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64311479
  • 上传时间:2022-03-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比较多的省份,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困难,呈现出交织分布、大杂居、个居的特点,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民俗活动 1.对唱是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唱沟通感情,寻找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2.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哀痛、对父母哺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状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情愿,也必需佯作抗拒 4.丢包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假如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开心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

      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阿夏婚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挚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志同道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6.剽牛庆丰收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实行,由家族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终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锐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脏,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动,跳起快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特色习俗 鸡米礼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面三刀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诞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赶摆黄焖鸡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傣族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法,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假如买者恰好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志同道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阿巴多 阿巴多是生活在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青年相互表示仰慕,体现才智、竞赛烹调技术的酒节多在农闲实行,由村里的小伙联合邀请邻村的姑娘参与,人数对等,一般二十人左右宴会在一间大屋实行,男女相约配对入席,菜肴丰富,必有一只煮公鸡彼此敬酒对唱,相依相伴,直到天明临别时小伙要给相好者送糯米饭和肉,并约好下次聚会的日期 杀鸡祭鬼 景颇族历史上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为了能经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慧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 鸡骨卜 彝族把鸡奉为神鸟,作为沟通人神之间、天人之间的桥梁,把鸡头、鸡嘴、鸡腿骨作为卜卦的重要参照物,认为鸡是最灵验的禽鸟,可预知将来 彝族每实行一种祭祀,取米一升,升上置一鸡蛋,亦有于身旁系一雏鸡者,其最重要之卜法,即为鸡骨卜 彝族婚丧嫁娶,走亲串戚,节庆盛典、起房盖屋都少不了鸡,并用鸡进行占卜,也把鸡视为神鸟,能预知将来,有鸡骨卜、鸡蛋卜、鸡头卜、鸡舌卜等彝人认为命运与鸟有关。

      风俗习惯 白族 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待客交友的基本礼仪擅长制作的美食有乳扇、生皮、雕梅等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是“三月街” 尼族 主要分布在元江和澜沧江之间,服饰以黑为美,各地区有差异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名族,擅长各类乐器、舞蹈、民歌比较有特色的民居是“蘑菇房”,另外哈尼族特别擅长利用梯田种植水稻,他们的精神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千年不变的辛苦劳作,改造者大地山川的面貌,可以说有哈尼族的地方就有梯田 傣族 许多学者常将傣族分为水傣、旱(汉)傣、花(腰)傣,其实这是错误的,傣族只有一个种族,只是因居住地不同,服饰和生活--惯稍有差异而已 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因此为成年的男童都要到出家受沙弥戒,三、五年后可还俗,未出家者将会被视为未成年或者没教养 傈僳(lisu)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一带,傈僳族特别宠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傈僳族还是一个特别重恩情的民族,传统节日“刀杆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

      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