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发展战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doc

69页
  • 卖家[上传人]:管****问
  • 文档编号:133933994
  • 上传时间:2020-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M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展战略 统筹余慈地 区发展规划纲要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 送审稿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二 六年六月 目录 前 言 1 第壹章 发展背景和重大意义 3 第壹节 有利条件 3 第二节 制约因素 5 第三节 重大意义 7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9 第壹节 总体思路 9 第二节 战略定位 9 第三节 发展原则 11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16 第壹节 空间布局原则 16 第二节 区域开发规模 17 第三节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18 第四节 构筑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20 第五节 引导俩区相向发展 23 第六节 推进三大产业园区建设 29 第四章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31 第壹节 切实完善城乡壹体化机制 31 第二节 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32 第三节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3 第五章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35 第壹节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35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37 第三节 大力发展均市特色农业 40 第六章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43 第壹节 加快对外交通通道建设 43 第二节 加强区内道路交通联系 45 第七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47 第壹节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47 第二节 强化环境联合治理 49 第三节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50 第四节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52 第八章 增强要素资源整合 53 第壹节 水资源整合 53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整合 55 第三节 电力整合 56 第九章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58 第壹节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58 第二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9 第三节 促进全方位内外开放 60 第四节 强化规划实施力度 61 附图 1 区位图 2 区域空间布局图 3 生态功能分区图 4 综合交通规划图 5 基础设施布局图 前言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于我市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我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余慈地区迎来新壹轮发展的关键时期 同时面临着区域重新定位 统筹协调发展等诸多重大课题 于此背景下 市委 市政府作出了 统筹规划余慈地区发展 打造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的战略决策 这 既是我市促进余慈地区融合发展 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决策 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构筑现代化大均市的客观需要 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具 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规划主要任务 分析余慈地区发展背景条件 提出区域统筹发展思 路 定位和空间布局 确立重要产业和区块发展重点 优化区域各 类要素资源壹体化配置 明确强化区域融合发展对策措施 规划主要依据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 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纲要 等 且和 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 要 余姚市国民经济个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 等相协 调 规划控制范围 包括余姚 慈溪俩市全部行政区范围 共 41 个乡 镇及街道 土地总面积约 2681 平方 km 常住人口约 270 万 规划期限 近期至 2010 年 远期至 2020 年 本 纲要 是余慈地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是编制本区域行 业 部门 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等的重要依据 第壹章发展背景和重大意义 第壹节有利条件 1 区位优势凸显 余慈地区地处宁波市北部 杭州湾南岸 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 杭州 宁波经济 金三角 的中心 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区域 内部交通发达 各乡镇之间及和余慈城区均有便捷的道路连接 对 外交通条件较好 329 国道 杭甬高速公路 萧甬铁路贯穿本区域 于半小时交通圈内有宁波港和栎社机场 壹小时交通圈内有杭州萧 山国际机场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 余慈地区的区位交通条 件即将发生突变 将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大桥将打通宁波 和杭州湾北部地区及上海的交通联系 使本区域成为宁波对接上海 的北部门户和 黄金节点 随着大桥连接线 杭甬高速专线 沿海 高速公路等区际 区内交通要道的建设 余慈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和 对外辐射能力将大为增强 于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提 升 2 经济实力较强 余姚 慈溪俩市社会经济实力较强 均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 4000 美 元之上的发展阶段 均位列 2005 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 20 名 2005 年俩市户籍人口超过 200 万人 约占宁波市域户籍总人口的 36 地区生产总值合计 667 亿元 约占全市的 27 3 优势产业 初步形成 机械电器 塑料电子 轻纺化纤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发展明显 初步形成了以慈溪杭州湾产业区 浙江余姚工 业园区 慈东工业区等产业集聚区和 329 国道沿线乡镇工业功能区 为重点的产业空间格局 特别值得指出的 是 本区域开发密度较低 海涂资源动态增长 滩涂围垦造地潜力大 发展空间较大 3 地缘联系紧密 余慈地区主要为钱塘江 杭州湾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 没有天然的 地理阻隔 道路交通发达 具有独特的围垦文化 余姚 慈溪历史 上同属壹县 俩地地域相连 产业相近 人缘相亲 文化相融 俩 地联系非常强 九五 十五 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余慈地区内部联系日益增强 形成了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的发 展格局 俩市着重于产业发展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 重大要素平衡 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 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合作和衔接 积累了较为 丰富的经验 为今后统筹余慈地区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4 城镇发育良好 区域内 