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气血津液神(51页).ppt
53页精气血津液神2021/4/261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2021/4/262第一节 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2021/4/263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精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021/4/264人体之精的层次 广义之精:包括血液、津液、髓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 狭义之精:生殖之精(精的本始含义) 一般意义的精:不包括血液、津液、髓等,只含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2021/4/265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一)精的生成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产生的本原又称“水谷之精”,由脾胃等脏腑吸取饮食精华产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以先天之精为本,得后天之精充养,先后天之精相互促进,人体之精才能逐渐充盛2021/4/266(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精分藏于五脏分藏于五脏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贮藏于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部分分藏于其他脏腑脾胃化生后,转输到各脏腑(化为脏腑之精)剩余部分输送到肾,以充养肾中的先天之精2021/4/267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 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2021/4/268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气化血化神生成贮藏施泄2021/4/269三、人体之精的功能1、繁衍生命: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精是生命的本原2、濡养: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3、化血:精可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4、化气: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元气) 加肺吸入自然之清气水谷之精化生水谷之气(谷气) 综合而成一身之气5、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2021/4/2610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四、人体之精的分类精按来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按分布部位按特殊功能有各脏腑之精有生殖之精2021/4/2612第二节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2021/4/2613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2021/4/2614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的本质 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是人体生命的维系2021/4/2615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 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内经称为“人气”2021/4/2616(二)相关脏腑功能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其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胃吸收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水谷之精气,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肺为生气之主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呼出浊气,保证气的生成2021/4/2617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肾为生气之根肺为生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2021/4/2618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2021/4/2619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脏腑之气的运动有其独特之处,也体现了脏腑生理活动的特性五脏心肺居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居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枢纽六腑 总体是降,降中有升脏腑关系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心肾相交某一脏腑 升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泌别清浊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对立统一协调平衡2021/4/2620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心肺脾胃肾肝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2021/4/2621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气在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2021/4/2622(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021/4/2623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 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等 2021/4/2624(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2021/4/2625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与宁静作用(生长发育;脏腑的功能;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精神活动) 温煦与凉润作用(维持体温恒定;维持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
阳气抵御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精血津液及汗尿唾) 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2021/4/2626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2021/4/2627人身之气 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2021/4/2628元气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2021/4/2629 宗气 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行呼吸 行血气 资先天 2021/4/2630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宗气呼吸道助肺司呼吸心脉助心行血气丹田资助先天元气2021/4/2631 营 气 卫 气 概念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又称营阴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卫气属阳,又称卫阳 生成 分布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行于脉中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营气与卫气2021/4/2632 第三节 血 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2021/4/2633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021/4/2634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水谷精微化生肾精肾精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营气津液两者进入脉中,变化成红色的血液2021/4/2635(二)相关脏腑功能 1. 脾胃(化为水谷之精) 2.心肺(奉心化赤;肺吸入清气) 3.肾(肾精化血)2021/4/2636血液化生示意图饮食水谷水谷精微脾胃之气营气津液肾精肝心脉血清气肺气肾气中焦受气取汁髓心气2021/4/2637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宁静、凉润作用的协调 气的固摄作用。
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 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都可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 病邪的影响:阳邪侵人,血液妄行,血逸脉外而出血阴邪侵袭,血行缓慢,可出现瘀血2021/4/2638(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心统血肺气宣发肃降,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血行通畅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主统血控制血行脉中,防止血逸脉外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2021/4/2639四、血的功能(一)濡养 “血主濡之”二)化神化神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气充盛,血脉和调:精力充沛,神志清晰, 感觉灵敏,思维敏捷血液亏虚,血行异常:精神疲惫,健忘,失眠, 多梦,烦躁,惊悸,甚至 神志恍惚,谵妄,昏迷2021/4/2640第四节 津液 中医学的津液学说,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2021/4/2641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021/4/2642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与脾胃小肠大肠有关胃收纳腐熟小肠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 和大量水液大肠传导食物残渣的同时,吸 收其中部分水分脾2021/4/2643(二)津液的输布脾、肺、肾、肝和三焦 脾气散精: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 将津液直接布散至全身各脏腑 肺气宣发肃降,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肾为水脏,对水液代谢起着主宰作用 肾阳肾气推动和促进肺、脾对津液的输布; 肾气蒸腾气化,清者重吸收,复归于肺 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2021/4/2644(三)津液的排泄尿液和汗液呼气、粪便 1.肾膀胱生成尿 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浊者则成为尿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于肾气的蒸化等作用 2.肺呼气汗(气门)另外,呼气时也带走一些水分 3.大肠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