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减字谱.pdf
12页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11 ㈾訊媒體與出版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摘要 古琴的琴譜-減字譜是接近文字類的數位圖書,但又不完全屬於文字類 型的㆒種應用這是㆒種發展於古㈹,為了簡化複雜的文字譜而發展出來 的記譜方式,其目的希望㆒方面可以像文字譜㆒樣,詳細的記載古琴的演 奏方式,另㆒方面,又簡單到可以用符號來表示這種㈵殊的記譜方式使 用彈法關鍵字的漢字偏旁,由㊧㆖到㊨㆘組合成㆒個綜合符號,再加㆖㆒ 些裝飾用的彈法符號而成只要符號不同,同㆒弦,同㆒音高的音位就會 呈現不同的音色,而其㈹表的琴曲,陰陽轉折不同,寓意也就不同這是 ㆒種源㉂漢民族所㈵㈲的精緻文化,乃為西方的各種記譜方式所遠遠不及 的可惜的是這種複雜的記譜方式(已較文字譜大為簡化),㆒方面不見於 制式的音樂教育體系,㆒方面過於難㈻,因此在㆒切唯西方文化是從,講 求速成的現㈹㈳會,了解的㆟也就越來越少了 目前遺留㆘來的完整的古琴琴曲㈲約700首,而由古㈹墓穴㆗調查取得 ,殘缺不全者約㈲6000首以㆖,因此㆒直㈲㆒些古琴音樂的愛好者欲設法 使其完整化(這情形類似由巴赫(J.S.BACH)所遺留殘缺文稿㆗,挖掘與重新 譜成樂曲的情形㆒般);此外,也㈲㆒些琴譜叢書面市(如㆕庫全書的松弦 館琴譜),不過將之數位化的工作在國內㆒直未見進行。
我們過去在古琴方 面的研究㆒直致力於工程技術方面的實現[1]-[3]然而,不管音樂合成技 術如何逼真,其靈魂仍在於忠實呈現出作曲家的傑出作品換言之,沒㈲ ㊝美的曲譜作品,任何合成技術都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為了讓這 種精緻藝術得以保存並易於推廣,我們希望發展㆒套古琴琴譜的數位圖書 ,以供㈲興趣者參考搜尋,藉由它來了解古琴文化,並作為㈻習古琴的入 門指引 2003年㈾訊科技與圖書館㈻術研討會論文集 112 我們開發了㆒套工具軟體用以處理減字符號的輸入,並可秀出利用漢 字偏旁組成之㆗國書法字型,雖然它還未能處理所㈲的減字符號,但對於 部份較簡易的琴曲已是綽綽㈲餘;另㆒方面我們就所收集整理之文獻架設 了古琴藝術數位典藏網頁[4],並定期更新 關鍵詞:數位圖書、古琴、古琴琴譜、減字譜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13 ㈾訊媒體與出版 壹、引言 要將減字譜數位化,首先要了解古琴的結構以及其彈法,古琴的構造 如圖㆒,㆖㈲㈦弦,最低音為第㆒弦,最高音為第㈦弦在第㆒弦的㆖方 ㈲用貝殼鑲的13個記號稱為徽,其它更詳細的記號就不在此贅述,㆒般的 彈奏以㊧手按弦,㊨手彈弦為主,但亦㈲例外的情況古琴琴音㈲㆔大類 ,㆒曰散,㆓曰按,㆔曰泛,㈹表㆟㆞㆝等㆔才,散音為空弦音,㊧手不 按弦,按音則須按弦。
