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兖矿集团杨村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
106页编号:YCZCYCZC——1 1兖矿集团杨村煤矿兖矿集团杨村煤矿 采采煤煤工工作作面面作作业业规规程程工工作作面面名名称称:: 303303 综放工作面综放工作面编编 制制 人:人: 区区 长:长:施施 工工 单单 位:位: 综综 采采 工工 区区批批 准准 人:人:编编 制制 日日 期期: 20**20**年年 6 6 月月 2525 日日执执 行行 日日 期期: 年年 月月 日日1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况概况…………………………………………………………………1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第二节 煤层 ……………………………………………………………1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2第四节 地质构造 ………………………………………………………3第五节 水文地质 ………………………………………………………3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6第二章第二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8第一节 巷道布置 ………………………………………………………8第二节 采煤工艺 …………………………………………………… 10第三节 设备配置………………………………………………………13第四节 电牵引采煤机电气系统操作、检修规程……………………16第三章第三章 顶板管理顶板管理…………………………………………………………21第一节 支护设计………………………………………………………21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24第三节 两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25第四节 矿压观测………………………………………………………31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 ………………………………………………………32第一节 运输系统 …………………………………………………… 322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33第三节 排水系统 ……………………………………………………46第四节 供电系统 ……………………………………………………47第五节 通讯照明系统 ………………………………………………50第五章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第一节 劳动组织 ……………………………………………………51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2第六章第六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53第一节 灾害预防 ……………………………………………………53第二节 避灾路线 ……………………………………………………53第七章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54第一节 一般规定……………………………………………………54第二节 顶板管理……………………………………………………55第三节 防治水………………………………………………………63第四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64第五节 运输管理……………………………………………………66第六节 机电管理……………………………………………………77第七节 两顺槽卧底、扩帮安全技术措施…………………………87第八节 其它…………………………………………………………88第九节 检修、更换一般零部件施工安全措施……………………97第八章第八章 工作面辅助运输绞车工作面辅助运输绞车校核计算校核计算 ………………………1011第一章第一章 概况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303 工作面北邻 301 工作面采空区,南邻 305 工作面采空区。
301 工作面于 1999 年 3 月份回采完毕,305 工作面于 2006 年 4 月份回采完毕303 工作面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 1 所示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 1水平名称-273 水平采区名称三煤采区 地面标高+46.19~+47.07m井下标高-180~-276m地面 相对位置工作面地面为农田,位于桲椤树村东北约 500m,泗河 东约 260m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工作面回采后,将引起地表塌陷,预计影响地面范围 约 180m,达到Ⅰ级破坏,盆地中央最大下沉 7.2 m工作 面内的 2 条乡村级公路将下沉,靠近停采线附近的公路将 产生裂缝、变形,地面两眼农业灌溉机井将下沉井下位置 及相邻关系工作面北临 301 工作面采空区,南临 305 工作面采空 区,西到北总回风巷保护煤柱,东至 301 泄水巷工作面推进长度(m)550面长(m)102面积(m2)56099第二节第二节 煤煤 层层该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三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临近工作面回采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三层煤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煤层的厚度在7.40~8.20m 之间。
具体情况如表 2 所示303 工作面煤层情况表 表 2 煤层 厚度 (m)7.40~8.20/7.91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3°~15°/7°开采 煤层3硬度1.91煤 种气煤稳定程度稳定煤 层 描 述该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三层煤,属半亮型、条带结构,含少量黄铁矿, 具薄层不稳定夹矸所采煤层低硫、低磷、低灰分、高发热量,为良好的 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煤层可采指数 1.0,变异系数 2.53%2第三节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三煤顶板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互层组成,平均厚度 9.43m,顶板属Ⅱ级 2 类顶板,底板为Ⅳ类中硬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表 表 3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平均厚度(m)岩性特征老 顶粉细砂岩互层5.73~15.189.43灰色,含少量 Feco3质条带,植物叶部化石,以微波状层理为主,偶见底栖动物通道老顶致密坚硬,f=7.0~13.0直接顶粉砂岩1.0~6.332.89致密,块状构造,局部具不清晰水平层理,含较多细线状、星散状黄铁矿。
