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0 冲积平原的形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hule****023
  • 文档编号:595873145
  • 上传时间:2024-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时30 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而成2.冲积平原类型类型位置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山前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一般位于凸岸,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而成1.河流堆积地貌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2.常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洪积—冲积平原①河流上游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河水或季节性的洪水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③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④洪(冲)积扇扩大并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泥沙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季节性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1)形成: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2)变化:①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沉积环境(沉积空间:河流入海处地势陡峻;海水运动:洋流等带走泥沙;地壳沉降)②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3.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④应用: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河海作用强弱“此消彼长”,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2)影响冲淤的因素(2021·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8分)(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关键信息点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植被均为草原,说明该区域整体降水较少,冲积平原草原茂盛,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最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冲积平原地势较低且平坦,利于流水汇集,地表物质为粉沙、黏土,颗粒较细,利于保水图示区域年平均气温低于0 ℃,说明该区域有冻土的存在图示区域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强度较大,结合图中地势起伏状况,可知夏季该区域流水侵蚀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较强;冬春季降水较少,地表干燥,多大风,地表易起沙从图中信息可知,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堆积物主要是沙砾,冲积平原表面还有粉沙和黏土,这类堆积物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可推知由流水搬运、沉积作用而形成;山坡上的堆积物主要是角砾,该类堆积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较差,可推知是由重力或冰川作用形成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考向1 通过“三角洲”考查“区域认知”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黄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据此完成1~3题1.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可能是( )A.497年 B.1582年C.1855年 D.1921年2.调查发现,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其沙源主要来自( )A.陆地径流挟带泥沙B.废黄河口原有泥沙C.沿岸洋流从外海带来泥沙D.长江入海沉积泥沙3.江苏盐城海岸线较长却没有形成大型港口,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A.基岩海岸岩性坚硬 B.风大浪急航行不便C.陆路交通更为便利 D.建港条件不及周边答案 1.C 2.B 3.D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855年到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该时间段此地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因此,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可能是1855年,故选C第2题,废黄河口原有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后因黄河改道海浪侵蚀加强,使得河口三角洲后退,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在浅海区沉积,使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因此,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其沙源主要来自废黄河口原有泥沙,故选B第3题,江苏盐城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港,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且历史上黄河改道在盐城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建港条件不及周边,因此,江苏盐城没有形成大型港口,故选D考向2 通过“冲积扇”考查“综合思维”(2023·江苏南京市质检)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4~5题4.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 )A.河流季节变化大 B.植被覆盖率低C.河流、沟谷众多 D.地势落差较大5.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 )A.持续变湿 B.持续变干C.冷暖交替 D.干湿交替答案 4.C 5.B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阴山南麓河流和沟谷众多,河流出山口时流速变慢,所挟带的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C正确。

      河流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落差大对形成连片的洪积扇影响不大,故选C第5题,读图可知,新的洪积扇覆盖在旧的洪积扇之上,但面积缩小,说明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减少,进而说明河流水量减少,挟带能力减弱,故可推断气候持续变干课时精练江心洲是由河流中泥沙因河水流速变缓沉积而成,下图为“我国某大河下游段江心洲的分布示意图”,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的钻孔采样点读下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B.河道变窄C.河流泥沙含量大D.中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开阔,水流缓慢2.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是( )A.A点河道宽,流速快,沉积物颗粒粗B.B点位于凹岸,流速快,沉积颗粒物粗C.C点因河道变宽和分流影响,沉积物颗粒细D.C点沉积物颗粒细主要是因为地处凸岸3.下列关于江心洲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心洲的雏形是水下淤积的浅滩B.浅滩逐渐稳定和堆高,就有可能在枯水期不被淹没,出露为心滩C.心滩形成后水的流速减慢,利于心滩堆高D.洪水以后,心滩滩面被堆高到超过水面答案 1.B 2.C 3.C解析 第1题,江心洲是由于泥沙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易形成江心洲,A正确;河道变窄,河水流速变快,不利于泥沙堆积,B错;河流泥沙含量大,易沉积,形成江心洲,C正确;中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开阔,水流缓慢,泥沙堆积作用显著,D正确。

      选B第2题,河流流速与所挟带泥沙颗粒粗细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粗,反之,则沉积物的颗粒细A点河道宽,流速慢,且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慢,沉积物颗粒细,A错;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B错;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颗粒细,C正确,D错第3题,江心洲形成的第一阶段,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出露水面,也很不稳定,因此江心洲的雏形是水下淤积的浅滩,A正确;第二阶段,浅滩堆积物得到加强,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出露水面,形成心滩,B正确;心滩形成后,心滩处因河流分叉而导致流速减慢,但心滩前端水流流速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于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积,心滩不断下移,C错;第三阶段,在心滩的基础上,经历无数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堆积,心滩滩面超过水面,生长植物,进一步稳定,就成为江心洲,D正确2023·山西运城模拟)叭尔洞沟流经内蒙古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丘陵沟壑区和库布齐沙漠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相对强度的周期变化,导致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等形态的变化,塑造了风水交错区独特的地貌景观。

      下图为“叭尔洞沟流域及该河中游某段风水交互作用下河谷地貌图”据此完成4~6题4.从1月到12月,河流西岸河床沙丘在风水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通常为( )A.减小—增大—减小 B.一直增大C.增大—减小—增大 D.一直减小5.与常见的冲积扇形态相比,河流东岸的冲积扇不典型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沙堆积量大C.扇底下覆地形的限制D.沟蚀沙石量小6.在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图中甲处河段河道( )A.向西岸摆动并缩窄B.向西岸摆动并拓宽C.向东岸摆动并拓宽D.向东岸摆动并缩窄答案 4.C 5.A 6.B解析 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沉积作用会增强,面积会扩大,沙丘在流水作用下容易被侵蚀,面积会减小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该地区受西北风的影响,从内陆挟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会使沙丘面积进一步扩大,到了夏秋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一定量的降水,对沙丘的侵蚀作用加强,会使沙丘面积减小,到了秋冬季节又会受西北风影响,沙丘面积进一步扩大,故选C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流由南向北注入黄河,东岸冲积扇受流水侵蚀作用,一定量的泥沙被带走,因此河流东岸的冲积扇不典型,故选A。

      第6题,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说明堆积作用弱,侵蚀作用强,甲处受河岸形态影响,凹岸侵蚀明显,甲处河段河道会向西岸摆动并拓宽,故选B历史上黄河下游以“多淤善徙”著称、入海口频繁改道,河流与海潮的冲淤变化不断改变三角洲形态1976年,人工将入海通道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但原刁口河河道仍以0.8~2.0 cm/年的平均速率不断沉积,且沉积物厚度自下游向上游递减下图示意黄河、刁口河、清水沟位置据此完成7~9题7.不属于黄河下游河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法制进校园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ppt.pptx 班级自然角素材-可打印.ppt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探究昆虫的奥秘》精品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探究昆虫的奥秘》教学设计.doc 《雷锋叔叔我们的榜样》.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真题专练.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2 海水的运动.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3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气相互作用.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0 昼夜长短的变化.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6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讲 课时14 锋与天气.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6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真题专练.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真题专练.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0 冲积平原的形成.docx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9 时差.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