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维萍对中医信息疗法的研究和贡献.doc
6页袁维萍对中医信息疗法的研究和贡献《中医信息疗法荟萃》袁维萍 著内容导读:一、中医信息疗法的概念二、中医信息疗法的产生三、袁维萍对中医信息疗法的研究和贡献1、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信息科学2、提出“胃肠针灸疗法”和“五脏六腑针灸疗法”的概念3、中医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属于一门信息高技术4、开创中医信息学派,建立分子中医学5、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大数据医学袁维萍是一位民间中医,现为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袁维萍做为一位乡村医生,扎根于农村基层,重点发掘了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并把中医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弘扬中医,传承技艺同时,袁维萍作为一位中医信息派学家、中医技艺大师、中医技艺传承人,对传统中医学也做了大胆创新,开创了中医信息学派,创立了中医信息疗法袁维萍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感悟了传统中医学的真谛由此发现:传统中医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信息科学,而传统中医技艺则是一门信息技术,而且是一门信息高技术袁维萍创立了中医信息学派,建立了分子中医学,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理念考察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真谛是信息科学之观念据此,袁维萍写作完成了《中医信息疗法荟萃》这本中医临床著作,探讨了种种中医信息技术方法,真正弘扬了中医,传承了中医技艺。
一、中医信息疗法的概念中医信息疗法是从外部或内部给予人体输入有效的信息刺激而以此调治疾病的医疗方法在中医信息治疗中,向人体输入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刺激,同时也可以是中药外用、中药内服等物质方面的信息刺激,也可是情志调理、气功导引等心理学方面的信息刺激比如,在人体有关穴位(或部位)施以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冷热、光电、超声等物理刺激,中药敷贴、熏洗刺激等药物刺激,进行治病再如,内服中药刺激胃肠道、五脏六腑,通过向人体施加这些信息刺激,治疗一种疾病或多种疾病二、中医信息疗法的产生 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人即发明了种种信息治疗技术方法,传统中医技艺就是一门信息技术中医利用针灸、刺血、推拿、导引等方法治病,中医采用这些不吃药、不打针的方法治病即属于一类信息治疗技术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治病,不用一枪一炮、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取得良好效果,由此说明了祖国传统中医学技术之高明在中医信息治疗中,最常用的信息治疗技术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导引、情志疗法、中药外治、中药内服等方法,均属于中医信息技术的范畴最典型的中医信息治疗技术,是针灸、中药外治、中药内服、中药汗吐下攻邪治病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方法治病,至臻至简,已简单到令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步。
在中医信息疗法中,中医信息治疗技术方法简单,这也是中医技艺的最大特点 在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外治、中药内服等方法治病,采用语言、心理暗示、气功导引、情志等心理学方法治病,所用这些治疗方法都属于信息疗法的范畴信息具有神奇的调控力量!中医信息疗法的最大优势,就体现在信息调控作用方面,由于信息具有“一两拨(破)千斤”的调控作用,给予人体轻微的信息刺激即可产生强大的调治作用,而且这种调控作用能够深入到人体五脏六腑任何一个地方这样,信息调控作用就突破了许多种药物方法无法突破的作用层次在信息疗法中,信息作为一种无形的触手,信息调控作用能够触及到人体五脏六腑的方方面面,能够达到人体五脏六腑的任何一个地方,并达到分子信息的水平在信息疗法中,中医信息治疗的最大特点:往往所用中药并不含有治疗某些疾病有效的化学成分,往往所用中药(或方法)与疾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无法采用现代药理学的原理进行阐述,但唯一的方法是只能采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原理进行阐述三、袁维萍对中医信息疗法的研究和贡献传统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奇方妙术流传于民间,尤其是流传于民间的中医信息治疗技术方法,民间中医传承着中医技艺之精髓。
中医信息疗法治病,信息治疗技术方法是至臻至简,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1、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信息科学传统中医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中医工作者,没有思考这一问题,不知道中医是什么性质的科学其实,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信息科学,我们只有界定了传统中医学的性质,才能真正学习、运用好中医药,才能真正传承并发展好中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信息治疗技术方法,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不拘一格传统中医,无论是诊断疾病,还是治疗疾病,都始终如一地采用信息科学的观念考察疾病中医采用信息技术方法诊治各类疾病,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已是炉火纯青,而且在许多方面已远远超越了现代医学可以说,传统中医学就是一门既古老而又现代的信息科学,中医技艺就是一门信息技术,而且是一门信息高技术中医学的灵魂是信息技术中医采用种种信息技术方法诊治各种疾病,已远远超越了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这也是一种超前的治疗理念中医信息疗法,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不拘一格中医技艺作为一门信息高技术,方法简单,已简单到令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步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变化无穷,至臻至简,这也正是中医技艺的高明之处现在,有许多人中医工作者学习运用中医,搞了一辈子中医也不知道中医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学习运用中医,只有认识到中医是一门什么样性质的科学,如此才能够学习运用好中医;只有界定了传统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如此才能传承并发展好中医实际上,传统中医学就是一门信息科学,传统中医技艺就是一门信息技术,而且是一门信息高技术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观念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发展中医,这就是袁维萍中医师对中医的深刻认识2、提出“胃肠针灸疗法 ”和“五脏六腑针灸疗法”的概念中医治病,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和中药内服治病,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属于中医信息疗法今天的针灸、推拿按摩治疗,仅局限在肌肤表面进行,无法触及到人体内部的胃肠道、五脏六腑试问:我们要想给人体的胃肠道做做针灸、做做推拿按摩,要想给人体的五脏六腑(如肝脏、心脏、肺脏、脾脏、肾脏、大脑等器官)做做针灸、做做推拿按摩,又是如何操作呢?显然,我们是不可能直接把手插入胃肠道进行推拿按摩吧,也不可能直接用针插入胃肠道进行针灸吧故此,我们要想给人体的胃肠道、五脏六腑做做针灸、做做推拿按摩,唯一的可能也只有采用一些变通之法进行操作了实际上,我们要想给人体的胃肠道和五脏六腑做针灸、推拿按摩,通过中药内服的方法即可实现在临床上中药内服治病时,由于中药所含许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中药所含的一个个化学物质分子如同一个个微型的“分子针(或分子灸)”,中药所含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分子都是以“分子针(或分子灸)”的方式作用于人体,中药内服后则刺激胃肠道粘膜的神经-化学感受器进行应激性的信息反射活动,如同“针灸”胃肠道一样,这就等于在为胃肠道做针灸、做推拿、做按摩一样,通过胃肠道自身的信息反馈调节作用,最终调治了许多种疾病。
