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康龙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康龙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mL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c=1000wρ/M B. m=Vwρ/100 C. w=% D. ρ=cM/w参考答案:B【详解】A.物质的量浓度c= = = = mol/L,故A错误;B.m=m(溶液)×w%=g,故B正确;C.w%=×100%=×100%=,故C错误;D.c= = =mol/L,故D错误;故选B2. 在某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Cu2+ 、K+ 、HCO3— 、NO3— B. Na+ 、SO42— 、Al3+ 、NO3—C. Na+ 、Ca2+ 、NO3— 、CO32— D. K+、MnO4— 、NH4+ 、NO3—参考答案:BA. Cu2+与HC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氢根与氢离子反应,A错误;B. Na+、SO42-、Al3+、NO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 Ca2+与CO32-反应,且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MnO4-在溶液中显紫红色,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明确相关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3.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参考答案:C略4. 1g 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是A.mol—1 B.mol—1 C.14x mol—1 D.28x mol—1参考答案:D略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质量为B.的摩尔质量为C.个分子的质量为D.标准状况F,任何物质体积均为参考答案:C6. 在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5:1 C.1:5 D.3:1参考答案:B略7. 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1 NAB.16 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C.0.3 mol /L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目为0.3 NAD.22.4L 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NA参考答案:B略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参考答案:B略9. 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 ABCD实验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分离CCl4中的Br2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装置或仪器 参考答案:AA.分层后,植物油在上层,则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故A正确;B.NaCl、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应利用结晶法分离,不能选图中蒸馏装置,故B错误;C.溴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不能利用过滤法分离,应利用蒸馏,故C错误;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图中装置不能除杂,图中试剂应为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A.10. 向含有0.2mol NaOH和0.1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6.72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量(mol)与通入的CO2气体的体积(L)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A B C D参考答案:C11.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⑦C.①②⑥ D.②③⑥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吸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参考答案:C14. 下面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1)I-、ClO-、NO3-、H+ (2)K+、NH4+、HCO3-、OH- (3)SO32-、S2-、OH-、Na+ (4)Fe3+、Cu2+、SO42-、Cl- (5)H+、K+、NO3-、HSO3- (6)Ca2+、Na+、SO42-、CO32-A.(1)和(6) B.(3)和(4) C.(2)和(5) D.(1)和(4)参考答案:B15.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干燥气体B. 除去Cl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后再干燥气体C. 除去SiO2中的Al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D. 除去SO2中少量H2O气体:通过浓硫酸除水干燥参考答案:C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CO2与NaHCO3溶液不反应,HCl+NaHCO3=NaCl+CO2↑+H2O,再干燥气体,选项A正确;B、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HCl因易溶于水而被吸收掉,Cl2虽然能溶于水中,但由于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Cl2与H2O反应受到抑制,从而减小了Cl2被水吸收的量,后再干燥得到干燥气体,选项B正确;C、SiO2和Al2O3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法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SiO2中的Al2O3,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硫不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除去SO2中少量H2O气体可通过浓硫酸除水干燥,选项D正确。
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3)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的含氯元素的分子有 和 4)该同学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适量NaBr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新制氯水,然后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现象此时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 写出此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分)(2)C (2分)(3)Cl2 HClO (2分)(4)橙红色 (2分) Cl2+2NaBr=Br2+2NaCl(2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Fe和AL是两种常用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
⑴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n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混合物中Al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⑵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m 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 (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⑶向⑵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8. 在一定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100g H2O,向280g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最终得到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写过程) 参考答案:89.6克略19. 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24 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有CaCl2(A)和碱石灰(B)的干燥管,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 g,B管质量增加了9.2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1)燃烧此有机物3.24 g需消耗O2多少g?(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3)已知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且1mol该物质与金属钠反应后生产标准状况下氢气0.5mol,试写出该物质的任一种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8.16g (2)C7H8O (3)苯甲醇或甲基苯酚(三种),任写一种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