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绿色薄膜太阳能发电瓦指标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现场、背景数据收集信息、生命周期清单.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150054090
  • 上传时间:2020-1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6.4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T XXXXX—XXXX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A.1  原片综合利用率原片综合利用率是生产合格产品与切裁所使用第i种原片的比例,按公式(A.1)计算:KC=APAT100%………………………………………………(A.1)式中:Kc——原片综合利用率;AP——统计期内,企业消耗合格产品总量,单位为平方米(m2)或吨(t)AT——统计期内,企业消耗第i种原片总量,单位为平方米(m2)或吨(t);A.2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统计期内新产品中能够被回收利用部分(包括再使用部分、再生利用部分)的总和占产品总质量的百分比,按公式(A.2)计算:Rw=MrwMw100% …………………………………………… (A.2)式中:Rw——产品可回收利用率,%;Mrw——统计期内企业回收利用的(包括再使用部分、再生利用部分)的质量总和,单位为Kg;Mw——统计期内企业新产品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A.3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A.3)计算:e=(si∙li)P………………………………………………(A.3)式中: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kg);Si——生产产品过程消耗的第 i 种能源的实物量;li——第 i 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P——合格产品的产量。

      注1: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的各种能 源消耗量、能源损失量,不包括基建、技改等项目建设消耗的、系统内回收利用的和向系统外输出的能源量注2:能源折标准煤系数与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见GB/T 2589AA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评价方法B.1评价目的依据GB/T 24040确定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评价框架,如图B.1所示:目的和范围的确定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解释和报告图B.1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依据本文件编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时,应包括目的和范围的确定、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解释和报告阶段B.2目的和范围的确定B.2.1 目的通过评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绿色设计或绿色化改进方案,从而可为提升和改善高铝质耐火制品的绿色设计提供依据B.2.2 范围B.2.2.1 功能单位本文件以生产1平方米(m2)薄膜太阳能发电瓦为功能单位来表示B.2.2.2 系统边界B.2.2.2.1系统边界如图B.2所示:图B.2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图B.2.2.2.2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应包含以下单元过程:a)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的开采及生产过程;b) 能源获取:所用天然气、燃煤、汽油、燃料油、电力等能源的开采及生产过程;c)运输: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的运输过程;d)产品生产:产品生产所涵盖的全部工序。

      B.2.2.2.3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宜包含以下单元过程:a)产品使用:产品出厂后的运输、使用与维护过程;b)回收再利用:产品报废、回收、循环利用与最终处置过程B.2.2.3 数据取舍原则所涉及的物质(能量)数据的取舍应遵循如下准则:a)所有的能源输入均需列出,包括使用的含能废弃物;b)应列出主要的原材料输入,符合准则可忽略;c) 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规定的大气、水体、土壤的各种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均需列出;d)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均不可忽略;e)忽略的单项物质(能量)流或单元过程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均不得超过1%;f) 所有忽略的物质(能量)流与单元过程对环境影响贡献总和不超过5%,且应予以说明B.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宜包括的步骤如图B.3所示:图B.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步骤B.3.1 数据采集B.3.1.1 数据采集要求数据包括现场数据(按附录C中表C.1格式采集)和背景数据(按附录D中表D.1格式采集),对数据的获得方式和来源均应予以说明在采集过程中,应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合理填补,并说明数据填补方法B.3.1.2 数据质量要求现场数据采集质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背景数据采集质量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B.3.1.3 数据的验证采集过程中,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通过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历史数据和相近工艺数据对比等方式,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对于异常数据,应分析原因,予以替换,替换的数据应满足B.3.1.2的要求 B.3.2 数据计算在数据收集与确认完成后,以统一的功能单位作为产品系统所有单元过程中物质(能量)流的共同基础,利用收集的数据计算并编制产品的生命周期清单计算程序如下:a)数据与单元过程数据的关联:对每个单元过程确定适当的基准流,并定量计算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b)数据与功能单位数据的关联:将各个单元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转换为功能单位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数据; c)数据合并:将所有以功能单位为基准的单元过程数据进行合并,形成产品生命周期清单产品生命周期清单表参见附录EB.3.3 分配在评价过程中涉及共生产品清单分配方法应予以明确说明应优先采用质量分配法,若质量分配法不可行,则应采用经济价值分配法对于闭环里循环使用的共生产品,不需要分配注:同一企业生产的多种薄膜太阳能发电瓦互为共生产品B.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B.4.1 影响类型根据薄膜太阳能发电瓦本身的特性和生产特点,影响类型采用全球变暖、颗粒物形成、人体毒性-致癌损害、人体毒性-非致癌损害、陆地生态系统酸化、化石能源耗竭、陆地生态系统损害七个类型。

