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界河店乡两岗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界河店乡两岗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极只析出H2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参考答案:D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解原理:阳极离子的放电顺序:银离子>铜离子>氢离子,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根据电解原理判断放电的离子.解答:解:可以将溶质看成3molNaCl和1molH2SO4,再转化一下思想,可以看成2molHCl,1molNa2SO4,1molNaCl,由于1molNa2SO4自始至终无法放电,且其溶液pH=7,暂时可以忽略,则电解过程可先看成电解HCl,再电解NaCl,最后电解水,即2HClH2↑+Cl2↑,2NaCl+2H2O2NaOH+H2↑+Cl2↑,2H2O2H2↑+O2↑,生成的NaOH为碱性,pH大于7.A、阴极自始自终是氢离子放电,只析出H2,故A正确;B、阳极氯离子先于氢氧根离子放电,先析出Cl2,后析出O2,故B正确;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故C正确;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生成的NaOH为碱性,pH大于7,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电解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会根据电解原理书写常见电解质的电解反应,难度较大.2. 对可逆反应:A(g)+3B(g) 2C(g) ?H <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的更大B. 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氦气,v(正)、v(逆)都减小C. 增大A的浓度v(正)会增大,但v(逆)会减小D. 采用催化剂一般v(正)、v(逆)同时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参考答案:AC3. 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晶体硅 B.食盐 C.冰 D.金属钾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酸钾溶液 B.液态氯化氢 C.液氯 D.氯水参考答案:D略5. 下列有关碱金性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是弱碱参考答案:AB略6. 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硫酸 D.浓硝酸参考答案:A 7.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 B.SO2 C.O2 D.CO参考答案:B【考点】气体的收集.【分析】不溶于水的气体,可利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以此来解答.【解答】解:NO、O2、CO均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B.8. .1 mol?L-1 NaCl溶液的含义是 A.1 L水中含有1 mol NaCl B.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C.1 L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D.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所得的溶液参考答案:C略9. 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 )A.NH3 B.NO2 C.Cl2 D.N2参考答案:D 10. 下列关于淀粉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属于糖类,有甜味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淀粉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 D.淀粉在人体内能够水解,生成葡萄糖,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A11. 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1)配制100 g10%的CuSO4溶液,称取10g胆矾晶体溶于90 g水中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H2SO4溶液,浓硫酸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入容量瓶进行定容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H2SO4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4)实验室制取氯气,当二氧化锰足量且反应充分,利用收集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求算出的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A.只有(1) B.只有(2) C.(2)(3)(4) D.(1)(3)(4)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说法正确是的A. 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 甲烷点燃前不需要验纯C. 二氯甲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 D. 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参考答案:D【详解】A项、甲烷的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A错误;B项、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易发生爆炸,点燃前进行验纯,甲烷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故B错误;C项、因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项、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甲烷和异丁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称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注意熟悉甲烷的结构特点及性质是解题关键 13.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相关物理量的计算.14. 下列物质溶于水电离出的Cl-数目,与2mol NaCl溶于水电离出的Cl- 数目相同的是( )A.1mol MgCl2 B.2mol KClO3 C.1mol AlCl3 D.1.5mol CaCl2 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 A. SO2 B. H2O2 C. O3 D. HClO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将下列仪器组成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可以得到汽油和煤油。
1)下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上图仪器按顺序连接为一整套装置:e接( );( )接( );k接( );( )接( );( )接( )填字母)(3)A仪器中c口用于________,d口用于________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5)在B中注入石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2)i h a l b f g j(3)进水 出水(4)蒸馏烧瓶支管口处(5)防止暴沸解析 (2)实验仪器的安装要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3)冷凝管中的水要从下口进,从上口出4)因为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5)为了防止暴沸,反应前应向蒸馏烧瓶中加碎瓷片或沸石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5分)一定量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汽,此三种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9.6g当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无水氯化钙后,增重25.5g,则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3.2g (5分)18. 在实验室里,用50mL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MnO2反应,来制取氯气。
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2)若生成2.8L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MnO2参加反应?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 (2)①10.88g②0.25mol略19. 已知KClO3和KCl在H2S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氯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用K35ClO3与K37Cl反应,则生成的Cl2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