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5篇.docx
18页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5篇 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来了万象正在复苏,植物正在更新人们早就盼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冬天过后,植物在冰雪中枯萎难怪在春节,人们会如此兴奋地迎接这个节日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1 守岁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行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古诗简介 《守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行当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诗中又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虚笔表现了诗人怀亲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业等心愿和对青春年华的疼惜。
全诗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后半篇则意思平常 翻译/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愿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督促也叫人惧怕许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莫非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疼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注释 ⑴垂尽:快要结束 ⑵壑(hè):山谷 ⑶修鳞:指长蛇的身躯 ⑷强(qiǎng):牵强 ⑸哗:一作“喧” ⑹挝(zhuā):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⑺灯烬(jìn):灯花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⑻北斗斜:谓时已夜半 ⑼蹉跎(cuōtuó):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赏析/鉴赏 《守岁》,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六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这里用生动的比方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人题,跟前两首有所不同这个比方不但形象生动,而见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
这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近,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但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蛇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似乎说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故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 中间六句是其次个层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这个层次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牵强欢闹这两句仍旧是作者回味家乡的风俗,而不是他在凤翔时的情景这一年苏轼才二十六岁(虚龄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五岁,不行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将守岁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这两句主要是针对大人守岁所说的纪昀很观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事实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不费劲地写出来,增加不少亲切感 最终四句是第三个层次:“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个层次与开头第一个层次的欲擒故纵相比照,表明守岁有理,应当疼惜将逝的时间。
正面交代应当守岁到除夕终点结尾两句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意在勉励苏辙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这个结句含有主动奋勉的意味,是点睛之笔,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苏轼的《守岁》,诗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蜕皮喻时间不行留,示意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过半,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不要让志向理想付诸东流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2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词牌名:祝英台近|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古诗简介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快乐,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接着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全词以眼前快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华蜜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显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翻译/译文 剪出了含情的红花,裁出了有意的绿叶,应着花期而来的春风吹得钗股上花叶葱郁除夕的残日恋恋而坠,吹来了带着春意的东风仿佛不愿放那岁末的年华了终有些守岁的人西窗夜话,添烛点灯,彻夜不眠,直到天明,在连绵起伏的笑声中,传来了元旦黄益莺的啼鸣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纤纤玉手曾剖开黄柑荐酒,那温顺的香气朦胧,至今萦系着我的心灵我回到那湖边的梦境,那湖水如镜,留连忘返,我又朦胧胧迷失了路径可怜吴地白霜染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鬓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舞 注释 ①除夜立春:立春一般在二月初,农历除夕日立春称为“年内春”,假如正月初一立春,则称为“岁朝春” ②剪红情,裁绿意:指剪裁成红花绿叶 ③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钗股:花上的枝权 ④残日:指除岁 ⑤添烛西窗:化用李商隐《夜丽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 ⑥侵晓:指天亮 ⑦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⑧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⑨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
⑩幽素:幽美纯净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头发变白李贺《还自会稽》:“吴霜点归鬓 赏析/鉴赏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尴尬,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此词为作者在异乡度过除夕立春感怀而作,抒写身世飘舞感慨时值除夕之夜,一年已尽,未免愁寂,故作此词这首词扣紧“除夜立春”,前后对比,写出了词人对往昔快乐岁月的回忆,以及如今惆怅失落的心情 上片写除夕之日的民风民俗及夜里“守岁”喜迎新春的快乐剪红情”三句写迎春民俗,点染出新春喜庆气氛剪”、“裁”二字将除夕前人们喜气洋洋、纷纷动手打算过新年的喧闹场面逼真地呈现出来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愿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最终,除夕之夜驾临 ,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早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高兴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由不言中了四周的喧闹与快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孤独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孤独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聚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深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下片追忆往昔,将自己的孤独与上文描写的快乐景象相对比,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怅恨旧尊俎”三句回忆旧日春节宴席上,恋人斟酒共饮时温顺妩媚的样子曾”字点明回忆归梦”二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梦见自己回到当时约会的湖边,却遍寻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归路,其失落惆怅之情可想而知。
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可怜”三句概叹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难归,一片怅然两鬓如霜,春寒不尽,落梅如雨词人勾画出一片寒冷凄凉之景,这也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与上文华蜜喧闹的场景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古人作词讲究切题此词上片红情绿意,添烛不眠,一写“立春”,一写“除夕”;下片寒销不尽,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笔扣住题面,收笔落到题面由此可见文心细密处全词以眼前快乐之景,回忆往日之华蜜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对比显明此种况味很多人均有体验,故最能引起共鸣 写中国传统春节的古诗词赏析3 除夜作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家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古诗简介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宛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每天向上的小挚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苍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致勃勃与感慨系之之不同。
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翻译/译文 我独自由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哀痛?家乡的人今夜肯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花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①除夜:除夕之夜 ②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哀痛 ③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zhāo):明天 赏析/鉴赏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妙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行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比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到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