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doc.docx
8页XXXX 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年度干部考评座谈会发言稿今天市委组织对委里和县以上干部 XX 年度工作进行年度考评,我谈几点个人看法:一是机关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完善机构健全组织新建了 2 各支部,改选了 2 各支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力量;二是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工作根据市直机关工委要求结合委党建工作实际,创新公推直选选举制度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开展了多期专题培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岗按需配备干部;四是机关文化建设有新亮点规划建设的机关文化墙工程于近期完工,组织开展了多项有趣的专题文化活动;五是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举措两个主体责任落实较好,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到位,选人用人公正透明,公务经费管理规范,全年提拔使用 8名干部大家一致赞成二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特色一是方案制定科学合理;二是特色鲜明,在全市首创制作了展室;三是组织周密,创新开展“三学三问” 、 “三查三看” 、“三转三建” 、 “四查四整” 、 “五学五改” 、 “六个自始自终” ,真正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四是真抓实干两不误,学习工作两不误,促进工作干部作风转变两不误。
三是“双包双促”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 126%;二是深入扎实的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为村上争取项目 8 各,实施项目 9 个,资金 100 多万元,改善了村办公条件,配备了脱皮机等产业作业工具,成效明显;三是加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上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成立两个专业合作社,仅核桃合作社今年盈利就达 3 万余元;四是充分发挥联络团作用,促进丹凤整个市直“双包双促”工作落实见成效四是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大旱灾等严峻形势,全市发改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政策措施,紧扣主题主线,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着力构建“两大板块” 、做强“两大经济” 、实施“两大工程” 、推进“四区”建设,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创出了新亮点一)抓项目、增投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坚持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观摩推进、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五件大事”和“八大工程” ,xxx 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计划的%,有效的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xxx 亿元,增长 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 20%(按绝对值评估在 28%,主要是受建筑营业税和中长期贷款影响,省评估上不去) ,其中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占比达到%。
恒大包装产业园、御石尾矿综合利用、文家石材工业园、林强电缆等 33 个重点产业项目基本建成,香菊药厂迁建、奥科纳米材料等续建项目进展良好150 个市级重大前期项目有 35 个完成前期工作,基本具备建设条件西武客专预可研已报中省有关部门,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和电网接入方案上报国家待批,山柞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策划了新能源、现代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自动化系统集成、新能源客车整装生产、xx 丹凤飞行小镇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中省项目资金亿元(市本级) ,协调落实开行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性贷款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亿元(市区各行) ,筹措项目前期费亿元(全市) 二)抓转型、调结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支持光伏发电的意见(补贴元/度) ,建成了全省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体验中心,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天之润、市材料院及农户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运营,陕西中阳等地面光伏电站正在建设,广东易事特 1gw 地面光伏电站成功签约,全市在建和建成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 100mw。
xx 山风电场列入国家“十二五”项目核准计划山阳宽坪、镇安马家场等水电站基本建成,新增装机 3910千瓦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阿童木桁架式工业机器人、2 万辆新能源汽车、xx 公司 20mw 光伏农业大棚、 “三网合一”集成器(洛南) 、高端饮用水等项目建成并试运营,不断填补我市乃至全省装备制造、光伏农业、电子信息、高端水产业等新兴产业空白科技研发体系不断健全,市材料科学工程院步入正常运转轨道,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及新能源、新材料等 11 个中心挂牌,组建了陕西省黄姜皂素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与西安交大、中研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对接,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前景好的合作项目落地建设三)抓重点、建设施,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市一级客运站主体竣工,环城北路、商鞅大道西段改造、西街旧城改造、312 国道xx 至 xx 段二改一、307 省道商州至洛南三改二等项目加快推进,xx 南秦城市新社区和汽贸城初见成效,洛南过境公路建成,丹凤“西融”步伐加快县城及省市重点镇建设加快,商南、山阳等城镇建设及镇云一体化项目进展良好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宁西铁路复线进入铺轨阶段,近期可望建成通车;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竣工,xxx千伏商洛第三电源工程基本建成;西气东输和气化商洛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四)抓三产、扩消费,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商於古道棣花景区一期建成开园,开启了我市人文(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先河金丝峡 5a 创建通过国家旅游局评估,柞水溶洞创建为国家 4a 级景区,新建“xx 美丽乡村”33 个,成功举办了 XX 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和首届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全市旅游收入增长 