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龙点睛(学生用)(共15页).docx
1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画龙点睛——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编者:王珍 审稿:江艳芳学习目标: 1、学习记叙文写作抒情议论的基本方法 2、通过片段作文训练理解抒情议论的方法,并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3、根据学习的方法进行写作实践一、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自愿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教师讲解:二、记叙文中的抒情 杨朔在《写作的自由》中说:我们读完一部作品,常说这部作品打动了我,或者说这部作品一点不动人正所谓打动不打动,就是活看作品的感情是不是触动了我的心我觉得在正当的思想基础上,这种最直接的感觉常常能够衡量一部作品一)那么什么样的感情能打动人呢?1)传达出人类共同的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之常情,更会激起别人共鸣,让人感动。
2)那种包含较强冲突的情感最动人3)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的情感最动人例文】 《渴望生病的的女孩》这是我从一位朋友那儿听来的故事,也许那是杜撰的,也许太夸张了,可我相信了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为此而感动 一个女孩生活在一个残破的家庭中父母早年离异,她跟了父亲父亲续弦,她便跟着父亲和继母开始了新的生活继母并不是那种刻薄的女人,也没有恶待她,只是冷漠--一种彻彻底底的冷漠用女孩的话来说:我倒真希望她能骂骂我,哪怕凶一点也可以继母带来的年幼的儿子自然承受母亲加倍的呵护,而且得到了父亲全部的爱心和欢声笑语从此,女孩变得沉默寡言内向而收敛的个性又使她的交友范围日益缩小,莫名的自卑和抑郁纠缠着她 一个孤独的女孩就这样在冷漠的环境中挣扎着这一切仿佛像浓重的雾将她裹住,任她如何逃遁也无法摆脱 意外的一次生病,却让她渴望了很久的温暖又回到了她身边那次她病了,父亲为此感到心疼,请了假在家陪伴她;继母也一改往日的冷漠,特地为她买药、做菜;顽皮的弟弟也变得乖巧了许多女孩在这样的一次病中,体味到了她终日渴望的关注,她成了焦点,中心和主轴 后来,她学会了这样一种伎俩:不断给自己增加生病的机会。
严重的和不严重的,只要不是致命的病,她都愿意! 这是一个女孩的渴求!一个孤独无援的女孩,只能采取这种自虐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被爱一个祈求终日与病榻相依的人,在她的心底却荡漾着一种明澈的情思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女孩将这一切推向了极致有一次,她本想折断自己的腿,可以在床上躺几个月享受几个月被爱的温暖;可这一次,她没有掌握好伤害的尺度,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左腿她的一辈子与轮椅相伴了 她坐在轮椅上,也许这一次她将被人时刻关注,再也没有冷漠来袭击她了 她是不是在想:只要为了被爱,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一条腿又算什么呢? 她是不是会安静地坐在轮椅上,脸上还挂着微笑呢?【点评】(二)如何抒情?1、记叙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含感情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把自己内心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2、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到达高潮,间接抒情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这就叫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使我茁壮成长母亲是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浓浓的关爱和深深的期待她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默默操劳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 是田间,她永远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也不劳累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生命守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朴实的期待,奏响了自己人生的歌《守候》)(2)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渗透出强烈的感情,或借人、事、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物、寓情于理四种方式1) 寓情于事 这是在叙事中传达情感的写法,他寓情于事,叙事中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是饱含情感的叙述,这种写法多用于叙事类作品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回忆了父亲与自己的一段分别情形,尤其是父亲爬月台买桔子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叙述的这件小事,看来很平常,叙事中似乎不露声色,却倾注了深情,催人泪下,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再如《总想为你唱支歌》中:远方有我的希望,硕果的芳香足以让我神往,我努力学习,想让自己永远不会辜负您的希望,而这过程中,您„„您做出的努力甚至比我还多依然清楚记得冬夜里的那个身影,站在校门外,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女儿,脸上的表情总由焦急变为开心;依然记得那些天,还微亮就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精心地为我准备早餐,并督促我一定要吃完再上学,依然记得„„对于您,我记得的太多我想把这些写成一首歌,歌词里包括您付出的种种辛劳点评】温馨提示:即事抒情不能停留于客观的交待和陈述,而应在叙事中处处显露写作者的情感,文中人物或作者虽没站出来直接抒情,情却隐含在叙事的过程中 2)寓情于景1、定义: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2、例文举荐 例如,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点评】 作者通过对春花细致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表露出对春花真挚的爱,寄托了美好的情怀,令人神往陶醉。
又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结尾: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母亲)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艰难的一生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活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是意境的重要内容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意境很美,达到了情景浑然一体的地步 寓情于景的写法,关键在于对所描写的对象要有深刻、独特的感受,情与景要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情景相生,产生独有的魅力练习与指导】比较下面的文字,并说说它们的优劣:【甲】春天到了,山上的小草发出了绿芽,河水已经解冻,哗哗地流着,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都“醉”了,啊!家乡,你是多么可爱呀!【乙】春天到了,山坡上的小草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河水欢快地流着,一只只燕子从河面掠过,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它们轻盈灵活的身影朋友,假如你漫步在这山前,你一定会流连忘返;假如你喝上一捧这清凉的河水,你一定会感到无比的甘甜。
点评】3)寓情于物A、定义 这种写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B、例文举荐 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予谓菊,花之隐远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点评】 4)寓情于理 A、下定义这种写法是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这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在记叙文中,寓情于理,大多是以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B、例文举荐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诉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 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点评】3、抒情的可操作步骤:第一步:确定情感关键词如同情、失意等第二步:从记叙描写中找到动情点,抽取记叙描写中让你感到之处,充实情感内容第三步:选取合适的抒情方式进行抒情,间接抒情或者直接抒情第四步:点化细节,妙用修辞,巧妙引用等点化细节】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东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像,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乳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酣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 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的高山而在风雪中塑造生命《爱的姿势》【点评】【妙用修辞】 那天,在车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儿时的情景:东河,天地,那山,那水,那最令我思念的外婆下了车,蓦然发现,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痴痴地望着路,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痴痴的身影化作世上最美好的音符,绽放了世上最温馨的爱……《东河歌谣》【点评】【巧引妙用】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的面前她上上下下打量着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的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天空的荫蔽……”我心中默诵着《妈妈的目光》(冰心)【点评】4、练习提升:阅读下面片段,看看作者子在抒情时犯了什么毛病? 我一把扶起自己年迈的老父亲,望着那张微笑着,又因充血而涨红的脸,内心的愧疚、酸楚、疼痛与感慨一并翻江倒海一股强劲的热流从心底直逼眼眶,音调哽咽地说出一句:“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能让您这样……”没能说完,也没能抑制住情的浪潮,哭声顿然失控,那怪怪的抽泣竟像落日黄昏乌鸦的哀鸣我不想让父亲继续直面儿子揪心般的哭泣,便掩面逃离而去可我听到父亲却在背后宽慰着,没事的,你干嘛要这样……【点评】情感的抒发必须注意节制,否则容易导致矫情三、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一)为什么要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 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 第四:深化文章 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 第六: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