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处理(MRT)MODIS数据详细罗嗦版.pdf
3页1.list的生成 dir /b H:\MODISData\nasa\2000\*A2000049*.hdf >> H:\MODISData\nasa\2000\lt2000049.txt 本语句用于把你的所有的 .HDF文件生成 .txt的 list *A2000049*.hdf 意思是含有 “A2000049” 字段的所有文件,用于合成这里是 200年第 49 天的数据为例 其他隔天按照此格式重复换掉 “A2000049” 就行如第 65 天用 “*A2000065*.hdf” >>后面部分是存贮路径和名称,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建议按照天数存贮 写完之后,保存为 .bat文件 以上书写在 txt中进行 2..prm的生成 点开 MRT, opern input file,打开几景要合并的影像 ;available band,选择你要输出的波段,右边的是要输出的波段,不需要的送到左边;下面的坐标设置,打开文件后显示的是文件文件的坐标,你可以不修改,就是后面的输出合成的是所有影响数据;你也可以修改,例如你的研究区域比较小,远小于几张影像的合成区,你可修改四角坐标,这样数据处理里速度快一些,保 存的的数据库量也小一些; specify output file 设置输出路径和名称,记住一定要在名字后面加 .tif 什么的,这个表示输出格式;RESAMPL Type 选择一个重采样的方法,一般选择 nearest neighber; output projection type,选择一种投影方式,如果选择 Albers Equal Area,那么在 Edit projection parameters 时 STDPR1填 25, STDPR2填 47, CentMer填 105,这个全中国一样;下面的 Datum选择一个坐标系,如 WGS84; output pixel size 输出栅格大小,可以默认,也可以修改,如 MODIS16day数据网站标明 250*250,实际是 231*231,如果默认就是 231*231,你也可以修改为 500*500,直接填入 500就可以了。
然后 run.之后 save parameters file,这一步最重要了,哥们,做这么多,就是为了这一步保存为一个你习惯的名字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写但是对于变成能力差和对于投影变换头痛的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方法获取 .prm文件显然是最容易的 生成之后的文件可以直接用 下 面是我生成的 ,prm文件(我保存的文件名字为 MOD16DAY.prm,后面 MRT命令中可以看到) The "INPUT_FILENAMES" field would be commented. If you want to load multiple input files please uncomment the "INPUT_FILENAMES" field and comment the"INPUT_FILENAME" field. #Also the "ORIG_SPECTRAL_SUBSET" field needs to be uncommented and changed to "SPECTRAL_SUBSET". The initial "SPECTRAL_SUBSET" field should be deleted. #INPUT_FILENAMES = ( H:\MODISData\nasa\2000\MOD13Q1.A2000049.h26v05.005.2006269215315.hdf H:\MODISData\nasa\2000\MOD13Q1.A2000049.h27v05.005.2006269214353.hdf ) INPUT_FILENAME = H:\MODISData\nasa\2000\TmpMosaic.hdf SPECTRAL_SUBSET = ( 1 ) #ORIG_SPECTRAL_SUBSET = (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 SPATIAL_SUBSET_TYPE = INPUT_LAT_LONG SPATIAL_SUBSET_UL_CORNER = ( 39.6 107.1 ) SPATIAL_SUBSET_LR_CORNER = ( 34.8 111.3 ) OUTPUT_FILENAME = H:\MODISData\nasa\2000\MOD13Q1.A2000049.h26v05.005.2006269215315.tif RESAMPLING_TYPE = NEAREST_NEIGHBOR OUTPUT_PROJECTION_TYPE = AEA OUTPUT_PROJECTION_PARAMETERS = ( 0.0 0.0 25.0 47.0 105.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DATUM = WGS84 3.MRT命令的生成。
关键处理过程) MRTMOSAIC -i H:\MODISData\nasa\2000\lt2000049.txt -o C:\tmp\MOD_LST.HDF -s "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 RESAMPLE -p H:\MODISData\nasa\2000\MOD16DAY.prm -i C:\tmp\MOD_LST.HDF -o H:\MODISData\nasa\2000\MOD13Q.2000049.tif MRTMOSAIC 是合成命令, -i 是输入的意思, H:\MODISData\nasa\2000\lt2000049.txt 是 list的路径; -o 是输出的意思,C:\tmp\MOD_LST.HDF是输出的零时存储,是中间产品,处理完之后不会有任何保存,保证 c 盘下有 tmp 文件夹,也可以放其他的盘和文件夹,但是为例程序运行的速度,建议放 C 盘; -s "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 是输出 MODIS16day的第一波段,即NDVI 数据 RESAMPLE是重采样, -p H:\MODISData\nasa\2000\MOD16DAY.prm 选择投影文件,MOD16DAY.prm第二步中保存下来的文件。
-i C:\tmp\MOD_LST.HDF 是输入 MRTMOSAIC中合成的零时文件,进行处理 o H:\MODISData\nasa\2000\MOD13Q.2000049.tif,输出保存路径和名字 这仍然是以 2000年第 49 天数据为例,其他的数据重复就行,对应修改相应的天数哥们,姐们,如何修改这么简单的事情,不许再罗嗦了 吧 完毕后保存为 .bat文件 为了程序的运行顺利,哥们,姐们,你最好把这三个文件拷到你数据文件下面先点击运行 list程序,生成各 list后,再点击运行 MRT 程序好了,哥弟姐妹们,讲的太罗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