41 个乡镇 街道 依托 329 国道和杭甬高速密集分布 城镇 轴向发展显著 初步形成城镇连绵的 百里经济长廊 从城镇体系 规模等级来见 周巷 泗门等已成为区域中心镇 由低塘 泗门 周巷等俩市交界处乡镇组成的区域 城镇发展基础较好 人口和产 业经济集中度较高 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 而以慈溪杭州湾新区 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为主的区块 近几年投入较大 基础设施逐步配 套 也已具备进壹步开发建设的条件 近年来市委 市政府已提出 建设大均市区的战略构想 且提出实施 东扩 北联 南统筹 中 提升 的区域发展战略 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这进壹步明确了未来余慈地区统筹开发的方向 第二节制约因素 1 区域协调亟需加强 余慈地区分属俩市的行政区划格局 对区域整体发展形成明显 制约 主要体现为 壹是俩市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确立各自的城镇 空间发展导向 慈溪主要向东部和北部发展 而余姚则主要向北部 和南部发展 这样的发展导向 从跨区域的角度来见存于背离倾向 不利于形成集聚形态的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二是区域内部南北差 距较大 北部主要是以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开发区域 而南部 尤其是余姚南部的生态功能负担较大 山区欠发达乡镇和平原镇的 差距较大 区域发展较不平衡 三是区域内 329 国道沿线城镇较为 密集 各乡镇以自身利益为导向追求 小而全 的发展模式 相互 之间于产业布置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协调 城镇建 设较为混乱 尤其是于 329 国道中部交界地区 有壹段交界线和国 道基本重合 使俩市市域边界于此形成 犬牙交错 状态 而该处 又是余慈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 行政区划的人为分割和自然形 成的城镇连绵发展之间存于较大矛盾 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布局 上较难协调 2 要素支撑有待强化 整个宁波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 本区域北部基本由滩涂围 垦而来 地势更为平坦 缺少兴修大型水利设施的条件 虽处于流 域下游 但有效蓄水能力较差 河网虽较密集 但河网水体污染较 为严重 水处理成本较高 因此 区域内水资源缺乏 且时空分布 不均 导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相当紧张 水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 善解决 将对本区域尤其是慈溪未来的开发建设形成极大的制约 此外 土地资源于区域内的分布不均衡 客观上造成建设用地供需 缺口大 建设用地指标少 占补平衡压力大和重点发展区规划空间 不足等问题 对俩地尤其是余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制约 3 环境情况不容乐观 余慈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城镇扩容较快 但壹直以来缺乏有效的规 划和引导 环境保护的能力较为薄弱 到目前为止 余慈地区污水 处理配套工程建设较为滞后 集污管网建设则更为滞后 污水处理 能力较差 本区域毗邻杭州湾 处于河流下游 加上印染 电镀 熔炼等行业性污染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导致平原 河道和近岸海域水污染严重 环境情况不容乐观 4 对外开放整体不足 余慈地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 以民营经济 为主 依靠自我积累 客观上造成对外开放不足 尚未形成借助外 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机制 受原先杭州湾分隔带来的区位条件的 限制 外来投资较少 经济国际化水平较低 工业园区主要满足本 地企业的发展需要 对外招商引资平台功能较弱 同苏南等地相比 明显滞后 于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第三节重大意义 1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加速进步的趋势 充分发挥俩地民营经 济发达 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 加速余慈地区的融合提升 提高区 域内外资源配置效率 有利于增强余慈地区于全市乃至全省和长三 角的战略地位 是带动全市新壹轮快速发展 推进全市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战略决策 2 是贯彻落实 八八战略 和 六大联动 战略的具体体现 顺应长三角区域壹体化历史趋势 抓住港口壹体化和接轨大上 海的机遇 充分发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本区域的区位优势和 港桥海 资源优势 主动接轨大上海 加快融入长三角 大力发 展港口经济 大桥经济 海洋经济 是贯彻落实省委 八八战略 和市委 六大联动 战略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借助上海国际大均市 的各种功能平台 实现借力发展 拓展发展空间 打造 大桥经济 圈 3 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坚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 推进俩市布局导向联动调整 产业经济联动发展 基础设施联动建设 生态环境联动治理 城市 功能联动提升 有利于打破俩地之间的行政分割限制 重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区域关系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推 进城乡壹体化进程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 4 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构筑现代化大均市的重要内容 立足于俩地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构建统壹的产业升级发展平 台 推进沿湾产业带建设 培育国际性产业集群 有利于我市加快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于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北部城镇 建 设要素集聚明显 基础设施良好 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组团 是加快构筑现代化大均市 建设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壹节总体思路 余慈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贯彻实施 八八战略 和 六大联动 立足于余慈俩市间资源的系 统整合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大力促进发展模式转换 经济体制 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 整合提升各功能区块 构建统壹的产业升级 发展 均市区建设 基础设施网络 社会事业服务和生态屏障建设 平台 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城市服务能力 产业集聚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成为宁波市均市区北部 中心 第二节战略定位 余慈地区的战略定位是 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浙东生态文化旅 游休闲基地 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 基地 我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示范区 1 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宁波均市圈的战略部署 以余姚 慈溪现有 城镇为依托 以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浙江余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为支 撑 以跨区域联动项目为载体 整合提升产业园区 统筹基础设施 建设 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融合发展 把余慈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良好 发展特色鲜明 适 宜人居的宁波均市区北部中心 2 浙东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加强四明山区 杭州湾湿地区 姚江水系 慈溪中部丘陵区及平 原生态农业区的保护 加强和周边区域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