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谱学4.ppt
35页3.5 质子-质子偶合常数, 通常只有相隔两个键和三个键的偶合常数(2J和3J)有足够大的数值,可以被观测到 邻位偶合常数3J永远是正值,其数值的大小与二面角有关,3J = f()Karplus曲线,Karplus方程:,JHH(Hz),,cis-4-tert-butyl-1-chlorocyclohexane,trans-4-tert-butyl-1-chlorocyclohexane, 双键体系中反式偶合常数3Jtrans总是大于顺式偶合常数3Jcis,数值大小与取代基的电负性相关,取代基电负性越大,偶合常数越小 对于自由旋转的化合物,取代基电负性增大, 3JHH也减小,但取代基的影响不如在双键化合物中影响大3JH1H3 = 13.1 Hz 3JH1H2 = 2.9 Hz,3JH1H3 = 14.1 Hz 3JH1H2 = 2.3 Hz, 对于类似H-C-X-H途径传递的偶合(X可以是O, N, S, Se),3JHH除杂原子X的诱导效应外,也有类似Karplus的关系,例如:, 同碳偶合常数2JHH 可正可负,但多数是负值 对于乙烯类化合物CH2=CHX,2JHH和原子的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 2JHH越向负的方向移动。
当HCH键角增加时,即增加杂化轨道中的s成份,则2JHH向正的方向增加 对烷烃类,2JHH受取代基性质的影响比较复杂 长程偶合(n > 3) 一般很小,常规谱不易分辨出来特殊情况nJ 数值较大 重叠双键传递偶合的能力比较强,H2*C=C=CH2* 4JHH = 7.0 Hz H*-CH=C=CH-CH3* 5JHH = 3.03 Hz, 交替三键化合物传递偶合能力强,nJ 较大, 当四个键或五个键构成 “W” 折线型时,有较大的nJ数值3.6 质子-碳偶合常数, 单键偶合常数1JCH 与碳原子杂化轨道性质有关,s成份越多, 1JCH越大 1JCH与环的大小有关环越小,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份越多, 1JCH越大 1JCH 偶合常数与取代基诱导效应有关 2JCH, 3JCH, 4JCH比1JCH小很多,通常小于10Hz但在结构分析中重要3JCH(trans) = 14.1 Hz 3JCH(cis) = 7.6 Hz,,C*OOH,,H2N,,H,,,,,H,R,H*,3JCH(旁式) = 0.5 Hz,,C*OOH,,H2N,,H,,,,,H*,H,R,3JCH(反式) = 12 Hz, 在芳烃中,由于3JCH全是反式,因此比2JCH大。
例如苯分子:, 3JCH偶合常数也服从类似的二面角关系3JCH = 7.4 Hz, 2JCH = 1.0 Hz,第四章 一维氢谱,4.1 质子化学位移, 质子化学位移表征了质子在分子中所处环境的,在没有偶合的情况下,为信号出现的位置(相对参考信号),在有偶合时,为多重峰的中心位置 1H为I=1/2核,天然丰度为99.99%,=26.75 (rad T-1 s-1) ×107质子化学位移范围(0-15 ppm),Solvent: CDCl3 Reference: TMS,,,,,,,,,饱和烷烃,烯烃,芳香烃,醛,一些氘代NMR溶剂的性质, 信号强度有两中表示方式: 迹线和数值, 1H NMR信号强度与样品的摩尔浓度成正比,因此,稀的样品给出弱的信号,增加样品浓度将增强信号如在CCl4溶剂中加入等摩尔浓度的苯和环己烷,在测得的1H NMR谱中,环己烷的质子信号是苯的2倍在同一分子内,不同基团的质子数目的相对值可以从这些基团信号的相对积分强度获得4.2 信号强度, 当用相对信号强度估计相对质子数时,方便的方法是首先设定已知质子数的信号强度为该质子数,其它信号强度随之转换。
