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5.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6197372
  • 上传时间:2024-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停车位5.2.1 基本要求1.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公共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2.服务半径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米3.停车场的建设, 要同时配套建设供本单位机动车和本单位职工使用的停车场5.2.2 机动车1.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下列大中型公共建筑, 均须按照本规定配套建设停车场(含停车库,以下简称停车场) (1).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饭庄2).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的电影院3).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5000平方米 )的旅馆、外国人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现有停车场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应按本规定逐步补建、扩建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建筑类别计算单位标准车位数小型汽车自行车旅馆一类每套客房0.6二类同上0.4三类同上0.2 办公楼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20餐 饮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 商 场一类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40二类同上4.540 医 院市级同上6.540区级同上4.540展览馆同上745电影院每100座位3每1000平方米45辆剧院(音乐厅)同上10同上体育场馆一类同上4.2同上二类同上1.2同上注:(1)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5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2平方米计算。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40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8平方米计算2)旅馆中的一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规定的一级旅游旅馆,二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3)餐饮中的一类指特级饭庄,二类指一级饭庄4)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二类指建筑面积不足10000平方米的的商场 (5)体育场馆中的一类指15000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二类指不足15000座位的体育场或不足3000座位的体育馆 (6)多功能的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80%计算 示意图L B 平行式 W B B B 斜列式 L W垂直式 L W B 机动停车位按照小型汽车停车位数量计算,小型汽车停车场设计参数停车方式垂直通道方向车位长度B(米)平行通道方向车位长度L(米)通道宽度W(米)单车面积(平方米)平行前进2.87.04.033.630°前进4.25.64.034.745°前进5.24.04.028.860°前进5.93.25.026.960°后退5.93.24.526.1垂直前进6.02.89.530.1垂直后退6.02.86.025.22. 居住区配套停车位要求普通居住区按照三环路以内3辆/10户,三环路以外5辆/10户。

      公寓按照1辆/户别墅区按照2辆/户3. 机动车地下停车库设计要求(1)出入口车道坡度(2)机械式升降出入口最大负荷车位(3)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并列停车位最小尺寸6米×2.5米,侧式停车位最小尺寸为6.5×2米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为25平方米,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一般为30-35平方米,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按照设计数量计算4.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要求,并应右转入车道2、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道坡道起止线50米以上3、50个停车位以内,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车位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车位,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米5. 大型体育设施和大型文娱设施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分组布置5.2.3 自行车自行车停车场设计参数停车方式停车带宽车辆横过道宽度单位停车面积平方米单排Bd双排Bs向间距d单排b双排W单排一侧单排双侧双排一侧双排双侧斜30°1.01.60.51.22.02.22.02.01.8斜45°1.42.30.51.22.01.841.71.651.51斜60°1.72.80.51.52.61.851.731.671.55垂直2.03.20.61.52.62.11.981.861.74示意图 Bd Bd W W Bs Bs b b 垂直式 斜列式第三节 交通组织5.3.1 建设用地内的交通组织机道路规划设计要求对于新建、改扩建的建筑及其裙房(主要指公建单体或公建成片开发),在规划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应设有交通、消防环路,以解决其内部交通及消防车的进出,并避免对用地外社会交通的影响。

      环路宽度不应小于5米,双车道不应小于7米用地内车行路边缘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5.3.2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1. 当地块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发生关系时,应选择在道路级别低的,对城市交通影响小的道路上特殊情况下向城市更高等级道路(次干道以上)的开口不宜超过2个开口位置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红线交点需大于80-100米以外,次干道70米以外;距离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10米;距离公交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米,距离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与立体交叉口距离应在起坡点以外设置2. 剧场、体育场馆等容易形成短时间集中人流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在主要出入口前设置集散广场,具体面积和尺寸视建筑性质和规模确定;紧急疏散出入口必须邻城市道路或有专用道路连接至城市道路;(剧院规模按观众容量分为: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1座;中型801-1200座;小型300-800座;电影院规模按观众容量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1200座;中型501-800座;小型500座以下;)3. 为保证室外用地留有足够的绿地、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用地、消防环路和集散空间,当建筑覆盖率大于40%时,地下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的坡道应设在建筑内,其出入口应与用地内交通环路接通,不能直接开在社会路上。

      4. 公共建筑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如室内外有高差时,采用坡道连接,出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米×1.5米平坦的轮椅回转面积5. 综合医院:要求其总平面设计功能分区应合理,清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医院出入口不应小于二处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车辆停车场地,入口处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用地内,如用地相邻时,须分隔,另设出入口6. 商业建筑: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避免交叉,并考虑设有后院主要出入口前,应留有适当的集散场地对于大中型商业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四分之一的周围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7. 餐饮建筑的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妥善处理易燃、易爆物品及废弃物等的运输路线与堆场8. 垃圾转运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站前区布置与城市道路及周围环境相协调9. 加油站:出入口应分开设置,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停车场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米,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5米10. 公交首末站:宜设置在城市道路用地以外的用地上,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平方米计算。

      应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首末站必须严格分隔开入口和出口,非铰接车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米11. 邻城市道路开设出入口的其它要求路口抹角拓宽范围内不得开设个体建筑单独使用的出入口;距离抹角拓宽起始点80米范围内不应开设个体建筑单独使用的出入口;出入口转弯半径应符合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因特殊需要出入口过宽时应分成两个车道;与同一路段其它机动车出入口间距应大于转弯半径的2倍5.3.3 居住区的道路交通1. 小区内主要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当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米×4米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米,当超过时,应在建筑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口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3.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设不小于12米×12米的回车场地4. 居住区内外联系应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同时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5. 道路规划应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

      6.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小区路(路面宽5-8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14米)、组团路(路面宽3-5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10米)和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米)四级居住区道路边缘指道路红线;小区、组团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7. 临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建筑物与道路关系居住区道路(米)小区路(米)组团路以下(米)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多层33322面向道路、有出入口52.5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多层2221.5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5.3.4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详见历史文化保护区第六章 市政设施规划要求第一节 给水6.1.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1.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自备水源供水的工矿企业和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

      3.选用地表水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