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处理及预防.ppt
36页宫腔镜、腹腔镜手术 常见并发症处理,宫腔镜能够直接观察子宫颈管和宫腔内膜的生理与病理变化,由于它是直接的观察,同时通过镜体的放大效应,可以清晰看到子宫内膜和子宫血管以及子宫腔内形态学的改变,它和我们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最大的优势,能做定位的活检,不容易遗漏微小内膜病灶,目前被誉为是诊断子宫腔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正常情况下子宫腔是一个倒置的三角形,子宫的厚度是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而有改变的,它是一个非常狭小的腔隙,正常情况下只有5ml的容量,子宫肌壁的前后壁的厚度在正常情况下只有1~1.5cm,子宫的颈部和峡部只有0.6~0.7cm,子宫内膜随着卵巢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厚度是有变化的1. 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无生育要求而 有保留子宫的愿望2. 子宫内膜息肉3. 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4. 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适应证,5. 子宫畸形6. 宫腔内异物7. 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8.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宫腔镜手术适应证,1. 绝对禁忌:无2. 相对禁忌: (1)体温>37.5℃; (2)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 (3)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 (4)近期发生子宫穿孔; (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坚硬、难以扩张; (6)侵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 (7)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宫腔镜手术禁忌症,宫腔镜术前评估,(一)宫腔镜检查1. 排除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2. 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 体、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阴道分泌物 常规3. 心电图4. 根据病情酌情增加相关辅助检查宫腔镜术前评估,(二)宫腔镜手术1. 完成上述宫腔镜检查项目2. 辅加项目: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3. 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术前预处理(视手术需要酌情选择),1. 子宫内膜预处理: (1)药物预处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使用2-3个月,抑制内膜增生,薄化子宫内膜;(2)机械性预处理:术中负压吸宫,薄化子宫内膜(不孕症及宫腔粘连者慎用) 2. 子宫肌瘤预处理:对于肌瘤直径≥4cm的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内突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合并严重贫血者,应用GnRH-a治疗2~3个月,使肌瘤和子宫体积缩小,纠正贫血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应选择在早卵泡期实施,此时内膜较薄,视野相对开阔,便于手术操作术前已进行药物预处理者,完成预处理后即可进行手术术前准备 病情告知与知情同意 宫颈准备:术前晚酌情放置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或给予米索前列醇400ug阴道后穹窿放置,以软化宫颈,便于术中宫颈扩张。
术前禁食6h以上宫腔镜临床应用,1.子宫内膜活检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评估宫腔形态及宫腔和(或)宫颈管病变,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注意活检组织的大小宫腔镜临床应用,2.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根据息肉形态、大小及根蒂部位,选择切除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既要切除息肉根蒂部,还应注意保护病变周围正常内膜宫腔镜临床应用,子宫内膜切除或去除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纵隔切除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异物取出或切除术 宫腔镜输卵管间质部插管术: 宫颈管赘生物切除术,宫腔镜手术并发症防治,出血 子宫穿孔 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 气体栓塞 感染 其他,出血,出血是宫腔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出血多是由于术中切割过深引起子宫肌壁血管层位于粘膜下5~6mm,约在子宫肌壁1∕3处当采用电切环切除深度≥肌壁全层1∕3时,可能伤及血管出现出血术后出血常由于宫腔灌流压力下降膨宫压力下降,使出血增多处理方法:①电凝上血②药物止血:肾上腺素0.5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ml注入宫腔③压迫止血:术终宫腔置24号Foley导尿管,球囊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30ml(根据大小),压迫6-8h后取出④介入治疗:用不同物质选择性地阻塞子宫动脉以阻断子宫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⑤手术治疗:如各种止血方法无效,可行腹腔镜下手术或开腹切除子宫子宫穿孔,引起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包括宫颈狭窄、宫颈手术史、子宫过度屈曲、宫腔过小以及施术者经验不足等 (1)临床表现:① 宫腔塌陷,视线不清;② B 超声像图见子宫周围游离液体,或大量灌流液进入腹腔;③ 宫腔镜可见腹膜、肠管或大网膜;④ 如有腹腔镜监护则可见子宫浆膜面透亮、起水泡、出血、血肿或穿孔的创面;⑤ 作用电极进入并损伤盆、腹腔脏器引起相应并发症症状等 (2)处理:首先查找穿孔部位,确定邻近脏器有无损伤,决定处理方案 穿孔范围小、无活动性出血及脏器损伤时 ,可使用缩宫素及抗生素、观察 ;穿孔范围大、可能伤及血管或有脏器损伤时 ,应立即腹腔镜或开腹探查并进行相应处理 (3)预防:① 加强宫颈预处理、避免暴力扩宫;②酌情联合 B 超或腹腔镜手术;③ 培训与提高术者手术技巧;④酌情使用GnRH-a类药物缩小肌瘤或子宫体积、薄化子宫内膜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1)诱因:宫内高压、灌流介质大量吸收等2)处理原则:吸氧、利尿、治疗低钠血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水中毒,处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防治肺和脑水肿特别注意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纠正,应按照补钠量计算公式计算并补充:所需补钠量=(正常血钠值-测得血钠值)52%×体质量(kg)。
开始补给量按照计算总量的1/3或1/2补给,根据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心 律、肺部体征及血清Na+1 、K+1 、Cl-1 水平的变化决定后续补给量切忌快速、高浓度静脉补给,以免造成暂时性脑内低渗透压状态,使脑组织间的液体转移到血管内,引起脑组织脱水,导致大脑损伤宫腔镜双极电系统以生理盐水作为宫腔内灌质,发生低钠血症的风险降低,但仍有液体超负荷的危险3)预防:① 宫颈和子宫内膜预处理有助于减少灌流液的吸收;② 保持宫腔压力≤100mm Hg或<平均动脉压;③ 控制灌流液差值在 1000~2000ml;④ 避免对子宫肌瘤破坏过深灌流液过量吸收综合征,气体栓塞,手术操作中的组织气化和室内空气可能经过宫腔创面开放的血管进入静脉循环,导致气体栓塞气体栓塞发病突然,进展快,早期症状如呼气末PCO 2 下降、心动过缓、PO 2 下降,心前区闻及大水轮音等;继之血流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出现紫绀、低血压、呼吸急促、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处理:立即停止操作、正压吸氧、纠正心肺功能衰竭;同时,输入生理盐水促进血液循环,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心肺动脉压 (2)预防:① 避免头低臀高体位;② 手术前排空注水管内气体;③ 进行宫颈预处理,避免粗暴扩宫致宫颈裂伤;④ 加强术中监护与急救处理。
5. 感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生殖道感染急性期禁忌手术;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治疗失败与复发:治疗失败或症状复发可酌情选择后续治疗,包括二次宫腔镜手术、药物或子宫切除手术特别强调宫腔镜手术为治疗子宫疾病的保守性手术,术前应充分履行知情同意义务,切忌违反患者意愿强制施术腹腔镜手术是公认的好手术,腹腔镜手术切口,腹腔镜手术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下腹痛; 2.不明原因的腹腔积液,腹水; 3.诊断困难的腹腔包块,肿瘤; 4.内膜异位,异位妊娠; 5.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腹腔镜手术禁忌症,1.严重心血管病,心功能障碍,肺功能低下. 2.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病,大量腹水,内出血. 3.严重肠胀气,过度肥胖,多次剖腹手术史. 4.弥漫性腹膜炎.疝气,衰竭或休克(相对). 5.恶性肿瘤.(相对禁忌证) 6.下腹包块较大.妊娠4月以上. 7.肝炎,较重糖尿病,甲亢,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绝 对 禁 忌 证: 不能耐受包括气管插管在内的麻醉者; 病人情况严重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 心血管疾病不能作人工气腹者; 腹腔及膈肌疝; 伴肠梗阻的弥漫性腹膜炎; 腹腔内广泛粘连。
2、相 对 禁 忌 证: 有腹部手术史;肥 胖;急慢性盆腔炎史;子宫体积大于孕12周子宫者;巨大卵巢肿瘤达脐水平者;手术者的技术及经验不足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并没有减少,腹腔镜并发症的种类以及有关因素 --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与手术范围及手术时间有关 腹腔内出血,与术中血管处理的方式有关 肠道并发症:电损伤为主要原因,通常于术后数天出现 上肢神经麻痹,与手术时间长,上肢受压或过度外展有关 术后发热,与创面大有关,应除外感染,神经损伤--臂丛神经,臂丛神经损伤主要由于头低脚高位时间长,肩托使用不当,手臂过度外展或受压引起 预防措施:使用内衬软垫的肩托,手臂不外展或适度外展,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多为自限性,切口疝,较少见,由腹壁筋膜缺损引起 预防:脐部穿刺‘Z’进入,>10mm的腹壁切口应缝合筋膜,并发症的预防---体位,使用有柔软衬垫的肩托 上肢不能过度外展 避免肢体受压 保持尿管通畅,并发症的预防--气腹形成,掌握穿刺技术 形成气腹时充气速度不宜过快 腹腔内压力不宜过高,以不超过15mmHg为宜,并发症的预防--Trocar 插入,掌握Trocar插入的方向及深度 辅助Trocar 插入时应在腹腔镜的监视下进行, 并避开腹壁血管 耻骨上Trocar 应在耻上3cm,并注意膀胱底位置,并发症的预防--手术中,使用单极电凝时,应避开注意周围组织器官 手术时首先应使盆腔的解剖结构清楚,再进行手术操作 以电凝处理子宫卵巢血管时,应充分电凝后,再切断血管 以钛夹处理血管应尽量将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分开 侧盆壁手术操作或处理子宫血管及宫旁组织时, 要注意输尿管的走行,并发症的预防--手术后,困难的手术术后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警惕内出血 术后迟发性的腹胀及腹膜刺激症状,要警惕肠道损伤的可能 术后发热要除外感染的可能,Thank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