4.3 质子-质子偶合, 质子偶合常数J可以从谱线的裂距测得(一级近似谱) 质子之间的J偶合产生谱线分裂,从谱线分裂的数目和强度比可以推断相邻质子的个数(一级近似谱) J反映了分子的几何结构一些典型的质子偶合常数如下表:, 羟基、氨基和酰胺基上的质子可形成氢键,故有较宽的化学位移范围4.4 活泼氢和氢键的影响, 这些质子信号一般较宽,是质子交换的结果,所以这些质子也叫活泼氢 利用快速的氢/氘交换可以帮助归属活泼氢信号 分子内氢键与样品浓度无关由此可区分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 羧酸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在非常低场(易形成氢键二聚结合体),较酸性的酚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在较低场,醇类羟基质子化学位移较前两者在较高场 氢键的形成使羟基质子信号向低场移动该性质可用于判断氢键的形成 氨基和酰胺基上的N-H质子也可以形成氢键,所以也有低场nmr位移现象,但位移幅度比羟基小 O-H和N-H质子都是活泼氢,都可以产生分子间的快速交换过程所以当有两个以上的活泼氢同时存在时,观测到的nmr信号为具有平均化学位移的单峰例:,2-hydroxy-2-methylpropanoic acid,常温1H谱,低温1H谱,质子一级谱的特征:, 谱线的强度比服从宝塔式规则。
如果一种核a同时与不同的邻近核(如n个b核和n’个c核)发生不同的J偶合(如Jab和Jac),a核谱线分裂数目N等于各种偶合所引起的谱线分裂数目的乘积,即N = (n+1)(n’+1)4.5 简单的氢谱分析, 各组峰的中心分别为各基团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各组峰的面积比等于相应基团质子数之比 谱线的分裂数服从(n +1)规则,n为邻近基团的质子数 谱线的裂距等于偶合常数J一维1H谱解析一般步骤, 由化合物分子式CmHnOqNrXs(X = 卤素)定出不饱和数:,F = 4,F = 1,F = 2,F = 10, 先解析简单的易确定的基团,如CH3O-, CH3N-, CH3Ph, CH3-C≡等孤立的甲基信号,这些甲基信号均为单峰COOH, -CHO及分子内氢键的信号常出现在低场>10处芳氢信号一般在7~8附近,经常是有偶合分裂的多重峰烯氢信号一般在5~6附近,活泼氢的谱线一般较宽当F>4时,应考虑可能存在苯环 利用其它已有的知识和其它谱给出的信息,排除不正确的结构 解析图中一级谱,找出及J,并由谱线分裂模式确定有偶合的质子类型 由积分值算出各组质子的相对数目,若分子总的氢原子个数已知,则可以算出每组峰的氢原子的个数。
根据确定的基团推断可能的结构片段,并组合成可能的结构 解析高级谱,必要时可采用其它辅助方法(如选择性照射)简化谱图例1,1. F = 0,无双键或环2. ~3.2 ppm,有甲氧基3. ~1.3 ppm,有甲基4. 积分强度相等,甲氧基和甲基各为两个质子数=12,碳原子数=4,氧原子数=25. 还有一个季碳分析:,例2,1. F = 1,有一个双键当量2. ~ 4.4 ppm,有与硝基相连的碳上的氢,1:2:1分裂说明邻位连有CH23. ~ 1 ppm,一个与CH2相邻的甲基质子4. 相对积分强度表明有两个CH2 (~4.3 ppm & ~2 ppm),一个CH3 (~1 ppm),且 ~2 ppm的质子在中间 (近似为1:5:10:10:5:1分裂)分析:,5. 现在C=3,H=7,N=1,O=2,例3,1. F = 0,无不饱和性质或环2. ~ 1.2 ppm 和 ~3.6 ppm为乙氧基特征信号,有两个-OCH2CH3,(两个氧原子,10个氢原子)3. 还剩一个CH2, ~ 4.7 ppm,与两个氧相连4. 相对积分强度为1 (~4.7 ppm) : 2 (~3.6 ppm) : 3 (~1.2 ppm)。
分析:,,例4,1. F = 1,有一个双键当量分析:,2. ~ 8 ppm 为 的质子化学位移 ~ 5.1 ppm (1:6:15:20:15:6:1等距离裂分) 和 ~ 1.2 ppm (1:1裂分)为 的质子信号,积分比为1:64. (CH) ~ 5.1,表明该基团 可能与氧相连例5,1. F = 5,分子含有5个双键当量,可能有苯环2. ~ 11 ppm 信号为羧基质子产生分析:,3. ~ 7-8.1 ppm 信号为苯环质子信号4. ~ 4.1 ppm 信号为甲氧基质子信号5. 苯环质子信号分裂模式表明为 结构A,B,例7,1. F = 3,分子含有3个双键当量2. ~ 6.9 ppm 和 ~ 4.8 ppm 信号为反式双键偶合产生分析:,3. ~ 3.6 ppm 信号为甲氧基质子信号4. ~ 2.8 ppm 信号可能为炔烃质子产生,且与 ~ 4.8 ppm 烯氢质子有远程偶合,说明有交替双键和三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