数据需通过申请基础数据需通过申请 审批审批 部署部署等步骤进行管理等步骤进行管理o基础数据管理标准操作指导书o权限管控(访问、编辑)o系统防错o变更履历基础数据的集成基础数据的集成o梳理并建立基础数据编码、发布、集成蓝图o确保上游系统基础数据的标准化通过上游系统基础数据的传递来实现MES系统基础数据的标准化o部分生产过程基础信息在MES系统中注册管理关键实施手段关键实施手段实施思路实施思路制造绩效管理质量检验与不良处理流程设备管理工装夹具自动化控制在制品及生产过程管理物料管理排产及工单管理基础数据管理设计制造物流E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