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皮起草说明.doc
5页紫荆皮起草说明【名称】 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附“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名称及来源”命名别名】 紫金皮、红木香[1]来源】 本品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红木香项下《植物名实图考》收入卷十九蔓草类,称紫金皮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使用的紫荆皮种类一直很混乱,据文献记载[2~4],共有5科7种植物的树皮或根皮在各地用作紫荆皮它们是:南五味子(木兰科)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根皮,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紫荆(豆科)Cercis chinensis Bunge树皮,河南、陕西一带使用;昆明山海棠(卫矛科)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l.) Hutch.根皮,云南省习用;云南紫荆(豆科)Cercis glabra Pampan (Cercis yunnanensis Hu et Chey)树皮,云南民间使用;紫薇(千屈菜科)Lagerstroemia indica L.树皮,四川及贵州民间习用;余甘子(大戟科)Phyllanthus emblica L.树皮,又名油柑皮,广西、广东民间及北京、东北一带使用;美丽胡枝子(豆科)Lespedeza formosa (Vogel.) Koehne根皮,湖北民间使用。
各地方中药材标准根据地区习用收载的品种不同[5~10],本书收载我省习用品种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根皮一些文献中把南五味子称为长梗南五味子或盘柱南五味子[6,7]原植物】 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K. peltigera Rehd. et Wils.)常绿木质藤本全株光滑无毛根常数条粗细相近而集生于膨大结节状的茎基上茎下部偃伏土中,节上疏生细根,上部缠绕、圆柱形,棕色或深棕色;皮孔圆点状,灰白色,栓皮有时开裂叶互生,叶片薄革质,深绿色,有光泽,长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除基部全缘外,余均具疏细锯齿,齿端背面常具棕色小腺点;叶柄长1~3cm花单性,雌雄异株,单生叶腋,芳香;花梗长1~8cm,常下垂,苞片数个、细小鳞片状,花径约2cm,花被黄色,8~17片,常3片为一轮排列;雄花有雄蕊30~70个,花丝结合成球形的雄蕊柱,先端无钻状附属物,花隔宽阔;雌花的雌蕊群椭圆形,心皮40~60个,离生,花托结果时不延长聚合果近球形,直径2.5~4cm,由许多卵形浆果组成[1],熟时暗红色至暗紫色,有时外被白粉;果梗长可达10cm,浆果具种子1~3枚;种子肾形,长约5mm,浅灰棕色,有光泽。
花期5~6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坡疏林中或溪畔灌丛中,常缠绕在其他树木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1]产地】 主产于浙江、安徽成分】 含挥发油、糖类、有机酸及水解鞣质等挥发油含量为1.18%~1.22%,气相层析显示25种成分,已鉴定6种,即:α-蒎烯、樟脑、β-蒎烯、柠檬烯、龙脑、乙酸龙脑酯又含五味子素,五味子醇B,戈米辛H,白芷酰基戈米辛H,戈米辛M2,五味子酚,五味子酯B及巴豆酰基戈米辛P[1]性状】 根据商品药材并参考文献[3,5,6]拟定鉴别】 (1)根据对药材样品的显微观察并参照文献[1,5]拟定见图)(2)通过实验进行拟定,结果斑点清晰,重现性好,故收入正文紫荆皮对照药材为中检所提供,批号1161-200001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 均参照文献[6]拟定注:为了便于识别,现把各种类的紫荆皮以检索表的形式从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上区别如下[11]:性状检索表1、药材为树皮2、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皮厚约至4mm3、外表面灰棕色至棕黑色,皮孔不明显;断面不平坦,有时呈刺状……………………………………………………………………紫荆3、外表面灰褐色或有白斑,具明显的横向皮孔;断面平坦,显颗粒性…………………………………………………………………余甘子2、树皮呈不规则卷筒状或半卷筒条块状,皮厚约1mm ………………紫薇1、药材为根皮。
4、栓皮易片状脱落5、皮宽4~8mm,厚1~2.5mm;内表面具细纵纹;难折断……………………………………………………………美丽胡枝子5、皮宽0.4~2cm,厚1~4mm;内表面可见黄白色纤维;断面常显毛刷状……………………………………………………………南五味子4、栓皮不易片状脱落6、外表面棕黑色;断面粉性弱……………………………………冷饭团6、外表面橙黄色或橙红色;断面粉性强……………………昆明山海棠组织构造检索表1、木栓层由15列以上的木栓细胞组成2、皮层宽或稍窄,具石细胞和纤维3、韧皮部具大量纤维,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紫荆3、韧皮部不具有纤维,偶见分散的大型石细胞……………昆明山海棠2、皮层不明显;韧皮纤维束与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相间排列………………………………………………………………美丽胡枝子1、木栓层由数列至10余列木栓细胞组成4、木栓层为单纯薄壁性木栓细胞组成5、皮层、韧皮部均具有厚壁组织细胞6、皮层具大型嵌晶石细胞;韧皮部具单个或2~8个成束的嵌晶纤维……………………………………………………………南五味子6、皮层不具嵌晶石细胞,但具众多薄壁性(稀厚壁)石细胞;韧皮纤维10余个成束………………………………………………余甘子5、皮层不具有厚壁组织细胞,仅韧皮部具有单个或2-4个成束的嵌晶纤维 …………………………………………………………………冷饭团4、木栓层不为单纯薄壁性木栓细胞组成,外侧1~2列(有时局部4列)通常壁增厚成为石细胞………………………………………………紫薇粉末显微特征检索表1、具各种形态的石细胞。
2、石细胞通常大型,直径23~100μm3、石细胞次生壁外层不嵌有草酸钙小方晶4、纤维梭形或条形,大多具层纹;淀粉粒单粒直径约至25μm;草酸钙结晶以方晶为主……………………………………昆明山海棠4、纤维长梭形或短条形,偶见有层纹;淀粉粒直径约至10μm;草酸钙结晶以柱晶为主…………………………………………余甘子3、石细胞次生壁外层嵌有小方晶,形成嵌晶石细胞…………南五味子2、石细胞通常小型,直径10~38μm5、纤维细长条形或线形,直径8~16μm,有的纤维(或纤维束)周围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紫荆5、纤维长梭形,直径18~28μm,不形成晶纤维…………………紫薇1、不具有石细胞6、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草酸钙小方晶,形成嵌晶纤维;淀粉粒直径约至28μm………………………………………………………………冷饭团6、纤维次生壁外层不嵌有草酸钙小方晶,但纤维束周围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淀粉粒直径至15μm…………………美丽胡枝子药源调查发现,江西赣州,除了使用南五味子根皮外,还将同属植物冷饭团(厚叶五味子)K. coccinea (Lem.) A.C.Sm.的根皮大量收购用作紫荆皮,而在云南民间,未见云南紫荆的树皮作紫荆皮使用[11]。
故以上各检索表中加入了冷饭团,而云南紫荆未列入参 考 文 献[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 中药志 第五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年 507页[2]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下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 1455页 2364页[3] 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 中药鉴别手册 第一册 科学出版社 1972年 495页[4] 南京药学院编 药材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年 334页[5]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 2001年版 235页[6] 山东省卫生厅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 1995年版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4页[7]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内蒙古中药材标准 1988年版 126页[8]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中药材标准 1998年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58页[9] 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 1987年版 256页[10] 贵州省卫生厅 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 1988年版 贵州人民出版社 141页[11] 徐国钧等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南方协作组 第二册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 655页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毕飞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