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油豆角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823182
  • 上传时间:2018-05-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4.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油豆角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油豆角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随着油豆角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的扩大,其由病害引起的损失也增大现将油豆角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枯萎病1.1 症状叶片自上而下叶脉变褐, 近叶脉处变黄, 最后整个叶片焦枯脱落茎、 枝和叶柄内部维管束由褐色变为暗褐色, 豆荚的腹背合线出现黄褐色病株根部发锈,皮层腐烂,易被拔起病株常在晴日或中午萎蔫,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1.2 发病条件温度为 24~28℃, 相对湿度 80%以上, 是发病的最适条件 因此,在雨后晴天、土壤黏重、底肥不足、地势低洼、平畦种植等条件下发病较重1.3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八月绿等品种均有抗病作用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 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甲醛溶液300倍液浸种4h3)加强田间管理重病田倒茬,间隔 3~5 年采用高垄栽培,施用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中耕,清除残株败叶等, 对病害均有控制作用2 炭疽病2.1 症状叶片沿叶脉形成红褐至暗褐色条斑,最后变成黑褐色, 叶柄和茎上病斑凹陷龟裂豆荚病斑边缘隆起,呈紫红色;中间凹陷,褐色至黑色,大都呈近圆形。

      2.2 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 通过种子和风雨传播,由伤口或表皮侵入温度20℃左右,湿度 95%以上是发病的最适条件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多年重茬、盲目密植、冷凉多湿、矮生品种、底肥不足等条件下容易发病2.3 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 60%防霉宝 600 倍液浸种 30min, 洗净晾干播种;也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2)轮作间隔 2 年以上轮作3)药剂防治发病时喷洒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3 细菌性疫病3.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深褐色病斑, 周围有黄色晕圈3.2 发病条件在寄主有水滴的条件下发病;温度 24~32℃之间,随温度升高,侵染率相应提高,达36℃时侵染受抑制3.3 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 设无病留种田或在无病株上采种 带菌种子用45℃温水浸种 10min 消毒处理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 2~3 年轮作,选用蔓生品种应及早插架绑蔓,架材轮换使用,雨后注意排水,及时中耕。

      一旦发现病叶, 应立即摘除植株下部病叶,除草灭虫4 灰霉病4.1 症状菜豆的茎、叶、花荚均可染病茎部感病先从基部向上 11~15cm处开始出现云纹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 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成株叶片感病, 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苗期子叶受害,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4.2 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菌核、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是初侵染的来源 越冬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不适宜病菌生活时,可形成抗性强的菌核,遇到合适条件时菌核长出菌丝直接侵染病菌在田间随病残体借雨水、 流水、气流等传播蔓延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大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3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 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2)药剂防治 应注意田间检查,发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 可选用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克霉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每 7d 喷 1 次,连续喷药 3 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