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提纲.doc
10页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几点提醒:1、必修Ⅱ主要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2、关于古代中国历史时期(王朝更替)的时间顺序,需回顾必修Ⅰ专题一上课文件“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说明学习时应依据“农业是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这一总体目标来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神农’的传说、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作业本》P2第9题;P11第13题1.“刀耕火种”:P5“知识链接”(1)原始阶段:普遍的耕作形式(2)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 司马迁的说法 说明当时辽阔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经济还比较落后。
2.耕作技术的进步(注意区域不平衡)(1)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北方黄河流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意义: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在这一时期形成→典型例子:秦国“以牛田”及其作用 注意:P5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图片(2)汉代:A.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 注意:P5图片“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B.农具类别:曲柄锄、大镰、耧车(功能?) C.东汉从“耦犁”到“一牛挽犁”及作用 (3)唐代:曲辕犁及其优点 农业耕作技术改进的积极作用3.农产品亩产量提高,推动了 4、阻碍农业耕作技术改进革命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插入:2010浙江高考卷——图8(1) 图8(2)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说明:在某些特定时期(如汉代,还存在田庄制度)P10(2)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形成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阅读“专题导语”第一段(3)P4第三段(4)“农学”成就突出 P8“知识链接”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1.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变化:(1)商周时代:井田制 (2)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北魏到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 (4)古代中国基本土地制度:土地(主要生产资料)私有制A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有大部分土地)B小农土地所有制(占有土地较少)2.中国传统社会两个最基本的阶级(1)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2)两个基本阶级A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B农民阶级:艰辛劳动,收获很少3.土地高度集中插入浙江10卷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原因:A地主阶级是古代专制王朝的阶级基础P7第二段B土地兼并 P6标题下第二段(2)典型事例:汉代、唐代、宋代 (3)主要影响 P7“学习思考”A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B疯狂的土地兼并 C改革田制的努力未能成功D民众暴动要求平均地权 《作业本》P3第10题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古代水利成就)1.水利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1)地位: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原因 (2)有关水利的古籍:A B C 2.大禹治水的传说3.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1)战国时期两项重大水利工程 “资料卡片和图片”——都江堰(2)汉代水利的发展A关中地区的两项成就?第一、灌溉渠道规划合理第二、产生广泛影响的“井渠”:时间和空间 B中国水利史的重要内容治理黄河:东汉的典型事例 C两汉时期其他地区 (3)古代中国众多灌溉工具A隋唐五代时期:北方立井水车 ,长江流域高转筒车 B宋代:水转翻车 C明清时期:风力水车《作业本》P2第9题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列举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感受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自豪感,培养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发展要求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说明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需适当拓展 “‘工官’和‘匠户’”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特点(什么是“自然经济”?——P10“知识链接”) 2.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男耕女织” (2)自给自足:“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A大部分手工业产品自己消费B原料大都自己生产(3)商品经济发展的年代 (4)自给自足的典型事例:汉代的田庄A田庄的属性: B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副业、手工业——体现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5)起源较早,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6)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7)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8)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二.纺织业(丝、棉)的发展1.纺织技术的萌芽:新石器时代(1)纺织工具 (2)纺织原料:麻、葛、丝2.纺织业的发展:(1)商代:甲骨文记载 专职官员 玉蚕(2)周代:相当重要——“妇功”,“国有六职” (3)汉代纺(丝)织业的发展:技术相当发达,事例——A《说文解字》 B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 C外贸:丝绸之路和“丝国”美誉 沿袭汉代,进一步发展(5)唐宋元明:A.唐代纺(丝)织业的成就——第一、官营;私营兴起第二、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 B.宋代更大发展——第一、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 ,第二、丝织工艺C.元代棉纺织业的发达第一、黄道婆 极大推动 第二、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明代纺织业的成就:第一、蚕桑、棉花种植面积 第二、出现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第三、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的标志 具体内容见P25“丝”、“棉”:《作业本》P4第11题插入浙江09卷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