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第六中学2022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7页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解决如图所示经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国申诉请求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2.某次重要会议的决议指出:“要从下述观点来进行经济建设……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这次会议是A.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B.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C.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D.1990年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非常)大会3.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
此举意在A.深入推行新经济政策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冲击 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4.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机构:各部门首长联合议事,资历浅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参与议事,诏敕的颁行必须有宰相的附署据此推测,该机构是A.枢密院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5.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中央政府软弱无力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人民起义不断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6.根据英国1882年制定的《普通规》,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要有政府参加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A.内阁行政权力的膨胀 B.议会主权地位确立C.三权分立体制被打破 D.政党政治日益完善7.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认为:“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A.苏联B.英国C.日本D.德国8.美国成为“两洋国家”过程中,损失最大的是A.白人移民 B.黑人移民 C.墨西哥人 D.印第安人9.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0.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1.明初,设六科给事中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知,六科给事中的设置A.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B.引发了中枢决策的异变C.加强了对全国所有官员的监察 D.使得君主权力受到抑制12.明朝《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
这段材料表明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加强思想控制C.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D.当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儒学家庭教化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 材料 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沙皇俄国政府两次倡议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在沙俄倡导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两次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和平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则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有效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4.(20分)以下摘录自《文汇报》2009年8月21日文《新中国60年民生往事》:1949年,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9.29元;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25.94元;年人均原煤只有59公斤;年人均发电量只有7.9度;年人均原油只有0.2公斤;年人均布只有3.49米;年人均糖只有0.37公斤;年人均粮食只有209公斤;年人均棉花只有0.82公斤;年人均油料只有4.7公斤;年人均水产品只有0.83公斤。
195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办好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一时间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然而公共食堂及其供给制,脱离当时中国国情,超越人的觉悟,实行不到两三个月,多数食堂已寅吃卯粮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能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的饭,这年1月,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增量做饭法”先进经验交流会如广西柳州地区大力推广的“双蒸法”:即将米干蒸半小时后分装入罐,加上凉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时,能使每斤米出饭5斤,比原来增加40%以上由于口粮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穿着的质量大有提高1980年皮鞋零售量比1957年增长8倍购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进入新千年,百姓的衣食住行更加突出个性化,信用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的中国人,学会了坚强地直面灾难,追求美好生活问:(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建国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新中国60年民生”的转折点在何处?(3)举例说明新中国60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所走的弯路。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根据漫画可知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选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A 错误;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错误;C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排除2、C【答案解析】“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表明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苏联决定开始工业化建设,该会议应该是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故C正确;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D【答案解析】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活跃租让”能够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激活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故D项符合题意;1928年苏联已经结束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当时苏联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排除BC4、B【答案解析】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这种职位在唐朝时设立,三省长官联合议事的机构是政事堂故答案为B项枢密院是管理军务的机构,排除A项;内阁和军机处产生时已不存在宰相,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建国之初的窘境根据“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美国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而非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当时人民起义不断的原因就在于中央政府的无力,故排除C项;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不是造成当时美国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故排除D项答案点睛】美国建国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的中央通常是名誉性的,或对地方控制有限的,由此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6、A【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2年英国议会开会要有政府参加,到1897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的时间达到会议全部的84.5%,从而使议员连提出议案的机会都没有,说明政府权力在扩大,而政府职能是由内阁行使的,说明内阁权力的膨胀,故选A;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A【答案解析】由材料“20世纪40年代”“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故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苏联,A项符合题意。
英国、日本、联邦德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与当时的美国处于同一阵营,排除BCD8、D【答案解析】美国成为“两洋国家”国家是指从大西洋沿岸发展到太平洋沿岸,即美国所谓的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造成了大量的屠戮和掠夺,故选D项;白人移民是最大的获利者,排除A项;与印第安人相比,黑人移民和墨西哥人都不是最大的受损者,排除BC项9、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和解读选项可知,A项是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B项是指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与墨子提出的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主张意思相近,正确C项是韩非子的以法治国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指军事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他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以对军事问题忽略,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0、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民国十九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类推,民国十九年为1930年,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国民大革命是在1924——1927年,全面抗战爆发是在1937年,因此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结束11、A【答案解析】由材料“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可知,六科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核,这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选A项;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事务,没有行政决策权,故不存在引发中枢决策异变的说法,排除B项;六科给事中不负责对全国所有官员的监察,主要负责“封驳之任”,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是皇帝废相加强君权的产物,D项说法错误,排除。
12、B【答案解析】据材料记载,明太祖以朱熹的理学为正宗,只允许学者阅读儒家经典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