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啤酒市场调查-哈啤退市:构建“AB系”的第一步.doc
5页哈啤退市:构建 “AB系”的第一步经济观察报, 2004作者: 肖可, 访问人数: 433美国的安海斯布希(以下简称“AB” )终于把哈尔滨啤酒(0249,HK)彻底收入囊中随着美国基金Castlerigg将具有影响性的 10.01%的哈啤股份悉数售出,AB会在近日提出哈啤私有化的申请,而哈啤亦将因此被撤销上市地位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这家全球最大的啤酒巨头终于在中国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开始构建“AB系” 的第一步 无奈的胜利 “AB应该是预料到私有化这一步的,但是他很可能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新疆证券专门从事食品行业研究的分析师吴红光认为 7 月 12 日,哈尔滨啤酒宣布,AB向其提出每股 5.58 港元收购协议,截至 2004年 7 月 9 日,AB公司已获得哈尔滨啤酒已发行股份 99.66%的股权根据有关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条例规定,AB公司由于持有哈尔滨啤酒 90%以上的股权,故有权向联交所申请,进行强制性收购在完成强制性收购后,哈尔滨啤酒将向香港交易所申请撤回其上市地位 目 录无奈的胜利AB的中国扩张征途 关键的股权来自于美国基金Castlerigg,根据联交所公告,Castlerigg已于 7 月 5 日悉售所持 1.003 亿股哈啤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10.01%。
在此强制性收购协议完成后,2002 年 6 月才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的哈尔滨啤酒亦正式被AB公司私有化这是继中粮集团私有化鹏利国际(0268)后,第 2 家即将被私有化的红筹公司不过,跟鹏利国际不同,中粮集团是将自已的“儿子” 鹏利国际买回而AB公司,本身是一家外资大型啤酒厂,在原有的哈尔滨啤酒的董事局全力支持下,以接近天价的价钱每股 5.58 港元在另一外国大型啤酒公司SABMiller PLC(SAB)手中取得哈尔滨啤酒的控制权 “之所以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可能跟AB提出的收购价格有关AB公司对哈啤报出的每股 5.58 港元的高价,相对于SAB曾提出的每股 4.3 港元的收购价溢价 29.8%,市盈率已经高达 50 倍,相当于对哈啤每百升的产能出价 63.5 美元,较过去两年半以来数起国际酿酒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平均收购价高出近一倍吴红光分析 安海斯获胜的消息刚一发布,分析师们就开始讨论安海斯是否出价过高了ING Financial Markets驻香港的分析师Lilian Leung认为这个价格实在高得出乎意料,这也促使SAB迅速的放弃了对哈啤的收购,携 2.11 亿美元全身而退 对手的退出,意味着AB公司此前提出的反收购价必须执行。
目前持有哈啤 37.4 %股权,按照每股 5.58 港元 比 的全面收购建议,将花费近 83 亿港元完成反收购计划,这比SAB的全面收购多花约 39.7 亿港元 这种价格已远超出哈啤本身所具价值,不过对于AB公司这位啤酒生产量达世界第一的巨人而言,并不缺乏融资渠道 “AB拥有哈啤之后,意味着其拥有与SAB对抗的重要棋子 平安证券马北燕如是认为AB在东北市场上目前没有建树,其战略合作伙伴青岛啤酒也没有,最明显的是AB在东北市场上的份额肯定会大大增加 先占市场,再启动全球的资金消化战略,进行中国市场的扩张,这才是最重要的AB的中国扩张征途 AB终于如愿俘获哈啤,尽管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AB将如何利用哈啤这张牌,目前尚未有明确说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AB将继续启用哈啤的管理层来管理从哈啤管理层积极吸纳AB而不是SAB,可以看出AB与哈啤的关系之密切哈啤管理层的经验、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对于AB,都是可利用的财富而且AB显然不愿意因为管理层争端引起哈啤的动乱 业内人士认为,AB很可能效仿与青岛的合作,让哈啤管理层在董事会成员中占一席之地,对于企业战略发展有发言权,但是AB将控制要害部门比如财务、人力。
以外资公司的惯例,很可能采取一些给予股权的激励制度更何况,包括哈啤董事长李文涛、行政总裁路嘉星在内的 6 名管理层,之前就拥有哈啤股份,在变现之后总金额将达 1 亿港元 依靠哈啤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借助这样一个全资子公司,AB在中国的扩张之旅正在开启 “这一次AB是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台前AB在中国只有百威,但是百威规模不大,而且定位高端啤酒,难以有很大突破AB要在中国市场结束单打独斗多年的局面,急需找到一个真正意义的本土代表,青啤不算,因为外资不太可能获得批准买下这个国企中的骄子而拿下哈啤,将是AB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的机会吴红光认为 AB在中国的扩张途径是外资啤酒参与中国市场的典型案例90 年代初期,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次浪潮采取的是直接投资设厂、自主产销其高档品牌,但是很快外资发现在中国诸侯混战割据的啤酒市场,外资的生存空间非常小,于是出现全线撤退,保留的也只是作为一个品牌存在 最大的啤酒市场在中国,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是 6%,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年增幅只有 1%~2 %,事实上已经很难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外资再次携款而来,不同的是,此次外资以控股或参股国内优势企业为主 于是乎AB成为青岛啤酒的战略投资者,根据债转股协定,AB对青啤的股权最终将增持到 27%。
这一次合作被誉为强强联手的佳话,一个是中国最大啤酒企业,一个是世界第一的啤酒企业 但是青啤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AB的胃口青啤的全线扩张带来的后果是资金吃紧,青啤目前处于整合期,时间起码在 2-3 年,而发挥效益又需要 2-3 年 “AB现在必须靠自己来完成扩张这件事情,中国啤酒业的整合程度远远不够,这就留下了很大空间,但是速度要快,因为AB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中国的这几家企业,还有诸位外资啤酒公司吴红光分析 虽然啤酒企业数千家,但是很难再找到一个哈啤那样规模的、还未名花有主的企业,国内排行前十名的啤酒企业,除燕京啤酒之外,都少不了外资的身影 “拥有哈啤之后,AB的市场格局变成百威主攻高档市场,青啤、哈啤主攻中低档市场,通过产品细分达到层次效益吴红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