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pptx

31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5416035
  • 上传时间:2024-11-1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42.1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油品物理化学性质检测 油品极性和酸碱值的测定 油品粘度和凝点的测定 油品稳定性指标的评价 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油品腐蚀性与润滑性能测定 油品品质控制技术与优化方法,Contents Page,目录页,油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油品物理性质检测,1.密度和比重的测定:密度反映油品重/轻程度,比重则是相对水而定的这两项指标对油品辨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黏度测定:黏度是油品流动阻力的量度,直接影响油品流动性、润滑性和雾化效果黏度检测主要包括运动黏度测定和动力黏度测定3.闪点测定:闪点反映油品挥发性强弱,是衡量油品安全储存和运输的重要指标常用方法有闭杯法和开杯法油品化学性质检测,1.酸值测定:酸值反映油品的腐蚀性,由单位质量油品中所含酸的毫克氢氧化钾质量表示酸值过高会导致金属部件腐蚀2.碱值测定:碱值表示单位质量油品中所含碱的毫克氢氧化钾质量,主要用于评估油品中添加的碱性添加剂含量3.含硫量测定:含硫量是影响油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硫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还会加剧发动机部件的腐蚀和磨损。

      油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油品杂质含量检测,1.水含量测定:水分会降低油品的绝缘性能,加速油品的氧化变质,引起微生物腐蚀水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卡尔费休法和测量法2.机械杂质测定:机械杂质是指悬浮在油品中的固体颗粒,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变质和磨损部件机械杂质测定的常用方法有沉降法和离心法3.沥青质含量测定:沥青质是油品中高分子量的非烃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加剧油品的粘稠度和胶状化沥青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冷沉法和热沉法油品物理化学性质检测,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物理化学性质检测,1.密度是衡量油品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油品轻重程度,对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2.用于油品密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比重瓶法、浮标法、振荡法等,需根据不同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3.影响油品密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成分组成等,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检测黏度检测*,1.黏度反映了油品流动性,对油品输运、泵送和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2.常用的油品黏度检测方法有毛细管黏度计法、旋转黏度计法和振动黏度计法3.影响油品黏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添加剂、剪切速率等,需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检测密度检测*,油品物理化学性质检测,1.闪点是油品安全指标之一,反映了油品蒸发的难易程度,对易燃易爆性有重要影响。

      2.常用的闪点检测方法有开口杯闪点法、闭口杯闪点法和快速密闭杯闪点法3.影响油品闪点的因素包括馏程组成、添加剂、杂质含量等,需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检测凝固点检测*,1.凝固点反映了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对寒冷地区油品使用和储存有重要意义2.常用的凝固点检测方法有管法凝固点法和落球凝固点法3.影响油品凝固点的因素包括馏程组成、蜡含量、结晶度等,需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检测闪点检测*,油品物理化学性质检测,含硫量检测*,1.含硫量是反映油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含硫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发动机性能2.常用的含硫量检测方法有灯法检测法、微库仑法、荧光光度法等3.影响油品含硫量的因素包括原油来源、炼制工艺、脱硫技术等,需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检测色度检测*,1.色度反映了油品的外观质量,在产品贸易和使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2.常用的油品色度检测方法有比较法、分光光度法等3.影响油品色度的因素包括馏程组成、杂质含量、氧化程度等,需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检测油品极性和酸碱值的测定,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极性和酸碱值的测定,1.极性是衡量油品与其他物质相溶性的指标,分为油脂极性和烃极性2.油脂极性测定原理是基于油脂中极性成分(如脂肪酸、磷脂)与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的溶解性。

      3.烃极性测定原理是基于烃分子中极性官能团(如芳香环、烷基苯)的存在与数量油品酸碱值测定,1.酸碱值反映了油品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单位为mg KOH/g2.酸碱值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电位法和比色法3.油品酸碱值受生产工艺、储存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变化可反映油品质量和储存状况油品极性测定,油品极性和酸碱值的测定,油品极性与酸碱值的关联,1.油品极性和酸碱值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2.烃极性高的油品通常具有较低的酸碱值,而油脂极性高的油品则可能具有较高的酸碱值3.极性与酸碱值的关联性可用于评价油品质量,例如区分矿物油和植物油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趋势,1.近年来,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和灵敏度不断提高2.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新技术被应用于油品极性与酸碱值的检测3.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油品极性和酸碱值的测定,1.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是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2.纳米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有望推动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技术的革新油品极性与酸碱值检测前沿,油品粘度和凝点的测定,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粘度和凝点的测定,油品粘度测定,1.定义:油品粘度是指油品在一定的温度和剪切速率下,抵抗流动所产生的阻力。

      2.测量方法:,-动力粘度计:通过测量油品流过毛细管所需的压力差来测定粘度运动粘度计:通过测量油品从毛细管中流出的时间来测定粘度3.影响因素:温度、剪切速率、油品成分等油品凝点测定,1.定义:油品凝点是指油品冷却时固体蜡晶体开始析出并形成网络结构时的最低温度2.测量方法:,-标准管凝点法:通过观察油品在标准试验管中的流动情况来测定凝点低温流变法:通过测量油品在低温下流变性来推算凝点3.影响因素:油品成分、蜡晶类型、冷却速率等油品稳定性指标的评价,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稳定性指标的评价,氧化安定性,1.油品的氧化稳定性是指其抵抗氧化的能力,主要通过诱导期长度来评价诱导期越长,油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强2.影响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因素包括:碳氢化合物结构、杂质含量、温度和光照3.衡量氧化安定性的常用方法:RAN 快速氧化安定性法、POMA 加压氧化稳定性法燃料稳定性,1.燃料稳定性是指燃料抵抗沉淀、腐蚀、胶质形成和其他不稳定行为的能力2.影响燃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油品成分、储存条件、添加剂3.评价燃料稳定性的方法:沉淀倾向、铜片腐蚀试验、胶质测定油品稳定性指标的评价,热稳定性,1.热稳定性是指油品在高温下 分解和生成有害物质的能力。

