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系统在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的应用.doc
7页影像系统在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的应用影像系统在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的应用文/山东省联社枣庄办事处课题组,.推进信贷管理精细化,建立违规贷款/防控长效机制,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枣庄办事处(以下简称枣庄办事处)经过近3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全国率先研发了信贷影像管理系统.此系统自2010年6月在枣庄市农信社系统推广以来,共办理贷款10039笔,金额15.87亿元,审查退回手续不齐全,不合规贷款3867笔,金额5.93亿元,实现了信贷台前,台后有机结合,促进了信贷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复制性,为破解顶冒名等违规贷款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信贷影像管理系统研发的背景背景一:违规贷款多发,违章操作屡禁不止,威胁着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调查发现,违规贷款特别是顶冒名贷款存有诸多危害:改变了贷款的使用用途,逃避金融部门有效检查和监督;贷款资金大量向单户集中,形成"垒大户"风险;容易形成纠纷和案件,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背景二:信贷管理科技化水平低,不适应管理的需要.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没有任何现场监控和资料,授信风险无法在授信过程中进行监控,存在较大的盲点;在业务受理和审查过程中,对客户的有效识别和准入缺乏科技支撑,信贷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隐患无法有效杜绝;电子化建设缓慢,信贷档案管理落后,无法实现信贷非现场检查;贷款审查,决策流程以纸质资料报调查与分析薯lNVESTIGATIONANALYSIS送,传递和沟通,效率低,不安全,无法保证审查的独立性.背景三:管理缺位,形式化问题突出,内部机制失衡.贷款审查由信贷专管员在农信社(支行)分散完成,专管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查工作随意性大,贷款审查职责很难充分履行;审查过程缺乏监督控制,对此也没有进行详细记录,追究审查人员责任亦无依据;基层单位信贷审议小组构成单一,力量薄弱,贷款审查审议作用甚微.背景四:贷款流程不清,贷款风险管理要件不细,导致信贷服务水平不高和决策缺少科学依据.在信贷业务办理,管理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内部和外部混淆,前台和后台不分等问题,工作效能低下;贷款业务流程割裂,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设置和职责不合理,不科学,容易导致推诿和纷争,最终影响服务和产品质量;贷款调查缺乏针对性,贷款审查,决策依据不充分,贷款资料设计不合理,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基于以上原因,枣庄办事处于2007年开始提出研发信贷影像管理系统,历经开发,试点,完善,论证等多个环节,于2010年6月研制成功并上线运行.信贷影像管理系统的架构及流程设计枣庄办事处信贷影像管理系统采用了当前较为流行的物联网概念,系统架构为B/S,使用的开发语言为Java语言.在网络线路投资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安保视频网络10M带宽的备份线路;在应用系统安装设备投资方面,利用现代最73_调查与分析lNVESTIGATIONANALYSIS流行,最先进的设备,如二代身份证身份鉴别仪,网络一体机(打印,复印,和扫描四合一体机),可编程高清晰摄像机等设备,量身定做标准网络版影像系统.信贷影像管理系统以其独有的易用,稳定,高效,灵活和功能强大等优势,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最初的一个影像模块扩展到目前的40多个功能模块.以单笔贷款为例,客户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通过身份证识别仪建立基础资料,客户经理将客户借款基础资料扫描到系统内,提交专职审查人员在网上进行随机审查,贷款审查中心进行集中审议.在审查过程中,对有疑问需客户经理补充的资料允许通过系统补充提交.审查完成后,系统自动在客户经理用户内生成固定格式的表格,打印后作为贷款通过系统审查的依据,连同其他贷款资料提交农信社(支行)主任(行长)决策.同时,如贷款需提交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总部)贷审会审批,可以使用系统在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总部)直接打印相关资料以供审批.办事处可以使用系统进行业务查询和监控.信贷影像管理系统的性能及特点就具体性能而言,主要可归纳为三性:一是易用性.操作简捷,无需长期培训,签约环节自动化,快速高效.二是安全性.对扫描的文件,传输中的文件实行加密,对视频进行加密编码.由于系统数据机密性要求较高,因此选用10M带宽的MPLSVPN虚拟专用网.同时,系统使用专用接74口接入交换机,从而达到专网专用的目的.三是扩展性.该系统增加短信通知功能,可将影像系统与短信平台连接,实现"短信功能".当贷款审批成功时,可以自动发送短信通知"贷款审批成功"或"贷款审批未通过";贷款到期或逾期,也可发送短信提醒.信贷影像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系统入口排他化.系统设定客户进入系统的唯一入口是二代身份证识别仪,不可以手工建立客户基础资料,保证了客户身份的真实性.二是要件调查模块化.系统设定贷款调查采集的资料分为必要性要件模块和选择性要件模块,当一笔贷款的必要性要件未满足时,就无法启动下一个环节的审批程序,以此实现对贷前调查的有效控制.三是贷款审查随机化.系统根据审查人员的签到情况随机分配审查任务,受理机构和贷款户无法知道该笔贷款由谁审查,避免了内部人员和贷款户对审查工作的人情干扰.四是审查审批规范,高效化.风险管理员集中在法人机构贷款审查中心办公,对通过网络传输提报的贷款随时开展审查工作,每人配备专用的外核和车辆,明确规定各类贷款需要审查的要件,既让审查工作更加规范,又节约了原来贷款审查资料报送和资料补充的在途时间,提高了审查效率.五是业务流程固定化.审查通过的贷款客户名,证件号码,通过时间,审查意见,授信时间,授信额度等项目汇总到贷款审查意见反馈表上,然后下传到贷款受理机构作为贷款审查通过和发放贷款的凭据.六是现场签约声像化.设置固定的签约室,签约席位和摄像头,画面,声音由系统自动生成,不能人为改动;系统录像开始必须通过第二代身份证触动识别仪,二次触动识别仪则结束录像,实现了签约全程录像存储备查.七是贷款档案电子化.将贷款申请,调查,审查审批,签约录像所有资料纳入系统管理,建立长期的客户信用档案,至少保存5年以上,为各类贷款查询,审计,贷后检查,诉讼等工作提供了方便;市办事处,法人机构点击签约室监控,可以对各网点签约室进行实时远程监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八是信用评级授信移动化.为适用信用工程集中评定工作,设计开发了可移动的影像系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深入办贷现场对客户进行身份验证,资料采集和签约录像,从而将信用户的各类贷款全部纳入影像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自然人信贷业务上的全覆盖.信贷影像管理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信贷影像管理系统是枣庄市农信社对信贷管理的一次革新.在系统推广的过程中,枣庄办事处着重考虑当前信贷管理的实际,合理设定系统使用的人员,层次和范围,使信贷影像管理系统在潜移默化中融人到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去,确保了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在农信社的有效落实,使贷款"面谈面签"制度有据可查,提高了贷款审查审批的独立性,权威性,为贷款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根治了顶冒名等违规贷款的发生.课题组组长李金安副组长蒋继伟I,昭路成员褚晓曙刘炳厚刘毅崔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