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七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七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sinα<0且tanα>0,则α是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参考答案:C若sin α<0且tan α>0则,所以在第三象限角 2.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即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杨辉三角”中,已知第n行的所有数字之和为,若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2,3,3,4,6,4,5,10,10,5,……,则此数列的前56项和为( )A. 2060 B. 2038 C. 4084 D. 4108参考答案:C【分析】利用n次二项式系数对应杨辉三角形的第行,然后令得到对应项的系数和,结合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公式进行转化求解即可.【详解】n次二项式系数对应杨辉三角形的第行,例如,系数分别为1,2,1,对应杨辉三角形的第3行,令,就可以求出该行的系数之和,第1行为,第2行为,第3行为,以此类推,即每一行数字和为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杨辉三角形的前n项和为 若去除所有的为1的项,则剩下的每一行的个数为1,2,3,4,…,可以看成构成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可得当,去除两端“1”可得,则此数列前55项和为,所以第56项为第13行去除1的第一个数,所以该数列前56项和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求和,杨辉三角形的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的关系以及等比、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属于难题.3. 若函数f(x)=+2(a-1)x+2在区间内递减,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a≤-3 B.a≥-3 C.a≤5 D.a≥3 参考答案:A4.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0,1) B.(1,2) C.(2,3) D.(3,4)参考答案:C略5.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是( )A、(3,-1) B、(-1,3) C、(-3,-1) D、(3,1)参考答案:A6. cos(﹣960°)=( )A. B. C.D. 参考答案:B【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分析】原式中的角度变形后,利用诱导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cos(﹣960°)=cos960°=cos=cos240°=cos=﹣cos60°=﹣.故选:B. 7. 若直线与平行,则实数a的值为( )A. 或 B. C. D. 参考答案:B【分析】利用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性质求解.【详解】∵直线与平行, 解得a=1或a=﹣2.∵当a=﹣2时,两直线重合,∴a=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合理运用.8. 设全集,,,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9. 已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则该函数的图象( )A.关于点对称 B.关于直线对称C.关于点对称 D.关于直线对称参考答案:A10.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6 B.9 C.12 D.18参考答案: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通过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特征,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解: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底面是俯视图,三棱锥的高为3;底面三角形斜边长为6,高为3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几何体的体积为V=×6×3×3=9.故选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如图所示,A,B,C是圆O上的三点,CO的延长线与线段BA的延长线交于圆O外的点D,若,则m+n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0)【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转化思想.【分析】先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性质,将两边平方,消去半径得m、n的数量关系,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判断m+n一定为负值,从而可得正确结果.【解答】解:∵|OC|=|OB|=|OA|,,∴2=()2=m22+n22+2mn?∴1=m2+n2+2mncos∠AOB当∠AOB=60°时,m2+n2+mn=1,即(m+n)2﹣mn=1,即(m+n)2=1+mn<1,所以(m+n)2<1,∴﹣1<m+n<1,当,趋近射线OD,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此时显然m<0,n>0,且|m|>|n|,∴m+n<0,所以m+n的取值范围(﹣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综合运用,排除法解选择题,难度较大.12. 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参考答案:3【考点】2K: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对于①②③可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对于④利用反例进行证明,例如正方体的一个角,AB就不垂直于BC.从而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PA⊥PC、PA⊥PB,PC∩PB=P,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PA⊥平面PBC,又∵BC?平面PBC,∴PA⊥BC.同理PB⊥AC、PC⊥AB,但AB不一定垂直于BC,如正方体的一个角,其中∠ABC=60°.如图.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3. 已知集合A={2, m},B ={2m ,2}.若A=B,则实数m =__________.参考答案:0由集合相等的性质,有m=2m,m =0.14. 函数在 上不存在反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因为函数在 上不存在反函数,所以。
15. 函数的图象可以先由y=cosx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然后把所得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 为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 参考答案:左,缩短,略16. 参考答案:17. 函数f(x)=x2﹣4x+5,x∈[1,5],则该函数值域为 .参考答案:[1,10]【考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析】根据函数f(x)的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函数的最值,从而求得函数的值域.【解答】解:由于函数f(x)=x2﹣4x+5=(x﹣2)2+1,x∈[1,5],则当x=2时,函数取得最小值为1,当x=5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为10,故该函数值域为[1,10],故答案为[1,10].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且,求(1) 实数m的值;(2)实数t的取值范围10分)参考答案:(1)由得………………2分(2)定义域为,不等式化为………………4分∴ 满足条件①,②,③………………7分联立①②③,解得………………………10分19. 已知函数 (1)求函数f(x)的周期; (2)求函数f(x)的单增区间; (3)求函数f(x)在上的值域。
参考答案:(1)函数 ……………………(4分) (2)由 得 单调增区间为…………………(8分) (3)由 ……………………(12分)20. (本小题满分12分)某人上午7:00时,乘摩托车以匀速千米/时从A地出发到相距50千米的地去,然后乘汽车以匀速千米/时自地向相距300千米的C地驶去,要求在当天16:00时至21:00时这段时间到达C地.设汽车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摩托车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1)写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的约束条件; (2)如果途中所需的经费为,且(元),那么, 分别是多少时所要的经费最少?此时需花费多少元?参考答案: 解:(1)依题意得:,,又,,所以,所以满足条件的点的范围是图中阴影部分:(2),,作出一组平行直线(t为参数),由图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其在y轴上截距最大,此时有最小值,即当时,最小,此时元21. 已知平面内两点A(8,﹣6),B(2,2).(Ⅰ)求过点P(2,﹣3)且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Ⅱ)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参考答案:【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Ⅰ)求出直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方程求解即可.(Ⅱ)求出线段AB的中点坐标,求出斜率然后求解垂直平分线方程.【解答】解:(Ⅰ)因为,…所以由点斜式得直线l的方程4x+3y+1=0…(Ⅱ)因为AB的中点坐标为(5,﹣2),AB的垂直平分线斜率为…所以由点斜式得AB的中垂线方程为3x﹣4y﹣23=0…22. 已知函数f(x)=2sin(2x+)+1;(1)求函数f(x)的对称中心;(2)若存在区间[a,b](a,b∈R且a<b),使得y=f(x)在[a,b]上至少含有6个零点,在满足上述条件的[a,b]中,求b﹣a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考点】正弦函数的对称性;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函数零点的条件,求出相邻两个零点的间隔,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2x+=kπ得x=﹣+,k∈Z.对于函数f(x)=2sin(2x+)+1,对称中心为(﹣+,1),k∈Z.(2)令f(x)=0,求出 sin(2x+)=﹣,∴x=kπ﹣,或x=kπ﹣,故相邻的零点之间的间隔依次为,.y=f(x)在[a,b]上至少含有6个零点,等价于b﹣a的最小值为 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和函数零点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