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良友》画报的“大美术”观研究综述.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317046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良友》画报的“大美术”观研究综述摘要《良友》画报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 代代表性的印刷出版媒介,近年来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无论在美学艺术史、社会文化、新闻传播学等方便都 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关键词 《良友》画报;美术;研究综述有关《良友》的历史地位评述,早期有关中国画 报研究中就有两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一篇是萨空了于 1931年出版的专著的《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 期》,文中对于《良友》画报的印刷赞赏有加,称其是 用影写凹版正式用以印画报者;另一篇是阿英的《中 国画报之经过》,发表于第150期的《良友》上,称其 体现了中国画报内容的高度进展至此,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以回忆录形式 出版的专著相继出现:赵家璧于1987年出版了回忆性 专著《〈良友画报〉忆旧》、《〈良友画报〉二十年坎坷 历程》2002年初,曾担任过《良友》画报第四任主 编的马国亮先生出版了《〈良友画报〉忆旧:一家画报 与一个时代》马国亮先生站在主编人的角度回顾了《良友》画报的诞生发展,兴衰起伏此书一经出版, 《良友》画报立即成为被重新发掘的一个契机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迅速反应,于2004年出版了《良友 散文》、《良友随笔》、《良友小说》、《良友人物》系列 丛书。

      据编者称,《良友》的文字内容“基本上都在这 里了随后,“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历年所出版的大 量图书,也逐渐成为出版社竞相挖掘的选题而在学术界,《良友》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一些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尤其近年来,有关《良友》 画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研究层次愈加深入,研 究角度也有了较多变化以下仅就目前目力所及,选 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的研究做一简要介绍从美学和艺术学角度立论的研究鲜少,目前发现 的有: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汤静的硕士论文《〈良友〉 画报与美术传播一一新型的美术大众传播载体》,选取 《良友》画报自1926年2月创刊到1938年6月的“上 海时期”为对象,梳理了其间129期中与美术相关的 材料,并联系当时的美术现象,论证了这份画报具备 的名副其实的“美术的”大众传媒的性质孙?的期刊 论文《与2 0世纪初的女美术家》通过对1929年2 月到1937年7月共129期的《良友》画报进行研 究,通过对画报中女性美术家的作品的分析,揭示了 20世纪初走在妇女解放运动前沿的女性美术家们在追 求女性人格独立和艺术独立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徐立《新艺术的传播先锋一一20世纪前期沪上粤籍美术 报人研究》通过研究粤籍美术报人在新艺术运动中的 所作所为,可以更好地解读这场粤籍美术家在这场运 动中的作用,给予当今美术工作者以启迪。

      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 1912 — 1937年中国摄影 画报简论》认为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摄影术社会认 同度的提高,中国出现了一批摄影画报这方面的成 果还有杨春晓的《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马中红 的《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等从社会文化史角度立论的论著主要有:吴果中的《〈良友〉画报文化地位整体建构的历史考察》和《民 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中认为,《良 友》画报釆用文化视野上移、下移兼容的传播技巧, 建构了以中上层都市空间为主体、延伸至街头文化等 下层空间的空间格局李康化在《〈良友〉画报及其文 化效用》一文中,认为画报是研究上海都市文化的重 要媒介,该刊在都市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有 美国哈弗大学学者李梵欧所著的《上海摩登 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设有相关章节 论述《良友》画报及李著作的中文翻译者毛尖女士 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 文《New sensations in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cinema in the 1930s and 1940s》(《三四年代上海文学与电影中的 新感觉》)研究思路受李著一定影响,她引用部分《良 友》画报图片,分析了《良友》画报之类的大众媒介 对于上海都市社会的观察切入视角。

      在资料收集和梳理中发现,从新闻与传播学角度 撰写的论文不在少数: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刘永旭的 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的 个现代性都市传媒建设视域中的媒介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季天晴的 硕士论文《裂变的文化一一近代上海市民的消费图景》 侧重以《良友》画报上的广告为切入点以展示这一时 期文化上呈现出来的裂变特征苏州大学2007年钱丽 娜的硕士论文《上海都市文化的图像叙述》一文重点 关注和分析《良友》画报的国内出版时期(1926年一一 1945年)这一最有研究价值的阶段通过上述梳理可知,学术界在《良友》画报的研 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奠定了基础不过也应看到,现有关于《良友》画报 研究存在缺陷1)研究选题和取材存在着失衡现象从上述整 理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目前关于《良友》画报有 建树性的研究大多出自新闻学专业的学者,立足于分 析论证《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 另外散见于各个期刊的学术论文从其发表的期刊可见 其研究视野的局促与狭窄,除《新闻大学》、《中国编 辑》之类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与综合学报外,还有《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等文学性期刊。

      2)研究深度与力度不够《良友》画报作为一 份大型的综合型画报,虽然在新闻学界已有不少专著, 但是其在新闻传播史研究中地位却并不高,重要性也 并不广为人认识而把《良友》画报作为美术史领域 的研究对象,理论成果更是薄弱《良友》画报创办的 二十多年期间对于当时美术界得刊登从不间断,其刊 行寿命和传播广度对于民国美术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是,就目前来看,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挖掘其在民国 美术史上的研究价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