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共创高效课堂.doc
4页师生共创高效课堂姚集小学 孟平华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获得高效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堂关系的两大要素,课堂高效是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教师是课堂高效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是相互统一的新课改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增强了,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引导作用也变得尤为重要1、静心研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教材中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海的颜色》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深深的蓝色令人肃然起敬作者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海的不同颜色及自己的观察感受可是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西沙群岛,如何去谈感受,又如何把海的颜色与肃然起敬联系在一起?我认真读了教参,如果我按教参写的讲给学生听,他们能有肃然起敬的感受吗?不行,我必须要读懂它。
于是,我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查阅西沙群岛的有关资料,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理解“肃然起敬”,再找出文本中与之相关的语句,反复朗读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当理解不到位时,让学生观察文中图片,思考“在这片蓝色的海上,军舰在干什么?”我介绍西沙群岛的相关知识,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最后,学生很快理解了“颜色与肃然起敬的关系”,并带着感受朗读得非常棒!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1)课堂中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一节课提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学生的收获在设计《梅花魂》的第一课时时,我结合教学目标及难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了外祖父爱梅花,作者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呢?最终,学生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梅花魂”的深刻含义,并明白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
2)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及答案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找准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思维过程,产生对文本的感悟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熟能生巧》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卖油翁为什么能将油通过那么小的铜钱孔倒入油壶呢?”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学生答道“他有功夫”我稍微一愣,急忙对学生作出引导,“卖油翁是如何练出这一身功夫的,你能在文中找出答案吗?”学生马上回到文本,很快找到了我需要的答案3、合理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只有做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1)慎用新教材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知识丰富,它需要教师理解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握教材的目标和重难点,特别是视频教学道具的运用,我们更要准确把握画面穿插时间,不同时间的穿插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有一次,《嫦娥奔月》备课中有一段嫦娥奔月的视频画面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文中也有一段优美的文字“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是让学生先看视频还是先学习文字,我犹豫再三、反复揣摩,觉得先出示视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的确得到了较大满足,但对于文本中的感悟就差很多,因为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和欣赏教学时:我先扣住“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等词让学生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视频画面,并深情朗诵,最后课堂效果非常好自此,我对视频教学道具的运用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看一看画面,而是做到让学生画里音外、身临其境、情景交融2)巧用有些课文的确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有力资源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否则,学生学完课文将会是一头雾水,如过眼烟云如《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等语句,学生对汉字并不陌生,陌生的是对汉字赋予了如此多的灵性为了让学生能切身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并由衷发出赞美而热爱上它,我选择适时出示了两段视频“汉字”和“动画汉字”结果学生的表现是超乎想象的好在《壶口瀑布》中,“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择在这里誓师出征”“……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它的真传”等语句。
我搜集了与壶口瀑布有关的历史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了黄河的漫长历史及丰富的内涵,理解作者独爱黄河的理由,而后学生产生对黄河的敬畏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用心做好课堂的设计和引导,才是课堂高效的有力保障二、学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高效的基础,有了他们的参与才成其为课堂而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单位时间向学生传输的信息量,这就必须靠学生先行熟悉文本和对文本理解的诉求1.学生须课前做好预习,以期达到熟悉文本的效果,节约课堂时间,让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比如熟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结合课后习题读课文、收集课外资料等在教学《这条小鱼在乎》时,我按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到需要有感情朗读时,点几个学生竟都读得结结巴巴,更别说有感情了那么多领导和老师坐在后面听课,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该怎么办?是按事先设计的教案继续下去,还是……我只好示范读,让学生跟着我读,试了几个学生后,他们才称得上“有感情的朗读”了一节课下来,我把一节阅读课上成了指导朗读课,我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谈不上课堂的高效了因此,学生的预习是完成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2.学生须课堂积极思考,真正做到理解文本。
在教学《梅花魂》时,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一个问题“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学生面面相觑,见此情景,我马上让学生回到文本找答案,积极思考后与同学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快说出了那五件事为理解文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高效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强调老师的设计和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课堂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