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考之诸子百家总结和解析.docx
71页诸子百家一、儒家 (一)孔子1.思想 1. 礼——“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 仁——“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3. 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4. 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教育 1. 对象——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2. 态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方法——“学、思、习、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 4. 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3.著作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语录体为主,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著 宋代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孟子1.思想 A. 仁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E.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2.著作 70《孟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三)荀子1.思想 A. 性恶论——礼法并用 B.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 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D.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2.著作 《荀子》——作者:荀子及其弟子 (四)其他 (1)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天人感应 (2) 朱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3) 王阳明——陆王心学,“知行合一” 【真题链接】 1.(2020-北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以下哪一学派的人生理想和志趣?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2.(2019-420 联考)首次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在一起的学者是( ) A.朱熹 B.程颐、程颢 C.董仲舒 D.颜之推 3.(2017-422 联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 )A.因材施教 B.学而优则仕 C.启发诱导 D.学思行结合 4.(2015-吉林甲级)在国家治理上,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理念下列德治理念出自《论语》的是( ) A.以德为国者,甘如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D.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2016-423 联考)关于古代思想家,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 B.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C.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 D.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子 二、道家 (一)老子1.思想 1. “道”是世界本原 2. 朴素的辩证法——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 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上善若水” 4. “小国寡民” 2.著作 《道德经》——作者:老子 (二)庄子1.思想 (1) 无为 (2) 齐物论 (3) 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 (4) “逍遥”的人生态度。
2.著作 《庄子》,亦称《南华经》——作者:庄周及其后学 (三)魏晋玄学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真题链接】 1.(2015-黑龙江)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上善若水——孔子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C.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D.他人即地狱——萨特 2.(2014-412 联考)下列思想流派与产生时代对应错误的是( )A.心学——明代 (1) 玄学——魏晋 (2) 理学——宋代 (3) 儒学——汉代 3.(2013-北京)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其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的是( ) (1) 老 子 B. 墨 子 C. 荀 子 D.韩非子 4.(2012-安徽)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经》是其主要作品 (2) 主张“无为而治” C.被道教尊称为道祖 D.接受并发展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三、法家 (一)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二)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以法为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术”“势”结合 四、墨家 墨子,名翟。
1.思想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非命、非乐等2.著作 《墨子》——作者:墨子和弟子 五、兵家 孙武:兵圣,《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 六、杂家 “兼儒墨,合名法” 吕不韦:《吕氏春秋》 【真题链接】 1.(2017-陕西)下列关于历史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秦穆公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 2. 韩非系统地提出了“抱法处势,法术势相统一”的观点C.李斯辅佐幼年时期的秦王嬴政处理朝政 D.慎到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2017-北京)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观点的是(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D.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3.(2016-国考副省级/地市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4.(2016-吉林乙)对于当前的纹身现象,四个大学生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说:身体天然完整,纹身就是自虐; 乙说:纹身影响仪容,是低俗身份人的爱好,有身份的人不会纹身; 丙说:纹身费财又费力,何必呢?简简单单不很好吗; 丁说:国家应该严格限制纹身,应该规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5.(2014-吉林甲/乙)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清静自然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两个学派分别是( ) A. 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法家、儒家D.儒家、墨家 6.(2013-413 联考)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7.(2019-青海)有史学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的是( ) 1. 墨 家 B.纵横家C. 法 家 D.兵家 8.(2018-421 联考)下列教育家与其名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墨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D.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诸子百家(笔记) 【注意】 (1) 本节课讲解诸子百家,是考试当中考查频率非常高的一部分内容几乎每年都有考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可能做这部分的题目会感到很难,希望通过这节课可以把难点变成送分题 (2) 诸子百家有 100 多个学说,概数是百家,考试有考查重点 重点在哪? 宏观: 儒道——法墨——兵杂微观: 各家代表人物的思想、著作、名言 【解析】 (1) 儒道、法墨、兵杂考查较多,6 个里面也有主次之分,最重要的(第 1 重点)是儒家和道家,第 2 重点是法家和墨家,第 3 重点是兵家和杂家,本节课主要讲解这 6 个学说,其中最重要、最详细的就是儒家和道家,这是在宏观上的重点排布 (2) 微观:诸子百家常考各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著作和名言: 1. 著作:比较少也容易区分。
2. 思想和名言:经常给出 4 个选项,提问这是谁的思想,谁的名言,谁的典故,这种题对大家感觉比较难,得分率也很低,容易出错,本节课我们尽可能多梳理一些思想和名言,争取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不丢分 一、儒家 【解析】 诸子百家的第一家就是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所以非常重要 (一)孔子1.思想 (1) 礼——“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 仁——“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3) 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4) 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析】 (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掌握时间,会考查排序题),名字是孔丘、孔仲尼,在家排行老二,所以也会被称为孔老二但孔子这一生不得志,因为他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争当霸主的时期,他的学说不合时宜,他到处去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没有人愿意听,当时是郁郁不得志孔子晚年回到了老家鲁国,就转向了教育活动,当老师、办班,没有人接受孔子的观点学说,他也不能从政孔子就去教学生,搞教育,让他的学生从政,让学生的思想去影响当时的官场因此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2)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 被称为是“至圣 2. 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在教育上的贡献,所以他也被称为“万世师表”,是老师祖师爷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亲手题的匾额,挂在孔庙之上 (3) 关于孔子的一些概况,需掌握: (1) 春秋时期人氏 (2) 两个称号:“至圣”和“万世师表” 4.思想的考情: (1) 考查思想的含义 (2) 它是由谁提出,是谁的思想 (3) 掌握这个思想属于哪一家的学派、哪一家的学说如果知道是谁提出的这个思想,就能够对应是哪一家 5.孔子主要的思想: (1)礼:就是西周之礼,强调等级有序,什么身份、什么等级的人就干什么事比如当时鲁国有一个卿大夫季孙氏,他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作为卿大夫, 本来只能用 32 个人的乐舞队,但是他偏偏用天子的规模 46 人,孔子看到了这个景象,就说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孔子特别强调周礼、等级有序,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就做什么样的事礼” 常考的表述: ①“克己复礼”:“克”是约束,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这就是克己复礼 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你做什么就要有什么的样子,你做君王就要有君王的样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做儿子也都要有各自符合身份的样子。
强调等级有序,什么样的身份就去做什么样的事 (2)仁: ①仁者爱人:孔子所认为的这个“仁”、“爱人”的内涵是非常广阔,包含的内容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