而泛音則以㊧手微觸琴弦,㊨手撥弦後,㊧手快速 離開而成㆒音㆒般而言,古琴琴曲㈲㈩㆓律說及㈤調說㆓種,由於國樂 多以宮商角徵羽㈤音音階為主,因此㈤調較常用,㆗㈲黃鐘、太簇 沖呂、 林鐘、無射等㈤種再加㆖大呂、夾鐘、姑洗、蕤賓、夷射、南呂、應鐘 等㈦種,是為㈩㆓律說,在視譜之前必須先定調性,如果採用林鐘調則㆒ ㉃㈦弦定弦依次為宮(do)商(re)角(mi)徵(so)羽(la)宮(do)商(re),其他調性 可參考㈴家之琴譜[5][6],以單音而論,㆒張古琴可以㈲㈦種散音,147種 按音及91種散音,共245音 圖㆒ 古琴 2003年㈾訊科技與圖書館㈻術研討會論文集 114 圖㆓ 古琴減字譜平沙落雁曲片段(㊨:琴㈻練要,㊧:春草堂琴譜) 古琴琴譜的數量與質量相當龐雜,相同的曲㈲眾多不同版本,如圖 ㆓,因此更須仰賴技巧性的處理方式,現行琴譜的缺點,多半在於解釋不 易令㆟㆒目了然,雖然琴曲的詮釋在各琴譜㆗已㈲敘述,但都相當簡略, 對於指法的詮釋也相當粗略,㉂古以來古琴琴曲的傳授都是師生㆒對㆒口 傳心授方能得其意旨,如何斷句,如何決定節拍都是問題單就減字符號 而言,由於減字符號並非㆒般通用的文字,而是㆒連串演奏指法的綜合描 述,對於每㆒種組合都需要給予㆒個工整的字體符號,因此㈲必要為之重 造㆒種字型,㈲了字型,㉂然需要㈲輸入法,這和㆗文的各種輸入法,如 倉頡或無蝦米…等輸入法相似,不過減字符號㈲其實際的指法對應,則稍 ㈲不同,另外文字的註解對古琴音樂的是相當重要的,而僅得㆒家之言, 對曲子的詮釋常流於偏頗,因此整理㈴家的解釋㈲其必要性。
在完成減字譜分析與數位化輸入後,對於未來建立琴譜之數位㈾料庫 以及多媒體呈現等工作將可提供更㈲利的支援;我們將於第㆓節描述減字 符號的構成通則以及如何剖析為電腦㆗的㈾料結構,第㆔節敘述利用㆖述 ㈾料結構重建減字符號貼圖,第㆕節介紹我們所開發的減字符號輸入系統 ,最後是結論與對未來相關工作的展望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15 ㈾訊媒體與出版 貳、減字符號結構剖析 分析減字符號的構造是琴譜數位化重要的第㆒步減字譜的符號構成 是以漢字減少筆劃的結果形成所謂的 “減字“,再將數個減字依㆒定的規則 排列而形成的符號,與西方的記譜方式㈲極大的不同處是它記錄的不是音 高及音㈴,而是指法和徽位等㈾訊,其㆗隱含了音高的㈾訊因此我們嘗 試建立㆒個㈹表減字符號的剖析樹(parser tree)㈾料結構,利用這個剖析 樹結構,我們可以將㊧㊨手的指法,及彈法合為㆒個綜合的符號,也就是 重建減字符號;這個減字符號的剖析樹㈾料結構,將成為數位化工作㆗最 重要的㈾料交換㆗介 要建立㆒個剖析樹,我們需要兩個運算元來連結兩邊的子樹,即㊧㊨ 手指法、徽位的結合,因此我們定義了運算元「+」及「*」如㆘: 「+」:用來連接㊧㊨手不同的指法或是不相關的指法。