简而言之,内服中药治病,中药所含的一个个化学物质分子,如同喝下了千千万万个的“分子针”进入人体胃肠道,就等于在为人体的胃肠道做针灸一样,这就属于一种“胃肠针灸疗法”故而,内服中药治病,如同把许多微型的“分子针”喝入了人体一样,中药分子在进入胃肠道、五脏六腑后,如同针灸了胃肠道和五脏六腑一样,即属于一种“针灸”人体胃肠道、五脏六腑的分子信息方法说到底,内服中药治病就属于“针灸”的一种变通之法这样,我们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即达到了分子信息的水平3、中医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属于一门信息高技术针灸疗法作为一种信息疗法,实质上属于一门典型的中医信息技术中医汗、吐、下之法治病,与针灸疗法一样,也属于一门最典型的中医信息技术,而且是属于一门信息高技术在临床上,我们要想给人体的胃肠道和五脏六腑做针灸和推拿按摩,还有一种最典型的信息方法就是中医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因为在内服中药汗、吐、下攻邪治病时,由于这些中药所含许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剧烈的刺激性作用,内服中药所含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刺激了胃肠道,就等于在为胃肠道做推拿、做按摩、做针灸一样,此时此刻中药所含的一个个刺激性化学物质分子都是以“分子针(灸)”的方式作用于人体胃肠道和五脏六腑,以此调治了许多种疾病。
其中,中医在采用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的过程中,内服中药进入胃肠道,第一步是在胃肠道产生了“胃肠针灸效应”第二步是,内服汗、吐、下攻邪的中药进入胃肠道后,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肌体内,攻邪中药所含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分子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与靶器官受体结合后,分别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之靶组织器官,中药所含无数多个“分子针(灸)”则刺激人体五脏六腑进行应激性的信息反应活动,又如同针灸五脏六腑一样,这就等于在为五脏六腑做针灸、做推拿、做按摩一样,通过五脏六腑自身的信息反馈调节作用,最终调治了许多种疾病,这就是一种“五脏六腑针灸疗法”显然,在临床上中医采用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作为一种信息治疗技术方法,这如同是在为人体胃肠道和五脏六腑做针灸一样,如同是在为人体胃肠道和五脏六腑做推拿按摩一样,这就是属于“针灸五脏六腑”的一种变通之法在临床上,中医采用汗、吐、下之法攻邪治病作为一种最典型的“胃肠和五脏六腑针灸术”,更加体现了“胃肠针灸效应”、“五脏六腑针灸效应”同样的道理,在中药内服治病的过程中,采用其他中药内服治病,与采用汗、吐、下的中药内服治病之理一样,中药内服与中药外敷治病之理一样,相通相等,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同属于“中医信息疗法”的范畴。
这就是袁维萍医师对传统中医的认识!4、开创中医信息学派,建立分子中医学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是信息科学中医作为一门既古老而又现代化的信息科学,中医治疗疾病是采用种种信息技术方法进行的,中医信息高技术是一种至臻至简之法中医技艺作为一门信息高技术,信息治疗技术方法是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不拘一格中医采用种种信息技术方法诊治各种疾病,已远远超越了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这也是属于一种超前的治疗理念近年来,袁维萍医生在国内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有关中医信息疗法的文章,宣传中医信息治疗技术的思想,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由此,让许多中医工作者认识了中医信息疗法,认识了中医信息技术,认识了传科中医学的科学内涵袁维萍作为一位乡村医生,学习民间中医信息技术多年,扎根于农村基层,服务于基层百姓作为一位赤脚医生,重点学习民间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并把多种中医信息技术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开创中医信息疗法和中医信息学沠袁维萍采用现代信息科学的理念探索传统中医学,创立中医信息学派,运用“分子针”的概念考察中医,开创胃肠针灸疗法和人体五脏六腑针灸疗法,建立了分子中医学,从而让人们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达到了分子信息水平5、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大数据医学在传统中医学中,核心思想就是辨证论治和整观体。
中医“整体观”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即属于一种信息科学观在“天人合一”中,天气的变化引起人体变化,即人体生命活动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大自然的变化决定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在“天”的运动变化中,我们把大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记录和储存起来;在“人”的运动变化中,如果再把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变化信息,也以“数据”的形式记录和储存起来;之后,再为“天和人”二者,共同组成一个“大数据”由此,利用今天的“大数据”技术,根据“天和人”二者之间的活动变化信息作为参照,即可诊断出人体疾病、预测疾病,甚至能够预测出某某人即将实施的犯罪行为,预测吉凶祸福,预知人的未来和过去这样,就为传统中医建立了一个“数字化天人合一”理论模型体系,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就是“大数据”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之一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核心方法论辨证论治是根据望、闻、问、切采集患者肌体的变化信息作为参照,再依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制定出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如果把采集的望、闻、问、切之信息,把中药的性味、归经之信息,再把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