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真题专练.docx
3页真题专练(2020·海南地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政府相继向意大利米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等地派出医疗专家,提供抗疫经验6月8日上午,雨过天晴,主要由海南省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专家组,携带大批医疗援助物资,飞抵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沙阿贾拉勒国际机场据此完成1~2题1.某地理老师看到海南医疗专家奔赴孟加拉国的新闻后,即兴创作对联“同风共雨,兄弟携手抗新冠;一河相通,我首你尾心相连”同风”“一河”分别指( )A.西南季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B.西南季风、澜沧江—湄公河C.东南季风、怒江—萨尔温江D.东南季风、元江—红河2.与米兰(45.5°N,9.2°E;地中海气候)相比,导致贝尔格莱德(44.7°N,20.5°E;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均温更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副高C.洋流 D.地形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医疗专家奔赴孟加拉国的时间为6月8日,正值夏季,海南盛行西南季风,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地区,该季节也盛行西南季风,所以“同风”是指西南季风,C、D错;“一水”应是指连接孟加拉国和我国西藏的国际性河流——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A正确;澜沧江—湄公河并没有流经孟加拉国,B错。
故选A第2题,根据两地经纬度信息可知,两地纬度相当,且均不受洋流的影响,A、C错;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两地均不受其影响,B错;所以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米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地,冬季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高),D正确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5题3.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4.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5.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 3.D 4.A 5.B解析 第3题,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
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第4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且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第5题,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区在10月以后开始耕种,至来年6月前必须收获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不适合植物生长或生长缓慢;冬季温和多雨,适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生长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如小麦等的生长期恰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选B6.(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