      B.4.2 清单因子归类根据清单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对某影响类型有贡献的因子归类,见表B.1表B.1 薄膜太阳能发电瓦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归类影响类型清单因子归类全球变暖CO2等颗粒物形成颗粒物、SO2、NOx等人体毒性-致癌损害铬、镍、汞等人体毒性-非致癌损害锌、汞、镉等陆地生态系统酸化SO2、NOx等化石能源耗竭原煤、原油、天然气等陆地生态系统损害铜、锌、汞等B.4.3 分类评价本文件所涉及的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特征化因子采用ReCiPe 2016 Midpoint(H)方法体系,环境影响特征化类型对应特征化模型、类型参数以及来源见表B.2表B.2 高铝质耐火制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特征化类型单位指标参数特征化因子特征化因子单位全球变暖kg CO2 eq.CO21kg CO2 eq. / kg颗粒物形成kg PM2.5 eq颗粒物1kg PM2.5 eq. / kgSO20.29kg PM2.5 eq. / kg人体毒性-致癌影响kg 1,4-DBC eq.铬1.99E4kg 1,4-DBC eq. / kg镍3.73E2kg 1,4-DBC eq. / kg汞69.6kg 1,4-DBC eq. / kg苯1.44kg 1,4-DBC eq. / kg镉2.32E2kg 1,4-DBC eq. / kg人体毒性-非致癌影响kg 1,4-DBC eq.锌2.82E5kg 1,4-DBC eq. / kg汞6.81E5kg 1,4-DBC eq. / kg镉1.19E6kg 1,4-DBC eq. / kg铅7.08E5kg 1,4-DBC eq. / kg钒2.26E4kg 1,4-DBC eq. / kg陆地生态系统酸化kg SO2 eqSO21kg SO2 eq. / kgNOX0.36kg SO2 eq. / kg氨1.96kg SO2 eq. / kgNO20.36kg SO2 eq. / kgSO30.8kg SO2 eq. / kg化石资源耗竭kg oil eq.原煤0.42kg oil eq. / kg原油1kg oil eq. / kg天然气0.84kg oil eq. / m3矿产资源耗竭kg Cu eq.石灰石0.0202kg Cu eq.长石0.0154kg Cu eq.B.4.4 计算方法 影响评价结果计算方法见公式(B.1):EPi=EPij=QjEFij…………………………………………(B.1)式中:EPi——第i种影响类型特征化值;EPij——第i种影响类别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贡献;Qj——第j种清单因子的排放量;EFij——第i种影响类型中第j种清单因子的特征化因子。

      B.5 生命周期解释和报告B.5.1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稳健性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稳健性评价用于评价系统边界、数据来源、分配选择和生命周期影响类型等方法选择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宜用于评价高铝质耐火制品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稳健性的工具包括:a) 完整性检查:评价数据清单,以确保其相对于确定的目标、范围、系统边界和质量准则完整;b) 敏感性检查:通过确定最终结果和结论是符合受到数据、分配方法或类型参数结果的计算等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来评价其可靠性;c) 一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的目的是确认假设、方法和数据是否与目的和范围的要求相一致B.5.2 热点问题识别与改进方案确定为了产生环境效益或至少将环境责任降至最低,应根据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阶段的信息提出一系列与产品相关的绿色设计改进方案B.5.3 结论、建议和限制应根据确定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和范围阐述结论、建议和限制结论宜包括评价结果、热点问题摘要和方案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现场数据收集信息C.1现场数据收集要求现场数据采集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 完整性现场数据宜收集企业一个财务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根据输入输出的选择准则的要求,检查是否有缺失的过程、消耗和排放;b) 准确性。

      现场数据中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来自企业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现场数据均须转换为以功能单位为基准,且应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c) 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同类数据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C.2现场数据采集表现场数据采集表见表C.1表C.1 现场数据采集表基本信息企业名称企业所属省份企业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生产线数量/设计产能共_____条,设计产能:_____ / _____/ _____(分线填写)数据统计周期产品信息产品种类/实际产量种类: :产量 平方米产品种类按产品对应标准要求进行分类)资源消耗种类消耗量单位产地取得方式填写自产或外购运输方式汽运、火车或船运运输距离(Km)玻璃/不锈钢衬底t薄膜电池t…t其他t水m3说明来源(自来水、河水等):能源消耗种类消耗量单位低位发热量数据来源:如:企业自测或供方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