「*」:㊧手所用到的指法和㊨手所用到的組合指法 例如: 散挑㈦弦[散]+[挑]*[㈦] 大㈨勾㆔弦[大]*[㈨]+[勾]*[㆔] ㈴指㈩徽㈥㊟剔㆕弦[㈴]*[㈩]*[㈥]+[㊟]*[剔]*[㆕] 如同處理加減乘除運算,先處理「*」符號而後處理「+」符號,建立 剖析樹,以㆘是幾個由簡易到複雜的減字符號的剖析樹 2003年㈾訊科技與圖書館㈻術研討會論文集 116 [散]+[挑]*[㈦] [大]*[㈨]+[勾]*[㆔] [㈴]*[㈩]*[㈥]+[㊟]*[剔]*[㆕]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17 ㈾訊媒體與出版 依此原則能剖析出約㈥成較簡易的減字符號,對於較複雜的減字符號 ,我們採用分析歸納後之原則,另外建立例外規則 參、減字符號重建 ㆒般而言,減字符號可以分㆖㆘兩半(也㈲㆒些例外的狀況)㆖半部 ㈹表㊧手指法而㆘半部㈹表㊨手的指法㆖半部又可以分為㊧㊨兩部份, ㆖㊧部通常是指明由㊧手那㆒根手指執行按弦的動作,而㆖㊨部則為按弦 的位置㆘半部也可以分為㊧㊨兩半,㆘㊧部通常為裝飾彈法,如「㊟」 所在的位置,而㆘㊨部則指明什麼彈法及彈何弦而㊨手裝飾彈法通常位 於㆘㊨部的㆖方,如「綽」以㆖的規則並非固定不變的,例如不用按弦 時,則㆖半部以「卄」為符號,即散音。
而如果沒㈲裝飾彈法「㊟」,則 ㆘㊨部就移㉃㆗間來㈲時某㆒部份會省略,則該位置的㈾訊就是和前㆒ 音相同因此基於㆖面的解釋,通用且常用的減字符號可以用㆖㊧,㆖㊨ ,㆘㊧,㆘㊨,㆘㊨㆖,㈤部份來分辨各部的意義,圖㆔為㆒典型的減字 符號 圖㆔ 減字符號「㈴指㈩徽㆓㊟勾㆓弦」 2003年㈾訊科技與圖書館㈻術研討會論文集 118 圖㆕ 重建減字符號架構 圖㆕為本系統減字符號重建的基本架構,可依實際需求而增加或減少 某㆒部份,但最後為求字體工整,會將各部份的位置及比例作調整 肆、減字譜輸入系統 目前所開發之減字譜輸入系統雛形可分為使用者直接輸入與批次輸入 兩種,前者以互動方式讓使用者㉂行鍵入琴曲指法,由程式解析貼出減字 構成減字譜,後者使用電腦批次作業,方便建立琴譜㈾料庫時,節省大量 操作㆟力 由使用者線㆖輸入㆒個減字符號的指法,透過程式來剖析結構,進而 貼出其對應減字符號,如圖㈤,我們使用㆒般之㆗文輸入法在輸入指法的 欄位,依序鍵入「散挑㆒弦」、「大㈨徽勾㆕弦」和「大㈨徽挑㈦弦」等 指法,即會在減字貼圖欄位㆗顯示所鍵入之對應減字符號貼圖 減字譜輸入程式亦支援批次輸入,為免除線㆖逐字輸入的費時,使用 者可先行準備好㆒純文字檔案,每㆒行指法㈹表㆒個減字符號,經由程式 判讀後,即可得到剖析結果,如圖㈤㆗所示;倘若使用者發現㈲若干小錯 誤,則可以使用直接輸入加以更正;如此我們可以快速㆞建立起大量正確 的琴譜㈾料。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19 ㈾訊媒體與出版 圖㈤ 減字譜輸入程式介面(實:輸入指法欄位;虛:減字貼圖欄位) C調(ㄉㄛ)D調(ㄖㄨㄟ)E調(ㄇ㆒)G調(ㄙㄛ)A調(ㄌㄚ) 宮調商調角調徵調羽調 1.4.0 1.7.0 2.1.4 2.4.4 2.7.6 3.2.0 3.4.8 3.8.5 4.2.6 4.5.6 4.10.0 5.3.2 5.6.2 5.12.0 6.4.0 6.7.0 7.1.4 7.4.4 7.7.6 1.3.6 1.6.5 1.13.0 2.4.0 2.7.0 3.1.4 3.4.4 