xx%加快培育新型服务业态,上善功信公司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研发中心建成运营,大秦岭特产网等上线,正在研发推广逛集网,电子商务正在向农村推进;长安银行等金融业务迅速拓展,商山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基本建成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5 户,限上批零企业达到 xx 户健康养老服务业加快推进,xx、xx 县老年公寓建成,策划了秦岭之巅丹江源头养老度假区、秦岭福星健康公寓等项目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服务业增加值 184 亿元,增长 8%外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商南返乡(3 个乡有出口贸易)科技创业园 3家企业产品远销韩国和欧美市场,比亚迪不断拓展外销业务,全市外贸总额突破 3 亿美元(占全省第四位) 五)抓三农、促增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启动了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工作,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335 万亩、绿色食品基地 xxx 万亩,新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17 个、市级 11 个,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 xx 个;新认定“三品”产地 29 个、产品 xx 个,生态优势加快转化。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14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xx 家、省级示范社 xx 家、国家示范社 10 家,推荐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50 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基本农田万亩,发展节水灌溉万亩,新修加固河堤 133 公里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财政支农资金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农资综合直补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 xxxx 元,增长%六)抓防治、强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顺利推进,创建方案列入的 xxx 个项目 xxx个启动建设、80 个基本建成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累计建成重点项目 xx 个,尾矿及废渣资源年综合利用量达到 xxxx 万吨以上狠抓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实施节能技改项目 xx 个,强化 xx 户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超额完成年度节能减碳任务,荣获省政府表彰奖励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全市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事项 xxx 个认真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丹江流域综合治理,13个镇级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启动建设,丹江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启动城周绿化项目和二期退耕还林,完成造林绿化 xx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xxx 平方公里,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七)抓保障、强服务,民生改善持续加强全年实施民生基本建设类项目 xxxx 个,完成投资亿元新建集中移民安置点 xxx 个,搬迁万户;两房并轨管理全面实施,新建保障性住房万套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工程、城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市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xx 县医院建成,市体育场、xx 县医院、xx 区中医院主体完工;市文化艺术中心完成基础处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 20 多万户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实现再就业 xxxx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xxxxx元,增长 10%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xxx 处,解决农村饮水万人八)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民用水电阶梯价格改革、创新商丹园区发展体制机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五项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全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93 项,其中投资审批权 5 项,同时承接省上投资审批权 14 项。
市属五家国有投融资企业实体化运作顺利推进,陕西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山阳丰原创业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商丹园区和商南县创建省级出口示范基地前期工作完成,商山物流园口岸报关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不断加强招商项目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参与组织西洽会暨丝博会、循博会等招商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xxx亿元九)抓调研、重谋划,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发挥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新的重大机遇,编制了“一体两翼”系列规划,谋划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等重大事项,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政策意见,进一步提升了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能力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紧跟国家政策动向,完善了“稳增长、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工作措施,强化主要经济指标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议着力稳定社会预期,强化重要商品稳产稳供和价格调控,实施“粮安工程”和“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 ,调整全市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查处医疗、教育、物业等涉及民生领域的价费问题,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和居民阶梯电价改革,全年 cpi 涨幅预计控制在 2%左右及早启动“十三五”规划,开展课题调研和培训、梳理规划思路、谋划重大项目及重点工作,确定 xx 个调研课题落实市级相关部门承担,筛选 xx 个重大课题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开展研究,其中 3 个课题委托第三方科研机构承担,为高标准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打基础、做准备。
