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中产阶级消费特征探究.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157848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中产阶级消费特征探究【摘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正在形成的中产阶层 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文化和价值观笔者认为中国当前中 产阶级在消费心理上有三大冲突: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的冲突;浪漫伦理与现实理性的冲突;品位区隔与品味追随 的冲突消费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趋同性特征:新消费理 念正在形成;对外国品牌与文化的崇尚,品牌与模式的身份 区隔作用不断增大;生活的实际需要正让步于消费欲望;从 追随模仿型消费逐步转向形成风格与个性关键词】中产阶级 消费特征 浪漫伦理 品位区隔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从整体上说仍是一个传统的金字 塔型结构,极少数人居于社会上层,大多数人处于下层,主 要是农业人口仍占有较大比例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 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并不断向现代结构发展需要注意 的是,我国社会的城乡分割仍非常严重,我国中产阶层主要 集中于城市,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 白领已经超过或者接近蓝领职业群体,这些城市的社会结构 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社会的结构我国中产阶级的状况是当前学术研究和市场研究的热 点之一对这个阶层的称谓也较多,比如中间阶层、中产阶 层、中等收入层等等学界较多使用“中间阶层”的概念, 十六大报告中使用了 “中等收入层”这一提法。

      本文中统一 采用中产阶级的称谓中产阶层的职业构成包括: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的 专业人员、中小企业的经理、企业家、各级公务员、办事员、 行政事务、公共事业的专职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小业主、 小商贩等、商业、服务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国家统计局 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今年我国将有16%的城市家庭步入中 产阶层,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即2007年将有2950 万户达到中产阶层家庭,2010年将有5700万户从人口规 模增长速度来看,相应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8300万人和1. 7亿人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富裕群体,将构成中国社会 最稳定的中坚力量这一阶层的消费特征研究也因此颇有价 值一、中国当前中产阶级在消费心理上的三大冲突1、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其中的核心依 然坚韧地在中国社会散发着影响,从文化的根基看,中国传 统的消费文化很大程度上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 核心“仁、义、礼、智、信”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上留下了 深刻的痕迹弹性、中庸、重视人际关系与礼仪、信誉、义 气与信任关系高于契约,尊重历史沿革规则等是儒家商业文 化的特征从形成的环境看,中国长期以来是处在短缺经济 状态下,节俭实用的思想与勤俭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中国社会 消费文化的主流,消费需要与欲望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这其 中当然也与世界所有国家一样,存在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模 式,但毕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构成社会消费文 化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西风东渐,在西方消费理念和品牌产品 的冲击下,人们对外来商品、文化与生活方式普遍有了很强 的认可心理,尤其是外国的一些知名品牌洋货象征着购买 力、地位、品位以及时髦;洋消费成为一种文化价值倾向 在这其中,中产阶级又是社会上外国商品与消费文化接受力 最强的群体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目前都属于两种文化、双 重观念的混合体,因而更倾向选择外国的品牌和西方的生活 方式,这也构成他们的地位商品象征通过对不同品牌、生 活方式的消费选择展示他们的阶层地位超前消费、花明天 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信贷等以前认为是西方的消费方式已 深入人心2、浪漫伦理与现实理性的冲突中国当前中产阶级在消费心理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已经 发生了一些关键性的变化,在新中产阶级的身上表现得更为 突出一些新的享乐主义消费群体已经形成,他们的需求不 是受到“需求经济”的约束,而是受到“欲望和梦想经济” 的约束,或者是对新事物和新体验的渴望的约束现代消费 往往被认为是人们追求享乐的结果,现代消费者本质上是享 乐主义者。

      中产阶级的消费本身是一个快乐游戏,但其根本 上还只是差别游戏之一部分通过采用建立在享乐主义基础 之上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一新生阶级把自己同它的社会竞争 对手区别开来,而且在通过伦理和审美上同上层阶级的直接 对抗,向通行的社会所承认的品味提出挑战更进一步指出的是,这种理想的享乐主义消费群体的消 费除了迎合与跟从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消费文化的 新主角们并不是出于传统或习惯而不自觉地接受了一种生 活方式,相反,他们把生活方式变成了一个生活计划,他们 将特殊商品、服装、实践经验、外表以及身体姿态设计成一 种生产方式,用于展示个性和表达他们对方式的感觉换言 之,作为新消费群体的中产阶级其实是将消费场作为他们展 示自我与个性的一个表演舞台这样,在表演与虚饰之外, 中产阶级的消费又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即消费就是他们的生 活,或者说是他们建构生活意义的手段但另一方面,消费又是一种现实而理性的行为,它受人 们的收入制约,受最大效用原理制约很多笼罩在“中产” 光环里的人,看起来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上生活的压力只有 他们自己知道随着信用消费的日益普遍,个人和家庭的负 债生活和消费现象是继企业负债经营现象后的又一个时代 特点。

      但在此过程中,部分“中产”转眼成“负产”,“负 翁”们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以贷款买房为例,一个人用60 万元买下房产,其中向银行借贷40万元,目前他还可以依 靠工资来慢慢还钱,可一旦这些人失去工作或收入减少,就 可能彻底变成〃负产阶级〃现在,很多年轻人贷款买车买 房,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中产阶层在中国刚刚兴起,还远远没有得到发展和壮 大,暂时无法形成一个庞大而稳定的群体,教育、医疗、住 房等刚性支出还在不断增加相关统计显示,教育费用、医 疗保健与住房改善等刚性支出大幅度增长,2005年1至9月 份,这三项消费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1.8%. 21.2%和 20. 3%o对这些支出的增长,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迥异 以教育支出为例,2005年1至9月份,西安市高收入水平家 庭人均教育支出为1000余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而 据统计部门推算,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不低于800元, 该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为13%,是高收入家庭的2倍多可 见,中国现阶段中产阶级的各方面压力仍然很高,他们既想 浪漫,追求品位又不得不面对经济方面的羞涩.3、品位区隔与品味追随的冲突在描述中产阶级在消费行为上是一个地位追求者时,已 经触及了他们对于品位与格调上的讲求。

