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优秀教案.pdf
6页日月明教案教学目标会认 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 个生字,会写 木、林、土、力、心 5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识字能力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 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9 个生字,会写 木、林 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板书:日、月,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意思2、教师明确: 日的轮廓像太阳,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太阳光芒四射,洒遍大地,大地一片光明 月像半月形,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晚上,大地也是一片光明 那么,日和月合在一起, 就组成了一个新字 - 明板书:明)3、学生在 写汉字 软件里学习 明 的读音4、组织学生齐读课题5、教师导入:你们知道 明 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得字和会写得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4、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三、合作探究,了解特点1、出示 明,尘、从、众、双、林、森,指名读2、教师: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它的读音,还要知道它的形状、结构、笔画、意思下面,让我们从这些方面研究一下这些汉字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4、交流汇报1)探究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2)探究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 尘 ;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 ;品字结构,如 众、森 3)探究汉字的笔画 : 笔画发生了变化,如 尘 上部的 小,竖钩变成竖; 从、双、林 左边的 人、又、木 ,捺要变成点4)根据字形理解汉字的意思: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5、出示课后习题,学习 泪、休、歪 1)分析结构如 休 左边是 人,右边是 木 , 人 的捺变成了竖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 泪、休、歪 的意思3)尝试编写韵文6、分男女生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前四句四、指导书写1、出示 木和林两个字,学生读一读2、学生在 写汉字 软件里学习 木 和 林 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3、 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的更漂亮? (林的两个 木 要靠近些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汉字可真有意思、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会认 条、心2 个生字,会写 土、力、心 3 个生字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合作能成功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分男女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的前四句二、理解意思,感情朗读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三个小同学在种树 . 一个人扶着小树苗,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浇水他们种了很多很多树2、交流讨论:如果只有一个人种树,结果会怎样?3、教师导入: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团结力量大的谚语4、学习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出示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指名读一读2)学生理解意思,教师明确: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5、学习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出示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名读一读2)相机认识 条、心 2 个生字3)理解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团结起来力量大。
6、学生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三、指导书写1、学生在 写汉字 软件里学习 土、力、心 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2、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四、课堂小结师生合作读课文教师引读: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板书设计:9 日月明日月明二人从田力男三人众小大尖双木林小土尘三木森教学反思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 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 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 繁琐的分析, 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 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 方面提出的要求是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 掌握汉字结构, 从而感悟汉字文化, 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 ,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 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 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 进行语文训练,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灵活地处理教材, 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