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复活》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2页第8课《复活》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 单选题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12年之久B.本书作者将伶人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C.正因为有文学的影响,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D.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B.“马丽雅•卡尔洛夫那!”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C.“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D.“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名B.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C.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D.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_______________,治事应持_______________,创业酌用_______________,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_______________,读书当如_______________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①兵家之权变 ②儒家之忠诚 ③纵横家之灵活 ④墨家之兼爱 ⑤法家之严明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③② D.②③⑤①④ 二、 综合读写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嫦娥五号即将带回的2千克月壤“纪念品”,取自于月球风暴洋地区,这里是人类探测器从来没有_______________过的处女地。
专家表示,月壤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不仅涉及月球本身,_______________包含太阳系空间的物质和能量等重要信息通过对月壤的研究,可以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信息,并为未来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从历史来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先后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美苏月壤样品采集地历史更老,而嫦娥五号降落区域形成的地质年代较短,约为37亿年如果嫦娥五号能够带回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月壤样品,将有望在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科学成果为此,嫦娥五号在挖土过程中“手脚并用”,用“表取”和“钻取”结合的方式,既抓取了月球表面的月壤,又钻取了月表以下两米左右位置的月壤专家表示,此举能够更加_______________地保留月表以下两米的月壤构造情况,让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月壤的构造和分布以及每一层_______________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不少国外科学家或航天机构已提出,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造访 更 原封不动 特征B.造访 还 原汁原味 特征C.拜访 更 原汁原味 特点D.拜访 还 原封不动 特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作为时隔44年之后再度奔月取土的人类航天器。
B.作为再度奔月取土的时隔44年之后的人类航天器,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景洋地区采样“取土”?C.作为时隔44年之后再度奔月取土的人类航天器,嫦娥五号为何选择在风景洋地区采样“取土”?D.嫦娥五号作为再度奔月取土的时隔44年之后的人类航天器,为何选择在风暴洋地区采样“取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B.虽然嫦娥五号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利用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C.嫦娥五号虽然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利用中国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D.虽然嫦娥五号尚未“到家”,但不少国外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已提出要求,希望利用中国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6.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情感复杂,性格多变,有的甚至具有两面性,融真假善恶美丑于一身请从《大卫·科波菲尔》或《复活》中任选一位女性人物,写出其个性特征“两面性”的具体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名字,80字左右 7. 下面是一段捐助贫困地区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学校团委指使组织的,我们的鼎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务必捐款捐物 四、 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狱中见面后,决定为她提出上诉,经典狱长同意在办公室里再次与玛丝洛娃见面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被诬告为纵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聂赫留朵夫坚持帮助玛丝洛娃,打算将玛丝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找到明肖夫了解情况为此他求助副省长玛斯连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监狱会见玛丝洛娃]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
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在法庭审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卡秋莎以后,他体会到一种获得新生的庄严而欢乐的心情他决定不再抛弃她,也没有改变同她结婚的决心,只要她愿意的话,然而现在这件事却使他感到痛苦和烦恼在走访玛斯连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车到监狱去看她典狱长准许他同她会面,但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律师办事室,而是在女监探望室里典狱长虽然心地善良,但这次对待聂赫留朵夫的态度不如上次热情聂赫留朵夫同玛斯连尼科夫的两次谈话显然产生了不良后果,上级指示典狱长对这个探监人要特别警惕见面是可以的,”典狱长说,“只是有关钱的事,请您务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阁下写信提出要把她调到医院里去,那是可以的,医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说:‘要我去给那些病鬼倒便壶,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们那帮人就是这样的他补充说聂赫留朵夫什么也没回答,只要求让他进去探望典狱长派一个看守带他去聂赫留朵夫就跟着他走进一间空荡荡的女监探望室。
玛丝洛娃已经在那里她从铁栅栏后面走出来,模样文静而羞怯她走到聂赫留朵夫紧跟前,眼睛不看他,低声说:“请您原谅我,德米特里·伊凡维奇,前天我话说得不好①可轮不到我来原谅您……”聂赫留朵夫想说,但没有说下去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玛丝洛娃补充说,用可怕的目光斜睨了他一眼聂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紧张而愤恨的神色究竟为什么我得离开您呢?”“就该这样为什么就该这样?”她又用他认为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嗯,说实在的,”她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说,接着沉默了一下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这样拒绝,表示她因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饶恕他,但也夹杂着一种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卡秋莎,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他特别认真地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那是您的事我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她说,嘴唇又哆嗦起来聂赫留朵夫也不作声,觉得说不下去了我现在先到乡下去一下,然后上彼得堡,”他终于镇定下来说。
②我将为您的事……为我们的事去奔走保佑,他们会撤销原判的不撤销也没有关系我就算不为这事,③也该为别的事受这个罪……”玛丝洛娃说,他看见她好容易才忍住眼泪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她突然问,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激动他们没有犯罪,是吗?”“我想是的那个老太婆可好了聂赫留朵夫把从明肖夫那儿打听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她他问她还需要什么,她回答说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又沉默了哦,至于医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说,“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他只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就同她告别了是啊,是啊,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聂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来的种种疑虑,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感觉,那就是相信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选自《复活》第一部59章,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以河流的复杂多变作比喻来说明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交代出聂赫留朵夫的变化,也预示着下文玛丝洛娃会有所改变B.典狱长对聂赫留朵夫转述玛丝洛娃的话,表现了典狱长对在押囚犯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出玛丝洛娃不想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C.玛丝洛娃虽然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她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想办法帮助明肖夫母子,这也体现出玛丝洛娃内心仍存良善的一面。
D.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始终以“您”相称,在表示礼貌的同时也显示她对聂赫留朵夫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还不想完全接受他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描述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会面场景时,主要借助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既深入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B.小说多次写到二人谈话进行不下去,陷入沉默,这如同戏剧中的静场,既给二人关系的变化增加悬念,又以留白的方式增强了读者的情感体验C.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主要采用议论和概述的方式,交代聂赫留朵夫的基本情况,与后文二人会面场景的描述相辅相成,让整个故事详略得当,重点情节凸显D.小说始终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眼睛,如“眼睛不看他”“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