      为了达到社会区分 的目的,他们还必须有行之有效的途径——不断制造品味与 变换品味,也就是说,他们还是不折不扣的品味追随者与品 味制造者通过对于社会地位在中产阶级消费中的作用的分析,我 们可以看出,现代消费经常被理解为差别和差别游戏据此, 生活方式和品味是由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有等级地排列和 决定的某一阶层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是类似的在差别 制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或者产生与社会阶层有关的不同 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品味品位从大的方面而言,是个人生活方式或者生活风格的 体现,但其实品味也表现在生活的细节问题上在研究中, 对食品的喜好和餐桌礼仪都标志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 会地位的高低中产阶级的消费现象虽然复杂,理论家们对中产阶级消 费的诠释也各有千秋,但在这些理论的背后,中产阶级的消 费形象却具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中产阶级是消费与 时尚的参与者及主要力量,这种参与是一个阶层社会表现的 方式之一,在不同的国家虽然可能表现形式不尽一致,但其 消费热情则是共同的;第二,在消费场域中,中产阶级是一 个积极的地位追求者,这种地位诉求的背后,是社会区分的 逻辑,即求同于自己所羡慕的社会上层,求异于不如自己的 社会下层,因此他们总是对与身份相关的符号消费情有独 钟;第三,中产阶级实现其消费区分逻辑的主要方式是"品 味”或者“格调”,这是他们与缺少经济资本的社会下层和 缺少文化资本的新富阶层区别开来的社会区隔的策略;第 四,在消费当中,中产阶级不是自主的、自由的,他们往往 身不由已的成为“外在导向者”,更容易受到外在力量的影 响与驱使如贵族或上流社会的喜好、广告、时尚等,如此一 来,他们的消费明显表现为一种被操纵的社会行为,甚至连 中产阶级消费者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操纵的玩偶与牺牲品。

      中国现阶段的中产阶级,理论上应该是比较虚荣和势利 的阶层,之所以追随更高阶层的品位而努力区隔中下阶层的 品位,原因是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 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 情就是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中看起来过的既得 体又安全因此他的虚荣心和喜欢炫耀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 必然体现出来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 更低的社会阶层奋斗上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缺少富人阶层 才有的高级生活品味,因而在生活中追求的恰好是那些缺乏 个性的、标准的、可以明确指示身份的物品中国的中产阶级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断层,其消费文 化尚未发育成熟便已夭折因此,分析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 消费文化很难沿袭西方的研究模式,笔者认为造成当前中产 阶级消费心理三大冲突的原因来自主流文化与道德规范的 缺失20多年中国的变迁是在多种社会发展阶段高度浓缩的 状态下,农业社会的前现代文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文化和消 费社会的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社会主流文化处于混乱状 态同时,社会经济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前30年构建 的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模式迅速消解,市场经济初期的各种 道德与文化弊端在中国社会不断浮现,儒家文化的精华部分 -诚信仁义也被大多数人抛弃,社会价值评价与道德规范也 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大变动,就全社会的背景 看,主流文化一一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社会道德规范在多元冲 击下正处于一个消解过程,这种消解是利是弊且不在此评 价但整个社会则是处于一种主流文化的断层期历史的角 度看,文化与道德的构建总是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变迁中国 本土消费文化也经历着一个去地方化、去传统化过程,新型 的消费文化在冲突、包容与互动中逐步孕育在职业、教育 等背景下,不同阶层对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与传统 和内在文化的结合扬弃等开始形成不同的落差,阶层和群体 文化的特征在逐步显现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中产阶级从文化 的认同与兼容角度看,是目前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最深的群 体他们籍借工作场域(都市白领、文化人等)、直接感受 (旅游)、视觉碰撞(电影、电视、杂志等)、移民(城市之 间、城乡之间、国家之间)等方式,对外来消费文化的感受 与接纳度最大,中产阶级将是社会主流文化、特别是消费文 化构建的重要角色,并由此而引导着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走 向随着群体的不断膨大,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举止文化开 始出现分化与多元倾向,但总体消费品位、追求、价值观念 看,泛白领普遍比新富阶层更具文化性特征若就消费文化 的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不同特征来判断新富与新中产 的消费文化倾向,总体上看,新富阶层中传统消费文化仍占 主体优势,但已是一种变异的传统消费文化。

      新富阶层总体 上更偏重于实用主义的原则日常消费的实用、社会关系的 实利、地位商品的奢侈是他们的消费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 归为更加注重感官愉悦的群体有文化的后期“新富"则出 现泛白领阶层的文化取向泛白领阶层中现代与后现代消费 文化为主体的倾向性已基本形成,传统消费文化的地位不断 下降其中一部分,如跨国公司白领、新型文化人、部分专 业人士与商业精英阶层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后现代消费 文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品的美学感受、心理愉悦、文化 品位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重视,并开始在消费举止和方式中得 到体现这表明消费愉悦的方式与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成长 背景有较大的关联二、中国现阶段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趋同性特征1、新消费理念正在形成消费什么,如何消费是一门学问如同鲍德里亚所言 “消费社会也是一个学习消费的社会,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