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析.doc
4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从试卷整体来看,试题类型遵照高考模式传统与现实结合、基础与能力并存 ,试题稳中有变,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编排上,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能力立意”的编排思路考卷的特点:在试卷结构上,分为Ⅰ卷(阅读)和Ⅱ卷(表达),选考内容在Ⅰ卷(阅读)中,“大阅读”的两篇文章一个是文学类的,一个是实用类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探究题”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分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部分题型上又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类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是一则关于世界末日的文章, 3小题9分;这篇阅读材料简单,学生阅读起来,易读、易理解这篇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储备特点,考点设置典型,答案明确学生得分率较高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阅读选择题3小题9分,翻译三句10分;第6题选择很难辨别,第1个翻译“蠲”难度很大古诗鉴赏材料所选《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题目设置难度适中,但部分学生读不懂背诵默写12句12空共6分,由于事先给出范围,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背诵,所以效果较好选考题(二选一)部分4小题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是高考原题《电 影》,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是原创《跳出地球看地球》,难度适中。
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由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和第六大题“写作”组成,前者20分,后者60分语言文字运用分别考了成语使用、病句辨析为组合题,紧密结合高考,试题典型分析材料为原创题,紧密结合热点话题网络语言作文为用一句话来概括作文就是“容易审题,得高分难”要求考生要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高三四模语文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高中语文课改的新理念第一,体现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试卷对语文的“基础性”的体现在几道传统的考题上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体现在:试题中设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类,即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二选一的选考题设置,尊重并照顾了学生阅读兴趣和特长的差异性强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同时也对学生思想感情进行了正面熏陶第二,体现了语文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试题重点对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检测,特别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以人为本的理念,都是对三维目标达成的检测作文试题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用一句话来概括作文就是“容易审题,得高分难”首先是材料主题比较明确,比较直接,便于学生审题。
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主题但估计许多学生会夸夸其谈,写成空洞的套话作文题的试题紧扣学生实际,传递时代精神,选题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更体现出新课改考查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要做到学以致用,联系社会实际,作文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纵观语文试题注重基础与能力的结合,更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生活让大多数考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体现出自己的能力高三四模考试语文试题分析高三语文组2013.2.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