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7073973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指出下列各诗词所用的抒情手法1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2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6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抒情手法一、直抒胸臆:这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夫》一诗,写得率意真诚,叫人怦然心动: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复次寄衣和泪修书,最后悬想寄衣到否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夫妻之间刻骨铭心、体贴入微的恩爱深情 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三、间接抒情的类型与示例: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2、借景抒情指诗人把自身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有如下不同:(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4、用典抒情用典抒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诗用了如下典故:(1)孙仲谋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怀念,表达了收复失地的理想。

      2)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事 表达了诗人北伐的决心3)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诗人将今昔对照,内心沉痛前三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主战派的期望,还借此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进行讽刺和谴责4)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这一典故,借古讽今,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5)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5、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