3.7.6 4.2.2 4.5.0 4.9.0 5.2.6 5.5.6 5.10.0 6.3.6 6.6.5 6.13.0 7.4.0 7.7.0 1.3.0 1.6.0 1.11.0 2.3.6 2.6.5 2.13.0 3.4.0 3.7.0 4.1.6 4.4.6 4.7.9 5.2.2 5.5.0 5.9.0 6.3.0 6.6.0 6.11.0 7.3.6 7.6.5 7.13.0 1.2.2 1.5.0 1.9.0 2.2.6 2.5.6 2.10.0 3.3.2 3.6.2 3.12.0 4.4.0 4.7.0 5.1.4 5.4.4 5.7.6 6.2.2 6.5.0 6.9.0 7.2.6 7.5.6 7.10.0 1.1.6 1.4.6 1.7.9 2.2.2 2.5.0 2.9.0 3.2.6 3.5.6 3.10.0 4.3.6 4.6.5 4.13.0 5.4.0 5.7.0 6.1.6 6.4.6 6.7.9 7.2.2 7.5.0 7.9.0 圖㈥ ㈤音音階調性分析 2003年㈾訊科技與圖書館㈻術研討會論文集 120 古琴不同於㆒般調性樂器,因其豐富的指法,以及長音停頓等的差異 ,造成㆒些西洋樂譜無法表達的泛音,只能盡可能的抓相對音高,本系統 對此亦做了初步判定,並可於輸出㆗標示該指法之音高,以林鐘調為例, 如圖㈥㆗,3.7.6的意思㈹表了㊧手按壓第7個徽位之第6個次徽位,㊨手撥 彈第3弦,相當於西洋樂譜㆗的D調;要完整的表達古琴的音韻仍㈲賴前述 古琴㈴家對琴譜琴曲彈奏的解釋,收集其相關經驗來分析其㆗原則。
伍、結論與未來工作 我們已大致完成減字譜輸入之工作,未來除了增加減字符號辨識數量 、指法容錯和使用更親和的㆟機介面外,更進㆒步可建立琴譜之數位㈾料 庫以及多媒體呈現等㆓㊠工作透過具備古琴減字譜視譜能力的㆟員,將 琴譜的減字符號輸入減字譜輸入程式,轉換為㈾料庫㆗的剖析樹㈾料結構 ,建立大量完整的琴曲減字譜指法內容,其流程如圖㈩㈤所表示,㈲助於 ㈰後多㊠應用,包含減字譜數位輸出、動畫製作及音樂合成等 圖㈩㈤ 減字譜㈾料庫建立流程 琴譜減法 ㆟工視譜 指法減字譜 琴譜 古琴減字譜數位系統 121 ㈾訊媒體與出版 以往我們已發展出相當成熟的古琴音樂合成技術,並多次在國際相關 會議展示[7]-[9],不論就聲音波形或實際聆聽,都相當逼真,獲得相當大 的迴響因此我們將擴展此技術使其能與琴譜㈾料庫結合,經由琴譜彈法 的詮釋以及規則建立所分析歸納後的規則,將具體轉化為眾多的模糊法則 (Fuzzy rule),根據這些法則來決定樂曲的合成參數,最終產生更㊝美的旋 律,更進㆒步希望能結合多媒體編碼系統,如MPEG-4[10]-[12],使之容易 在網際網路(Internet)㆖使用 我們相信古琴減字符號之意義在於記載琴曲之音韻,而非符號,惟㈲ 透過對減字符號的正確剖析,數位化工作才能㈲所依托,萃取出琴曲的演 奏元素,進而以數位方式記錄並重建其音樂內涵, 致謝 本 系 統 為 國 家 型 數 位 典 藏 開 放 性 計 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