      2.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油品来源、加工工艺、添加剂3.评价热稳定性的方法:康拉德森碳残留试验、热氧化稳定性试验低温流动性,1.低温流动性是指油品在低温下保持流动性的能力,通常以倾点、凝点和冷滤点来表征2.影响低温流动的因素:蜡含量、碳氢化合物结构、添加剂3.评价低温流动性的方法:倾点测定、凝点测定、冷滤点测定油品稳定性指标的评价,抗乳化性和破乳性,1.抗乳化性是指油品抵抗水乳化形成的能力乳化会加速油品劣化,影响设备性能2.影响抗乳化性的因素:油水界面性质、电荷分布、界面活性剂的存在3.抗乳化性和破乳性的评价方法:乳化指数测定、破乳性试验泡沫特性,1.泡沫特性是指油品产生和维持泡沫的能力泡沫会影响油品的流通性、传热性,并导致腐蚀2.影响泡沫特性的因素:油品黏度、界面张力、添加剂3.评价泡沫特性的方法:泡沫体积测定、泡沫稳定性测定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油品中固体颗粒的定性与定量分析,1.定性分析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油品中固体颗粒的形态、大小和颜色,来推断其来源利用滤膜分析法,将油品过滤,通过滤膜孔径大小来分级过滤固体颗粒,再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

      2.定量分析方法:,-重量法:将油品过滤,测定滤纸或滤膜上固体颗粒的重量,计算固体颗粒的质量浓度粒度分析法: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或图像分析仪,测定固体颗粒的粒径分布,分析颗粒的大小范围和数量分布3.影响因素:,-油品储存条件:温度、湿度、杂质含量等因素会影响固体颗粒的形成和沉淀油品类型:不同类型的油品,其固体颗粒的成分和性质可能不同油品中水分的定性与定量测定,1.定性分析方法:,-使用油滴法:在热的金属板上滴加少量油品,观察是否存在水滴利用裂纹纸法:将裂纹纸浸泡在油品中,若出现扩散性水渍,则表明油品中含有水分2.定量分析方法:,-卡尔费休滴定法(KF法):通过向油品中加入碘和其他试剂进行滴定,计算油品中水分的含量库仑水分测定法:利用电解原理,将油品中水分电解并转化为氢气,再通过测量氢气的体积来计算水分含量3.影响因素:,-油品储存条件:空气湿度会影响油品中水分的含量油品类型:不同类型的油品,其吸水能力不同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1.定量分析方法:,-滴定中和法:向油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至中和点,计算酸值为氢氧化钠的消耗量电位滴定法:利用酸碱反应的电位变化,通过电位计连续滴定,确定中和终点,计算酸值。

      2.影响因素:,-油品储存条件:温度、光照会影响油品中的酸值油品类型:不同类型的油品,其酸值范围不同3.酸值的意义:,-反应油品储存的稳定性:酸值高,说明油品容易变质评估油品的腐蚀性:酸值高,油品腐蚀性强油品中酸值的测定,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油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1.定性分析方法:,-发射光谱法:利用金属元素受激发后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可以对油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金属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吸收量来分析油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2.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利用金属元素燃烧或电弧激发后发射出的光,测定其光谱强度,计算金属元素的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离金属元素,再用质谱仪分析其同位素比,定量分析油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3.影响因素:,-油品的来源:不同产地的油品,其金属元素含量不同油品加工过程:精炼过程会去除部分金属元素油品中杂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油品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1.定量分析方法:,-加速氧化试验:在高温、高压、曝气条件下,控制时间,测定油品的酸值或过氧化值的变化,评估其氧化稳定性拉姆斯博滕试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加入铜催化剂,测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时间,评定其氧化稳定性。

      2.影响因素:,-油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油品氧化稳定性差油品储存条件:温度、光照、氧气含量等因素会影响油品的氧化稳定性3.氧化稳定性的意义:,-保证油品的储存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差,油品容易变质评价油品的加工工艺:氧化稳定性高的油品,加工工艺较好油品中胶质含量的测定,1.定量分析方法:,-沉淀分离法:用溶剂将油品中的胶质沉淀出来,测定沉淀物的质量,计算胶质含量过滤法:用特定孔径的滤纸过滤油品,测定滤纸上胶质的质量,计算胶质含量2.影响因素:,-油品储存时间:储存时间越长,胶质含量越高油品加工工艺:精炼工艺会去除部分胶质3.胶质含量的意义:,-影响油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胶质含量高,油品的流动性差,稳定性低反应油品的氧化变质程度:胶质是油品氧化变质的催化剂油品腐蚀性与润滑性能测定,油品品质控制与检测技术,油品腐蚀性与润滑性能测定,油品腐蚀性与润滑性能测定:,1.腐蚀性测定方法:,-ASTM D130:铜片腐蚀试验,通过观察铜片的腐蚀程度来评估油品的腐蚀性ASTM D2680:钢片腐蚀试验,使用钢片浸泡在油品中进行腐蚀试验2.润滑性能测定方法:,-四球仪磨损试验(ASTM D4172):模拟齿轮啮合的接触条件,测量磨损量和摩擦系数。

      福氏摩擦磨损试验(Falex):使用滑动接触的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