直接顶易破碎冒落,f=4.0~6.0伪 顶无直接底铝质泥岩0.0~1.620.80灰黑色,含根化石,团块构造,含较多镜煤化植物碎片, 直接底具膨胀性,f=2.0~4.0煤层顶底板情况老 底粉砂岩1.0~5.03.0灰黑色,块状,含有杂乱分布的根茎部化石老底硬度f=6.0~103附图 1:303 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第四节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两顺槽在掘进过程中揭露桲椤树二号、五号两条正断层,其中桲椤树二号断层落差 6.0~9.8m,在工作面延伸 45m;桲椤树五号断层落差 3.1~4.3m,在工作面延伸 120m另外切眼在掘进过程中揭露 303F1 断层,落差为 1.0m,预计该断层向工作面内延伸约 50m受桲椤树二号、五号断层影响,两断层附近可能发育隐伏小断层由于断层附近煤层裂隙发育,煤层破碎,因此对回采有较大影响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为单斜构造,西北高,东南低,地层走向 NW,倾向 NE煤层倾角变化较大(最大 15°) ,对回采有一定影响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根据临近工作面回采资料,303 工作面范围内没有陷落柱和火成岩等侵入。
工作面顺槽揭露断层表 表 4构造名称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落差 (m)对回采 影响程度 桲椤树 二号断层1028060正6.0~9.8有较大影响桲椤树 五号断层185~20095~11040~70正3.1~4.3有较大影响303F11081870正1.0有一定影响附图 2: 303 工作面皮带顺槽、轨道顺槽及切眼素描图第五节第五节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303 工作面第四系厚 180.75~192.03m,平均 186.63m;基岩柱厚度436~121m,自西向东逐渐变厚二、含水层特征分析二、含水层特征分析303 工作面充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底部含水层、3 煤顶、底板砂岩含水层,三灰含水层其特征分析如下:1 1、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简称底含)由多层灰绿色半固结状砂、含粘砂砾组成,间夹粘土透镜体,其中有效砂层厚度 16.25~16.82m,据 Q下-8孔抽水试验资料:q=0.009824L/s.m,K=0.07035m/d第四系底含是向煤系基岩充水的主要含水层,但其含水弱,补给不畅。
2 2、、3 3 煤顶、底板砂岩含水层煤顶、底板砂岩含水层3 煤顶部砂岩含水层是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层为粉砂岩、粉细砂岩互层,厚度为 6.73~21.51,平均 12.32m,单位涌水量 q=0.0107 L/s·m,渗透系数 0.0842m/d,富水性弱,属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涌水方式以采后涌出为主,是 303 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3 煤底部砂岩含水层为粉砂岩,厚度为 1.0~5.0m,平均 3.0m,为次要充水水源3 3、三灰含水层、三灰含水层三灰含水层为深灰色石灰岩,厚 5.20~5.67m,平均 5.43m,属溶洞裂隙承压水,单位涌水量 q=0.0007~0.323 L/s·m,渗透系数0.0131~8.618m/d,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三、隔水层特征分析三、隔水层特征分析工作面隔水层有 3 煤基岩隔水层组、第四系底部粘土层1 1、、3 3 煤基岩隔水层组煤基岩隔水层组该组由中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厚度 36~121m,自西向东逐渐变厚该隔水层组的存在,有效地阻止了第四系底部含水层水泄入工作面52 2、第四系底部粘土层、第四系底部粘土层第四系底部粘土层厚度 0~5.25m,平均 2.63m,能有效阻止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的下渗补给。
四、断层富水、导水性分析四、断层富水、导水性分析303 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已揭露 303F1 断层、桲椤树二号、桲椤树五号断层,3 个断层均不富水、不导水桲椤树二号、桲椤树五号断层在 305 和 301 工作面回采揭露也证明了桲椤树二号、桲椤树五号断层不富水、不导水五、涌水量五、涌水量相邻 305、301 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顶板有少量滴水,最大涌水量 5 m3/h,水源为 3 煤顶板砂岩水在 303 皮顺、轨顺、切眼施工期间,对 301、305 工作面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测:305、301 工作面采空区无积水根据《303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回采时预计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 46.5m3/h第六节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表 5 瓦 斯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 40.63%煤的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煤层,发火期 3~6 个月,有自然发 火倾向性,自然发火等级为二级 地温危害地温 21℃,无地温危害。
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山东科技大学对 303 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紧邻较大采空面积的轨道顺槽和工作面端头出口附近,在生产过程中要提6高对顶板的支护强度由于孤岛工作面煤体具有较大的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